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楠
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能力素質直接影響著教學成效,廣大教師應當與時俱進體現課程改革要求,與社會發(fā)展教育進步同步。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從四個方面著手,不斷提升自身教育教學能力。
一.提升借鑒吸收能力,博采眾長為己所用
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注重從別人的優(yōu)秀成果中消化吸收,從而達到提高自身能力素質的目標。
一是要能夠從教學刊物中汲取經驗。與小學語文教學相關的教學刊物琳瑯滿目,語文教師一定要養(yǎng)成認真讀書的良好習慣。學校要積極為教師業(yè)務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篩選出切合小學語文教學實際、符合本校教師隊伍建設要求的優(yōu)秀刊物,提供給教師進行閱讀。廣大教師要認真研讀小學語文教研教改刊物中的經驗介紹、規(guī)律探究,既要從宏觀上把握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發(fā)展的態(tài)勢,又要從具體方式方法上學習借鑒其他教師的優(yōu)秀成果。
二是要能夠從網絡媒體中獲得技巧?,F代社會進入了網絡社會,信息量傳播的速度快速提升,教師借助于網絡媒體能夠獲得大量的信息。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上網,善于從網絡中搜集整理出對語文教學工作有利的內容。教師可以瀏覽知名的教學網站,可以拜讀有名的小學語文教師博客,以及通過互聯(lián)網搜集和語文教學工作相關的內容,獲得一些方法技巧。
二.提升心理分析能力,有效駕馭語文課堂
語文課堂駕馭效果直接關系教學成效,而這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心理分析,尋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突破路徑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教師要不斷提高心理學教育學研究能力,為語文課堂的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一是要善于分析學生心理狀態(tài)。對不同年級段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語文學習中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要做到心中有數。優(yōu)秀生在語文學習上有著什么樣的思想傾向,中等生學習狀態(tài)如何、心里在想什么,包括學困生在語文學習中有著怎樣的畏難心理等等,這些方面與教學工作息息相關。教師要善于從平時的觀察,以及作業(yè)檢測等方面了解學生語文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采取針對性措施將學生心理狀態(tài)調整到最佳,更好的促進語文教學工作開展。
二是要善于處置課堂突發(fā)事件。課堂駕馭能力體現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對課堂突發(fā)事件的處置技巧。這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心理研究分析是基礎。例如,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了開小差狀態(tài),這時怎么辦?是嚴厲批評還是置之不理,教師需要對這些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分析,是教學中氛圍不夠濃厚,還是這一部分學生成為了邊緣化群體?要對他們的心理進行分析,從而在教學中及時調整方向方法,吸納他們積極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之中。
三.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不斷總結積累經驗
小學語文教師在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不斷思考、總結梳理,積累好的經驗、提煉好的做法,形成一些教學成果,并促進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教師重點要做好三個方面。
一是要在教學模式上開展創(chuàng)新。要改變過去單純進行師生講授式教學的模式,善于將師生互動、學生自主等模式運用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不再被動接受,而是主動參與探究獲取。
二是要在課件制作上開展創(chuàng)新。多媒體課件是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和組織的重要輔助工具,廣大教師要改變單純運用成品課件的習慣,嘗試掌握軟件、自主搜集資料進行創(chuàng)作,通過這樣的路徑制作的課件和教學方案一脈相承,聯(lián)系度更加緊密,對提高教師業(yè)務能力、增強教學針對效果方面大有益處。
三是要在技巧傳授上開展創(chuàng)新。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強化學生學習技巧的指導,要讓學生學會學習、高效學習。
四.提升資源整合能力,打造立體教學體系
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對資源的整合,將立體化教學作為目標追求,打造學生更加熱情參與、能力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的素質化語文教學。
一是要善于整合陣地資源。要將班級板報、櫥窗、宣傳欄等陣地資源運用起來,刊登學生優(yōu)秀的習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d一些語文學習方面的技巧經驗,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學習技巧等等。
二是要善于整合活動資源。對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而言,除了課堂教學之外,教師還要善于發(fā)揮課堂之外的活動作用。例如組織一些興趣小組活動,幫助學生提高朗讀技巧、提高寫作水平等等,這些興趣小組活動成為了語文課堂的有效延伸,和整個語文教學工作融為一體,這對增強語文教學成效方面幫助很大。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師能力素養(yǎng)提升過程中,上述四個方面是核心要素,應當得到充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