劉玉舟
摘 要: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學生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助于他們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fā)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讓高效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亮點”。
關(guān)鍵詞:高效;朗讀;亮點
《義務(wù)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重視朗讀,都提出了‘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敝Z文教育研究專家朱作仁教授也認為:“朗讀把文章讀出來,是訴諸視覺的文字轉(zhuǎn)化為有聲的語言?!毙W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只有反復(fù)的朗讀,用心體會,才能真正感受、領(lǐng)略到文中蘊含的真實意思。
發(fā)聲朗讀的時候綜合使用了視覺和聽覺器官,能夠鍛煉學生的專注力;通過朗讀,學生把書面語言和他們所要表達的意思聯(lián)系起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通過繪聲繪色的朗讀,無須教師過多的講解,自然而然就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著名思想家朱熹說過:“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從一個側(cè)面說明了朗讀的作用,他能自然而然地打開“由眼到腦”和“由耳到腦”的兩條通道,在大腦皮層進行雙重刺激,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對課文或文段的記憶。
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引導(dǎo)學生把自己當做課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引導(dǎo)學生入境入情地讀。讀的形式要多樣,讀的指導(dǎo)和訓練要有層次。要善于用指導(dǎo)朗讀和學生有感情朗讀的方法,培養(yǎng)語感,加強情感和美的熏陶。教學中應(yīng)盡量避免單調(diào)枯燥的技術(shù)性指導(dǎo),遇到長句子或?qū)W生不容易讀好的句子,教師要發(fā)揮示范作用?!钡窃谌粘UZ文教學中,朗讀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一項內(nèi)容。很多時候我們會發(fā)現(xiàn)課堂上很多學生不愿意讀書,或者朗讀的時候口到心不到……這些都說明了學生對于朗讀缺乏興趣。語文課堂是形成學生朗讀能力的主陣地。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呢?
一、按年段特點和問題分配朗讀任務(wù)
低年級是學生記憶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學生適合采用朗讀、誦讀甚至背誦等方式,因為低年級段的課文整體性強并且充滿感性。教學課文時要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作為重中之重,避免灌輸大道理,讓學生以自己理解的方式進行朗讀。比如我在教學一年級下冊《荷葉圓圓》的時候,伴隨著朗讀,有的學生用自己的小手圍成圓圈表示荷葉的形狀;有的學生把手掌舉過頭頂表示荷葉像大傘……這些手勢都是學生個人對教材的理解,這種動作和語言合二為一的閱讀方式更加有利于低年級學生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由于中高年級的學生的自學、理解和表達能力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語文課文的編排上引進了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在課堂教學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文章體裁的特點,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方式:朗讀、瀏覽、默讀……比如記敘文描寫比較細膩,感情豐富,可以采取朗讀的方式,對于議論類或抒情性的句子等就可以要求學生反復(fù)研讀,慢慢地掌握文章所要表達的意思;對于說明文或議論文,由于語言比較客觀,學習這些文章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迅速收集、篩選、整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可以采取默讀、快速閱讀或瀏覽的方式。
朗讀不是閱讀教學的唯一方式,默讀、速讀和瀏覽等也有很高的教學價值。朗讀只有從學生的具體認知規(guī)律和課文的特點出發(fā),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實施。
二、形式多樣,科學運用
朗讀的形式多樣,但是各種形式的朗讀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價值。比如對于對話多的文章,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學生朗讀不恰當?shù)臅r候,及時地讓學生跟著教師或錄音朗讀,但是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機械地模仿,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練、去讀;當要突出課文段落重點字詞或句子的時候,師生可以一起朗讀,教師這時候不僅僅是起到了示范作用,還能讓學生加深對這類字詞句的理解;當需要造聲勢、烘氣氛的時候,則要求全體同學齊聲誦讀……教師要精心設(shè)計好每一節(jié)課的朗讀訓練過程,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讓他們各盡所能。
三、讓全體學生參與朗讀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自制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如果單純的朗讀只會讓他們口干舌燥。因此必須創(chuàng)設(shè)朗讀情境,讓他們愿讀、樂讀、爭讀。比如我在教學四年級下冊《漁歌子》的時候,配上了古典音樂,讓學生在抒情、輕柔的音樂中進行朗讀,學生也隨即沉浸在如詩如畫的意境中,每個人都興趣盎然,學生的朗讀水平也會隨之提升。又比如我在教學三年級上冊《香港,璀璨的明珠》的時候,我對他們說:“香港多美呀,吸引了國內(nèi)外眾多的游客,誰能做一個出色的導(dǎo)游,向游客介紹一下璀璨的香港?!睂W生的學習熱情瞬間被點燃,我順勢引導(dǎo)他們要想做一個出色的導(dǎo)游,自己先要了解香港,把課文讀熟讀透,而且要有感情地朗讀,才能更加吸引游客的注意??此破降瓱o奇的幾句話就激發(fā)了他們讀書的欲望,連平時很少開口的學生都躍躍欲試。
四、讓他們有充足的朗讀時間
由于一節(jié)課才40分鐘,很多時候朗讀訓練都是草草了事。那么,如何從課外讓學生進行朗讀訓練?教師可以精心地設(shè)計問題,讓學生在課外單獨或者小組合作的時候帶著問題去練讀,把感覺讀出來,把味道讀濃,把興趣讀高,讀了以后,讓學生互評,互相學習,進而提高朗讀能力。
沒有瑯瑯讀書聲的課堂是沉悶的,沒有讓學生掌握朗讀技巧的語文課是失敗的,朗讀必須貫穿語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皶x百遍,其義自見”就是強調(diào)了朗讀的重要性,因此要保證朗讀的時間和質(zhì)量,讓朗讀成為語文課堂上的“亮點”,切切實實提高朗讀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錢莉.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
[2]楊娟.淺談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新課程(上),2013(2).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