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余慶中學 貴州遵義 564400)
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將教材中的人物傳記作品當成藝術作品進行鑒賞,深入的理解文中的已經(jīng)與情趣。在敘事類的文章當中,應當深入的分析文章架構與詞匯句子。以《荊軻刺秦王》這篇傳記類文章為例,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用鑒賞的眼光來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藝術特色。其一,敘事線索,事件沖突。荊軻、太子丹、秦王等人物之間的一系列矛盾沖突,不僅更為細致的塑造荊軻這一人物形象,并且能夠襯托出更加激烈緊湊的故事情節(jié)。其二,色彩對比。通過襯托的手法來表現(xiàn)太子丹的無知浮躁、樊於期樂于現(xiàn)身、易水送行的傷感、秦武陽的膽怯、荊軻的勇敢沉著冷靜等。其三,運用人物語言形態(tài)來展現(xiàn)內(nèi)心的活動。例如在描寫樊於期的過程中,“偏袒扼腕而進”,將真實的場景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其四,通過對動詞的運用,將精彩激烈的斗爭場景展現(xiàn)在讀者的面前。秦王荊軻兩人爭斗時,使用了一連串的動詞,包括“取、奉、發(fā)、把、持、逐、提”等動詞,將戰(zhàn)斗場面描繪的扣人心弦。通過以上幾點,將高中語文教材當中的人物傳記作品當成藝術品進行鑒賞,對文中的總體結構與字詞句子進行充分的把握,才能使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作品。
以《蘇武傳》這篇傳記類作品為例,從以下幾點對人物傳記作品的閱讀引導教學進行闡述。
歷史上的各類人物傳記作品,通常都是由文言文撰寫而成,有著艱澀難懂、行文精煉的特色。由于文言文對當代白話文的差異較大,因此高中生往往很難有效的理解教材中的古代人物傳記作品。所以,教師在進行歷史人物傳記作品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有效的進行古今文意的轉(zhuǎn)換,運用恰當?shù)陌自捨膩矸g顧問,并且鼓勵學生熟讀課文,了解文中大意。
在了解文中大意之后,教師應當對作品中的內(nèi)容整理,總結出作品的整體結構,也就是對主人公的人生歷程進行總結。在劃分行文思路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主人公比較典型的時間進行整理,分析人物心理特征。在《蘇武傳》的閱讀過程中,可以整理出以下線索:(1)領皇命出使匈奴。(2)隨從惹出禍事。(3)自殺不降發(fā)配北海。(4)持節(jié)牧羊拒絕李陵。(5)暗祭武帝白發(fā)歸國。從而總結出了蘇武的人生經(jīng)歷。
教師在引導學生樹立典型事件與人物經(jīng)歷的過程中,需要深入的探討人物的形象。并且應當具體全面的了解傳記中的人物。通過“單于使衛(wèi)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引佩刀自刺?!边@句話學生能夠充分的體會到蘇武強烈的責任感與使命感。通過“武聞上崩,南鄉(xiāng)號哭,嘔血,旦夕臨”這句話能夠看出蘇武堅韌意志與愛國主義精神。學生在深入深入分析《蘇武傳》原文的過程中,能夠深刻的體會到蘇武威武不屈的意志與智勇雙全的品質(zhì)。
人物傳記作品的作者在對人物的生平事跡進行記述的過程中,往往會將自身思維理念與感情融入到其中。作者往往會通過直接與間接兩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很多傳記類作品當中都運用間接的方式來,作者能夠通過語言的形式來闡明自身觀點。因此,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細細的品讀原文,對傳記類作品當中的人物進行深入的分析,分析作者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以《蘇武傳》為例,這種通過蘇武,對衛(wèi)律的行為進行指責。又通過李陵的話語,來表達作者對蘇武不屈意志的贊嘆。
無論是現(xiàn)代的傳記類作品還是古代的傳記類作品,其在形式上與結構上都有著很大的相似度,區(qū)別也僅僅在語言的運用上。所以,教師只要幫助學生掌握歷史古典人物傳記作品的理解分析方法,就能夠有效的理解掌握當代人物傳記作品。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人物傳記類作品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需要運用正確合理的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理解人物傳記的主旨與內(nèi)容,教師還應當教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來協(xié)作,使學生能夠明確的掌握人物傳記的協(xié)作特征與要點,并且鼓勵學生自己進行人物傳記類型作品的撰寫。對于學生自己撰寫的作品,教師應當予以有效的評價與糾正。學生自己在進行人物傳記作品協(xié)作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人物傳記,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物傳記類作品的學習方法。
人物傳記類作品能夠系統(tǒng)化對人物生平事跡進行闡述,能夠充分的體現(xiàn)人物的深層次精神與特征。所以,在進行人物傳記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真實性,還應當有一定的文學特征。所以,教師應當鍛煉學生的文筆,并且鼓勵學生搜集真實的資料來進行書寫。
一切的文學作品都具備自身的特征與表達方法,人物傳記類作品也是一樣的。筆者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對高中語文教材當中的人物傳記類作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包括歷史傳記與文學傳記。高中語文教材當中的《記念劉和珍君》、《鴻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等都屬于文學傳記。而高中語文教材當中的《張衡傳》則屬于歷史傳記。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人物傳記類作品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并且將這些方法應用在教學實踐當中,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高中語文人物傳記類作品教學的質(zhì)量與效率,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高中語文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特征,幫助學生融入到傳統(tǒng)文化當中,這對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也有這莫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