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濱海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濰坊渤海實驗學校 卜 凡
教育是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社會要求和年輕一代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傳授知識技能,培養(yǎng)思想品德,發(fā)展智力和體力的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把受教育者培養(yǎng)成為社會服務的人。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直接對求教者的素質發(fā)展起影響作用的人。學校教師是教育者的主體,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發(fā)揮主導作用。教育的成敗在乎教師的水平,教師的教育理念對教師個人起著潛移默化的引導作用。
教育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中。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者本身沒有對祖國和人民的愛,就無法培養(yǎng)受教育者的高尚情操;沒有對生活和事業(yè)的愛,就無法引導學生對生活充滿熱愛;沒有對家庭、朋友的愛,就不可能塑造學生的愛心;沒有對學生的一腔熱愛,所謂對工作的熱情就是一句空話?!皭鄣慕逃砟畋憩F(xiàn)在激情飛揚的講臺,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循循善誘,也體現(xiàn)在備課時的認認真真。同時,教師要懂得怎樣理智的熱愛我們的學生。在教學中,愛不是目的,以愛為支點,以責任為杠桿,翹動學生進步的車輪,這才是教育真正的目的?!傲佳砸痪淙?,惡語傷人六月寒”愛學生固然重要,但怎樣恰當?shù)淖龅綈凵缱?、愛生如人、愛生如生、愛生如友也是一門學問,盡顯教育的藝術。
習近平總書記倡導教師要成為“大先生”?!敖處熥龅氖莻鞑ブR、傳播思想、傳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師不能只做傳授書本知識的教書匠,而要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多年以后可能會過時,可能會遺忘,但教給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是學生一生的財富,會讓他們終生難忘。教師要成為學生做人的鏡子,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敬仰,以模范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把真善美的種子不斷播撒到學生心中。”新時代的教育提倡老師更加注重言傳身教,以教師的優(yōu)秀品行帶動學生的優(yōu)秀品行。
當一個教師開始關注學生的心靈時,教師的言語肯定是積極向上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人格是平等的,尊嚴是平等的。教師與學生只是“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而已,談不上誰更加尊貴,絕對不能居高臨下,趾高氣揚的。教師得到學生的尊重是緣與他的知識、人格、敬業(yè)精神等這些方面,而絕不是教師在學校的優(yōu)勢地位?!捌降取钡睦砟睿瑫屛覀冏鹬孛恳粋€學生,會讓我們實事求是,不恥下問。在課堂教學中,應創(chuàng)設民主的、寬松的教學氛圍,通過小組活動、集體討論、游戲對話等,讓學生樂于、敢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學會與人合作討論、學會關愛他人、關愛集體,學生的心理得到解放,需要老師的鼓勵與激發(fā)。在寬容與鼓舞中樹立學生自信。同時更需要一種環(huán)境來促進他的生成與發(fā)展。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過“為了使學生的人格得到發(fā)展教師必須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古人曰:“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照亮別人,自己身上必須要有光明;要點燃別人,自己心中必須要有火種。教師勞動就是以人格、以靈魂塑造靈魂的勞動。當學生感到自己被尊重時他會愿學樂學,他的人格情感就會健康發(fā)展。 課堂教學是實施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教師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應允許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不能僅僅以學習成績評價學生,而是鼓勵學生發(fā)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這是一個講究個性的時代。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心態(tài),培養(yǎng)正確的職業(yè)觀。學生有了健康向上的心理,才會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
[1]陸有銓.躁動的百年——20世紀的教育歷程[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165.
[2]顧明遠,孟繁華.國際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168-172.
[3]滕少華,馮文全.中國德育目標新探[J].當代教育論壇,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