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莆田中山中學 林振群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并強調,為培養(yǎng)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能力的綜合提高,教師在設計教學任務的時候,應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的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出能夠吸引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活動。那么,如何在任務型教學中體現(xiàn)實效性和體驗性的原則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探索:
“Learning by doing”是任務型教學的目的。在實施“任務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出既能貼近學生生活,又能滿足學生將來社會生活中運用語言需要的任務,同時要為學生積極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創(chuàng)新、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盡快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比如說我們讓每一個同學從家里帶一張自己的照片,在照片上是在做什么事的時候拍的,然后我們拿來以后,因為照片本身可能看不出在做什么,那么另外一個同學就得問What are you doing?比如說I'm talking on the phone.那進一步再去追問Who are you talking to? 或者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這樣就是真實的語言應用了,體現(xiàn)出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和體驗性原則了。再比如說上課時叫一個學生上去做一個動作,讓其他同學猜What is he doing?What is she doing?這個時候他就形成一種真實的交際了。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圍繞特定的學習目標、知識點,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英語課的教學任務,活動任務要具有可操作性,且針對性、任務性強,讓學生通過分組合作,自主參與,成功體驗,來提高其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上老師要盡可能創(chuàng)設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創(chuàng)新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體驗到參與感和成功的獲得感,學生們不僅在操練中能主動地去參與,在展示的時候也會是爭先恐后,課堂氣氛和諧,而且是非常活躍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學活動的實效性、體驗性就得到了提高。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會充滿智慧和活力。從課堂的實踐效果來看,學生的積極參與也會促使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
從英語教學的實效性和體驗性原則來看,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教學活動的真實是其精髓,其歸宿和目的就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雖說任務型教學從整體上來看無固定模式,但是教學規(guī)律卻是恒古不變的。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實質要求就是教師將語言運用的基本理念轉化為具有實踐意義的課堂教學方式,這也是符合時代特征、以人為本的新的發(fā)展態(tài)勢,是一種具有重大影響意義的語言教學模式。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技術不斷發(fā)展,網(wǎng)絡上可以獲取的可用的參考資料層出不窮,如果正確合理運用這些資料,可以大大的豐富有限的教學資源,拓寬教與學的渠道。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心理、感興趣的話題設計出不同的教學任務,要讓學生在接近真實的活動中,通過具體任務的完成來掌握目標語言,要注重英語教學活動的實效性,這樣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達到能引起學生共鳴的學習效果,全面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老師在對活動目標的設置的時候,要考慮到能否有利于提高學生語言實際運用能力和全面發(fā)展用英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一,目標要明確,具有可操作性;其次,要簡捷、直接地導入活動的具體內容,真實具體的活動內容和方式更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分組合作學習是開展任務型教學的核心,其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實際上學生的思維特征是我們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時必須首先考慮的問題,在教學情境的設置上,還需要考慮到學生參與的積極程度。在課堂教學中,不同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師提供不同的材料和相關的問題供學生積極展開討論和交流,要充分發(fā)揮不同學生之間的分組合作能力,特別是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老師的設計要能讓所有學生都能充分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努力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因此,我們在對教學活動實效性的問題方面應該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活動設計中,要想達到活動的實效性,我們需要考慮教學活動目標是否明確;情境的設置是否合理;學生是否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教學資源的利用情況是否合理;是否形成有效的評價和反饋。
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影響教學活動實效性的根本在于課堂教學活動以后是否能夠及時地給出評價和反饋,這一點非常重要的。老師在設計教學活動任務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是學生的興趣、情景的真實性,還要綜合考慮教學活動任務的難易區(qū)分度和及時準確的客觀評價。要從實際出發(fā)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盡量做到學生動動腦子就能夠領悟到,從而產生更持久的學習熱情。這也有利于了提高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全面發(fā)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我們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評價,這樣學生都會聆聽老師在說什么,其他同學在回答什么,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體驗,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應該有更多這樣的的互動、更多的評價。同時我們也要注意評價主體多元化的問題,要師評、學生自評等綜合起來考慮。
任務型教學從新課程改革的精神出發(f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以人為本的思想,著眼于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實效性和體驗性原則,變知識性的課堂教學為發(fā)展性的課堂教學,讓學生積極地“動”起來,讓英語教學“活”起來,充分體現(xiàn)課程改革以人為本的特征??傊?,教師要認真研讀新課程改革精神,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通過精心設計的合理有效的任務,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斷鼓勵學生分組合作、自主學習、全面提高,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全面發(fā)展學生運用英語的綜合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