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佩玉
摘 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于課堂評價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要求,強調要體現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注重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發(fā)展的作用。而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師的課堂評價語言是形成性評價的重要表現形式,因此教師在合理運用課堂評價語言的同時,還應注重面向全體學生的多元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自評、互評,這樣才能持續(xù)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升其英語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評價語言;優(yōu)化策略
課堂語言評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評價既能真正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更好地體驗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進步與成功,建立和保持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也有助于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發(fā)現和分析學習中的具體問題,主動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策略,不斷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
雖然現階段很多小學英語教師對課堂評價語言的重視程度正逐漸提升,在課堂中也經常會采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對學生的課堂表現進行評價,但其在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課堂評價語依舊存在諸多問題。
一、小學英語課堂評價語言的普遍問題
相信大部分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都會有這樣的經歷:自己時常成為課堂語言評價的唯一實施者,而評價的對象也僅限于踴躍參與課堂互動的學生;即使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給予的激勵性評價語言總是千篇一律,而否定性評價更是成為“奢侈品”;課堂中會較多運用有聲語言評價,卻幾乎很少用到無聲評價;課堂評價內容含糊、單一,語言匱乏、過于形式化……種種現象引人深思。簡單梳理后,我把小學英語教師課堂評價語言普遍存在的問題歸納為以下幾種:
1.教師成為單一評價主體,評價語言缺乏公平性
當前在很多小學英語課堂,教師為了確保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擔心學生參與會影響知識的傳授和教學進程,在實施課堂評價語言時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僅對那些積極參與課堂互動的同學進行評價,缺乏對全體學生實施公平的語言評價,也時常忽略學生間的自評與互評。殊不知,這樣不僅會造成多數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的“附屬品”,也讓很多學生不能真正融入課堂中,無法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影響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熱情。
2.教師濫用激勵性評價,評價語言缺乏針對性
教師一味使用激勵性評價,其語言過于形式化、缺乏針對性是小學英語課堂最常見的問題。有些教師因忙于思考下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任務,根本無暇用心聆聽學生的回答,僅僅根據平時對學生的了解給予諸如“Good!”“Great!”“Excellent!”“OK!”等簡單的評價。而對于大部分學生回答問題中的錯誤,教師采取的依舊是鼓勵為主,不及時指出,也不在課堂上深究。因而在很多教師看來,激勵性的語言評價已完全變成例行公事。無論學生回答正確與否,教師的評價語言都沒有太大的出入,根本無法彰顯學生的個性特點。
3.教師過度依賴有聲評價,缺乏無聲評價技術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無聲語言對優(yōu)化課堂教學、改善師生關系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但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卻很少能結合無聲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一方面是考慮到教學進度、課堂時間等因素;另一方面有些教師因缺乏結合無聲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的技術,導致無聲語言在小學英語教師課堂評價中使用效果不理想,未能充分發(fā)揮其在課堂評價中的作用。
4.教師評價內容單一含糊,評價語言缺乏多樣性
教師的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藝術的核心,豐富的評價語言為師生間的溝通提供了有效的途徑。然而小學英語教師課堂評價語言單調,內容不具體卻是現階段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些教師僅憑單一的“Good”!“Great!”或“OK!”等作為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評價語言,表面看來雖具有激勵性,但實際評價內容卻很含糊、不明確,無法讓學生在評價中明確自己的閃光點或不足。如此單調、匱乏的評價語言將不利于學生發(fā)現問題,也會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課堂語言評價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是多元評價的一種重要表現方式,其語言應具有時效性、針對性和激勵性。那么作為教師該如何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的評價語言,實施有效的課堂評價,讓課堂評價真正作用于學生?
二、優(yōu)化小學英語課堂評價的策略
1.增強學生自評意識,重視多向互動性評價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應使學生認識到自我評價對于學習能力發(fā)展的意義,并學會自我評價的方法?!币虼嗽谡n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鼓勵學生參與對自己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評價活動,引導學生由被評價者逐漸轉化為評價者,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1)營造良好評價氛圍,讓學生敢于評價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都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開放、寬松的評價氛圍,給學生提供較多的評價機會和參與評價的時間,讓學生能積極參與課堂,自主地展現自己,從而才能在課堂中敢于評價。
(2)激發(fā)學生評價興趣,讓學生樂于評價
其次,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苯處熆筛鶕W生的年齡特點建立一定的激勵機制,采用多種評價語形式,以激發(fā)學生的自我評價興趣,使學生樂于評價。例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種與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讓學生分角色進行練習,然后表演,在表演過后嘗試讓學生進行評價。這樣通過建構情境的方式,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評價的興趣,調動他們評價的積極性。
(3)指導學生評價方法,讓學生善于評價
再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地指導學生自評和互評的方法,使學生行之有法,善于評價。在引導學生參與評價時,教師要讓學生明確評價的內容,指導其評價的語言,讓學生學會評價。比如在進行互評時,教師應指導學生先學會“聽”和“看”,只有在認真聆聽和觀察完同伴的表演后,學生才能組織好評價語言,思考如何去評價,這樣被評的同學也會虛心地聽取評價者的意見。
2.注重分層評價,明確學生的優(yōu)缺點
由于學生在認知方式、生活環(huán)境、性格特點等方面存在差異,因此他們在語言學習上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有的學生善于表達,有的學生善于思考,有的學生善于捕捉語言信息,但也有的學生忽視語言信息。
面對學生的差異性,教師在評價學生時需根據任務的難易程度和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從因人而異的角度分層次設計評價語言。其評價語言不應局限于對知識理解對與錯的判斷,更要深入挖掘學生的潛力,既要突出學生的個性特點,也要指明學生的優(yōu)劣所在。教師要懂得適度表揚,不能一味盲目地鼓勵學生,因此在進行評價時既要給學生增加信心,又要讓學生能自主發(fā)現問題,學會在反思中主動思考。
例如在某位學生朗讀單詞或句子出現錯誤時,教師可以在其完成該環(huán)節(jié)任務時予以這樣的評價:You can read it very loudly,bu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this word/sentence...這樣的評價是有激勵性的,教師在肯定學生優(yōu)點的同時,對其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了要求,做到客觀公正,針對不同學生、不同行為做出不同的語言評價。所謂“動人心者,莫先動情”。學生需要贊揚,學生更需要的是真誠的肯定和贊美。相信通過如此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學生定能感受到老師的真誠,也能激發(fā)其進取心和自信心,這樣激勵性的評價才能發(fā)揮真正的作用。
3.巧用肢體語言評價,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德國演講家海因·雷曼麥曾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地提出更能為人接受?!痹谟⒄Z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通過手勢、眼神等面部或肢體語言來表達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可以化解學生的尷尬,使師生關系更融洽、更和諧,學生也能更放松。
例如:在學生答對問題時,教師豎起的大拇指就能給予其肯定的評價,或者此時教師也可帶領學生拍手,以集體鼓勵的形式進行評價,這樣不會打斷正常教學的進展;又如學生在對話表演環(huán)節(jié)表現出色時,教師可以給其一個擊掌,表示“give me five”,能很有效地調動課堂氣氛,激發(fā)其他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而在學生遇到學習困難、不能繼續(xù)作答時,教師可以走近該學生、拍拍他的肩膀,給其一個鼓勵的眼神和微笑,這樣無聲的肢體語言評價會讓學生打消害怕,激發(fā)起學習自信。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無聲語言對課堂教學起著一定的輔助作用,能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倘若教師能夠將無聲語言與有聲語言有機結合起來評價學生,不僅會豐富其課堂評價語言,也能讓學生及時診斷自己的學習情況,有效地激勵其發(fā)現自身的閃光點。
4.細化評價內容,豐富教師評價語言
具體明確、富有感染力的課堂評價語言可以激發(fā)并保持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因此小學教師需根據教學內容針對不同層次和學齡的學生,設計出個性化和創(chuàng)造性的評價語言,這樣既是對學生課堂良好表現的肯定和鼓勵,也能成為促進學生敢于用所學語言主動表達的催化劑。
低年級的評價內容應以學生觀察、動腦的學習習慣、學習興趣為主。教師在設計低年級的英語教學評價語言時,要注意評價語言需符合低年段學生的接受能力,要靈活、多樣,并且簡單易操作??梢酝ㄟ^低年級教學的典型活動“聽聽做做、說說唱唱、讀讀想想、玩玩演演”等活動方式進行多元評價。例如,在“開火車讀單詞”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根據每個學生的朗讀情況給予其“Good!”“Nice!”“Super!”“Excellent!”等肯定的評價,這些及時評價對學生的導向作用、激勵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而在設計高年級段英語教學評價內容時,教師則可從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成果等多個維度進行分項評價。例如在對高年級學生進行故事表演評價時,教師可以從Accuracy(準確性)、Fluency(流利性)和Emotion(情感性)這三方面進行評價。類似“You did a good job in fluency.”的評價能讓學生在明確自己閃光點的同時,也豐富了教師評價語言的有效途徑。
眾所周知,有效的課堂評價是一種催化劑,可以使課堂教學向更高的境界邁進;它同時又是課堂教學中的調和劑,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距離。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只要教師不斷優(yōu)化課堂評價語言,實施課堂有效評價,那么我們的英語課堂教學定會充滿師生互動的活力,體現師生情感交流的睿智,碰撞出心靈的火花!
參考文獻:
[1]張虹.提高課堂評價語言有效性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
[2]郭紅莉.關注形成性評價,促進英語學習能力[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