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諾丹
摘 要:以中國點評注疏歷史與西方相關(guān)理論梳理為依據(jù),證實“批注式閱讀”的重要性,對現(xiàn)今批注式閱讀教學中的現(xiàn)狀與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議,以期對這方面的研究有所助益。
關(guān)鍵詞:批注式閱讀;問題設計;語文教學
信息高速化時代來臨,帶來的是電子閱讀、碎片化閱讀。教育孩子進行文本細讀,以“批注式閱讀”為抓手,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其必要性。
一、批注式閱讀的“源”和“流”
批注式閱讀不是舶來之品,中國古已有之,比如鄭玄的《毛詩箋》、孔穎達的《五經(jīng)正義》《紅樓夢》的脂硯齋點評本……不一而論。
然而理論研究方面,西方學術(shù)卻走得更遠。
建構(gòu)主義認為:學習是個體主動建構(gòu)顳部心理表征的過程。學生作為批注式閱讀這種學習活動的主人,在自己獨特認知經(jīng)驗的前提下,展開與文本、作者的思維交流與對話,完成對知識的重新建構(gòu)。正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中西方的理論與實踐,都給現(xiàn)代語文教學提醒:批注式閱讀教學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批注式閱讀教學的“象”與“惑”
語文教學中的批注式閱讀指導,由來已久。影響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因素有許多,本文將就其中的“問題設計”進行探討。通過翻閱已出版的教學案例集,筆者發(fā)現(xiàn)問題設計主要存在兩個問題:
(一)問題設計散而不聚
一篇課內(nèi)閱讀,有許多重、難點需要突破。如何把散亂的知識點串聯(lián)起來,問題的設計是關(guān)鍵。縱觀已出版的教學案例,引導批注式閱讀的問題設計多散而不聚,沒有突出重點,缺乏主問題的引領(lǐng)。
舉個例子,某教案中三年級上冊《爬天都峰》的問題設計是:
1.爬天都峰前,“我”的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讀圈劃出畏懼的心理。
2.我下定決心爬上峰頂?shù)脑蚴鞘裁??直線劃出相關(guān)句子,歸納原因。
3.抓關(guān)鍵詞,體會我爬上后的心情。
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旨在引導學生圈劃關(guān)鍵詞句,體會“我”爬山過程的心理變化,問題目的性明確,卻散而不聚,可以設計一個主問題:在爬天都峰的整個過程中,“我”的心理發(fā)生了什么復雜的變化?
通過主問題的引領(lǐng),文章清晰地分為前中后三部分,心理變化也同樣如此。
(二)問題針對性不強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時,都能注意從三個維度進行問題設計和引導:1.鑒賞內(nèi)容和手法;2.質(zhì)疑提問并解決;3.想象拓展。
這三個維度具有普適性。但如果每篇文章都套用,就無法突出重點。舉個例子,某教案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中引導學生進行批注式閱讀,這樣設計問題:漓江水有哪些特點?劃出關(guān)鍵詞句體會一下。
通過主問題的引領(lǐng),學生體會漓江的特征,但只是點到為止,沒有適時地設計問題由景生情,考慮不足?!段男牡颀垺吩鴮懙溃骸胺蚓Y文者情動而辭發(fā)”,無論什么文體,作者必定是因情綴文。所以在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上,教師須有層次地設計問題并指引,因文體、教學目標不同更具有針對性。
三、批注式閱讀教學中問題設計的優(yōu)化
針對批注式閱讀教學中現(xiàn)存的問題,筆者結(jié)合優(yōu)秀案例和自身經(jīng)驗,提出一些優(yōu)化方法,以供參考。
(一)問題設計要“以一總多”
批注式閱讀教學的問題設計要注意“以一總多”,有層次地設計問題,深入探討。這與筆者所在的廣州市番禺區(qū)“研學后教”課改實踐不謀而合。番禺區(qū)“研學后教”強調(diào)翻轉(zhuǎn)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時間還給學生。我區(qū)一直致力于“小組合作與探究”“研學問題設計”“研學任務驅(qū)動”等方面的研究。教師注意研學主問題的設計和引領(lǐng),比如:筆者最近承擔的公開課《群文閱讀指導:多面的狐貍》中,就是以一個研學主問題“這是一只怎樣的狐貍”,推動學生對不同文本進行批注式閱讀,最后匯聚總結(jié)。
(二)問題設計要因體不同
不同文體的文本閱讀,問題設計的側(cè)重點有所不同:
1.散文:從“情”“言”切入。比如:六年級上冊的《山中訪友》,問題可設計為:訪哪些友—怎么訪友—對山中友的感情。
2.小說:從“人物”“手法”切入。比如:五年級下冊的《景陽岡》,這樣設計問題:武松是個怎樣的人?抓住關(guān)鍵詞句體會一下,說說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
3.說明文:從“方法”“語言”切入。比如:三年級下冊《太陽》要引導學生通過說明方法和語言,感受說明文的科學與嚴謹。
不同的文體在進行批注式閱讀教學時,因文體特征不同,教學側(cè)重點也不同。
(三)問題設計要把握分寸
教師在指導批注式閱讀時,注意問題設計要兼具指向性強和開放性這兩個特征,掌握好“度”:首先,明確提出的問題要達成什么教學目標,指向性要明確,不可提無效問題。其次,主問題需具有一定的開放性。答案唯一或簡單的問題沒有研學價值。最后,批注式閱讀要緊扣文本談感受,不可離題萬里。
21世紀是碎片化閱讀時代,通過“批注式閱讀”有效指導學生進行文本細讀,有利于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本文就批注式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進行研究和探討,筆者的分析和建議都還不成熟,希望能與各位教育行業(yè)的前輩、同行共同討論,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劉勰.文心雕龍[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1.
[2]張娟.批注式閱讀在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7,6(4).
[3]徐帆.初中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
[4]王申宵.小學高學段批注式閱讀教學策略研究[D].合肥師范學院,2016.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