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歡
(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 音樂系,甘肅 隴南 742500)
高校的聲樂教學,是一門以突出藝術為主的特殊性學科,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音樂的獨特魅力,更能夠與其他的學科充分交流,促進文化的傳播和學生對學科的熱愛。高校大學生大都是經歷過青春期的學生,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各不相同,學習基礎也有區(qū)別,這也就導致了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思想等方面均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不僅是學生個性的差異,也是學生學習成果上的差異。在不同學習環(huán)境下學習的學生,就會呈現不同的學習習慣;不同的先天條件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反饋給教師不同的悟性,這些先天與后天的差異,就決定了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夠讓整個高校聲樂教學均衡發(fā)展。不同的教學方法和不同的教學內容都是解決這些差異的主要方法,因材施教也就在這種大背景下成為了高校教學的主要理念,以指導學生發(fā)展為目標,來展開實踐性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個人風格充分了解。只有保證對學生有清楚的認知,才能夠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培養(yǎng)方案,達到好的教學成果。
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不僅是在教學過程中起到指導性作用,更是會在教學內容的設計和選擇中起到方向性的作用。教學材料是指導學生發(fā)展方向的主要依據材料,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教學開展方向的重要依據,教學材料的選擇直接體現了高校對聲樂教學的認識度以及重視度,是教學理念的側面體現,也是學校價值觀的主要體現。教師要根據因材施教的理念選擇教材,設計教學內容,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實施。教學內容要根據學生的整體水平和學生的個體差異情況來進行設置,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性,但是也要保證教學課堂的完整性。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一個學生對學習的需求不同,文化素養(yǎng)、興趣愛好等也各不相同,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差異性來設計教學內容。我國當前高校聲樂教學中所采用的教材多種多樣,要根據學校的側重點不同,來選擇不同的教學材料,如注重歌唱技巧的教學材料有《男高音的高音訓練》、《歌唱發(fā)音的糾正方法》等等,這些教材主要就是突出學生的歌唱技巧的培養(yǎng)。還有部分高校在聲樂教學中,將歌劇、中外藝術歌曲等作為主要的培養(yǎng)方向,那么選擇的教材就與歌唱技巧的教材大不相同,如《聲樂教學曲庫》、《中外聲樂選曲》等教學材料。
無論是突出哪一種教學方向,選擇哪一種教學材料,教師都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選擇,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在選擇教材時,可以難度不高,但是一定要是呈梯度進行教學的教材,這樣才能夠保證教學的循序漸進,因材施教的理念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1.教學目標的統一化與多元化
高校聲樂教學中,因材施教理念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這一理念要求教學目標要建立在統一化與多元化的基礎之上,不僅要有統一化的教學目標,又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設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統一化的教學目標是必不可少的,這是保證教學進度的根本,也是高校聲樂教學的基礎,這一教學目標要求學生在聲樂課程的學習中,對基礎知識要穩(wěn)定掌握,對基本技能要扎實學習,對聲樂的相關知識要拿捏有度。只有保證了基本的聲樂技能,才能夠進行更高層次的聲樂技能的培養(yǎng),這也是高校聲樂教學中統一化的教學目標,只有達到統一的標準,才能夠在基礎之上追求更優(yōu)秀的個性化發(fā)展。多元化的教學目標與統一化的教學目標不同,其主旨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中,根據不同專業(yè)學生的不同需求,根據不同學生的先天條件以及后天的學習環(huán)境等,設立一個又一個符合學生發(fā)展的小目標。聲樂教學也是分為不同的專業(yè),因此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對聲樂技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聲樂教學不能夠只按照一個標準來進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實際情況,來設計靈活性較強的多元化發(fā)展目標。聲樂專業(yè)的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方向就是要進行音樂表演或者是音樂教育,因此,教師就要根據學生的特質,進行音樂教學方面的大量目標設計。音樂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日后的發(fā)展中,更加注重的是對音樂基礎知識的培訓,既然要投入教學,那么就要在多方面均有涉獵,基本的樂器要掌握,基本的歌唱技巧也要掌握,但在掌握的同時,不需要具有超高的能力,只需要熟知基本知識就可以。聲樂教學的綜合性非常強,但是也是具有獨特性的,每一個學生天然的嗓音都不同,并且后天對音樂的接觸以及音樂的學習環(huán)境也不同,對音樂的情感也自然不同,每一個學生的藝術張力也呈現了不同的效果,這些個體性的差異,都或多或少的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方向。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質,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
2.教學方法的多樣性
教學目標的統一化與多元化,不僅是尊重個體的體現,更是決定了教學方法的發(fā)展方向。教學方法不能夠過于古板、墨守成規(guī),一定要具有靈活多樣性,在聲樂教學的領域內不斷創(chuàng)新。我國目前的高校聲樂教學中,大多數高校采取的教學方法都是班級之間相結合,突出學科特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進行基本的聲樂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和基本聲樂技能的教育。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適用于聲樂基礎知識的培訓,對學生的基本技能要求較高,也會根據學生的不同需求,制定小組課程。小組課程,一般都是針對具有學習興趣的少數人進行的,人數比統一教學要少很多,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教學也更加具有針對性,教師與學生互動也更加方便。在細化的教學中,能夠突出個性化教學,讓每一個小組課程中的學生都能學到需要的知識。但是小組課程的學習,也存在弊端,在教學目標實施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導致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被邊緣化,讓學生產生不平衡的心理狀態(tài),不利于教學目標的進一步實施,也會導致學生的錯誤心理情緒。因此,教師在進行個性化教學的同時,不僅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也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一個公平的表現平臺,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閃光點,教師要及時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進行引導式教學。學生學習信心的樹立,就是通過日常的課程學習和訓練得來的,對于具有較好先天條件的學生,就要注重激發(fā)其學習熱情,為了更高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對于先天條件不太優(yōu)秀的學生,教師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既然要突出個性化教學,教師就要對每一個學生的基本情況和聲音條件有很好的掌握,對于不同音域學生的發(fā)展特色,以及具備不同情感表達方式的學生,都要非常注意,進行靈活教學。教師要在教學中適當的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為每一位學生提供足夠的理論指導。同時,也要從學生的節(jié)奏感、音樂敏感度、音高等方面進行因材施教,盡可能地挖掘每一個學生的特長,為其創(chuàng)造揚長避短的學習機會,以使其得到最大潛力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