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鮮
摘 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順利推進,當前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獨特的專業(yè)與學科,其不僅僅是宣傳和發(fā)展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陣地,更是陶冶學術綜合審美情趣以及培養(yǎng)相關領域學術研究人才的關鍵途徑。文章首先介紹了當前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然后分析了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應用審美教育的價值與特殊意義,最后結合上述內容對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應用審美教育的詳細策略進行了分析,也希望能夠為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設條件。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結合;滲透
漢語言文學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其不但承載著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審美教育途徑和方式。蔡元培先生曾經在談及我國的教育工作時對于教育的五大維度進行過判斷,除了常規(guī)的德智體之外,還包括美育以及世界觀教育??梢?,美育在教育活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從專業(yè)發(fā)展與學科建設的角度上來看,漢語言文學本身就是一門鑒賞性質的學科,只有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審美能力與技巧才能夠對我國傳統(tǒng)漢語言文化進行充分的理解與領悟,從而在學術的角度上予以提煉和發(fā)展。為了進一步分析審美教育應用于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策略,就必須先來認識一下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漢語言文學相關課程體系不健全
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是一門古老的專業(yè),其同時也是一個極其傳統(tǒng)的專業(yè)。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故步自封,固執(zhí)認為傳統(tǒng)的文學就應該通過傳統(tǒng)的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來進行教學,其實際上是沒有重視信息技術發(fā)展的當下大學生的客觀訴求,導致教學的效果無法獲得全面的提升。另外,漢語言文學中不乏有枯燥乏味以及需要大量記憶的知識,這些知識如果不進行良好的融合與設計,很容易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同樣不利于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另外,漢語言文學課程體系不健全的問題還體現在專業(yè)課課時較少、課程設計缺乏審美教育環(huán)節(jié)等方面。
(二)漢語言文學教學教育模式單一、乏味
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另外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教育模式單一以及內容枯燥。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喜歡依賴于教材進行課堂講解,但是對于課文的深挖以及作者生活時代背景等方面的內容做的功課較少,導致學生的綜合文學素養(yǎng)與審美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另外,在教學過程中還出現了對于課文挖掘不深入、教學中過分使用“填鴨式”教學模式的問題,這也導致一些專業(yè)的學生對于專業(yè)課課程提不起興趣,降低了課程教學的實踐性與實效性。
(三)漢語言文學教學理念相對落后
漢語言文學教學理念相對落后主要表現在課堂形式以及課后評價方式兩個方面。其實,課堂形式方面主要暴露出了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教學實踐性不強、互動性不強等問題。由于缺乏有效的興趣引導與互動,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只顧著完成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與任務,完全不考慮學生聽沒聽懂,其結果往往是效果不佳。另外,評價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則主要暴露在評價模式單一,學生不需要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與鑒賞水平,只需要進行死記硬背也可以獲得不錯的分數,這導致學生更加重視知識本身,忽視了對于知識的靈活運用,不利于學生審美水平的提升。
(四)漢語言文學教學效果不理想
漢語言文學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學習意識與自主學習能力具有密切的關系。當前漢語言文學教學效果不佳也突出表現在學生缺乏實踐能力,對于一些陌生的文章進行分析時經常不知道從何下手,更不用說深入挖掘文章背后的精髓與脈絡了。由此可見,漢語言文學教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漢語言文學教學中應用審美教育的價值和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個體競爭力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當前漢語言文學方面的專業(yè)在就業(yè)方面具有較大的難度,其往往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技能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與道德修養(yǎng)。在社會大形勢驅使下,越來越多的單位對于漢語言文學相關專業(yè)的學生提出了審美教育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見,提升審美水平對于提升個人就業(yè)能力與競爭力也具有一定的幫助。
(二)幫助學生塑造完美的人格
在古代,文人墨客們喜歡通過閱讀前人的文章來排解苦悶的情緒,從而實現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隨著物質文化的不斷建設與發(fā)展,當前許多年輕人都沉迷于權力、金錢,很少有人能夠沉下心來閱讀幾本好書。通過學習漢語言文學,學生在理解古人對于文學的理解與解讀的同時,也可以達到修身養(yǎng)性的目的,通過文學鑒賞,學生能夠深入到文章的深處進而掌握到生命的精髓與本質,這對于幫助學生塑造完美的人格,實現人生自我追求與價值都具有一定的效果。
(三)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審美觀與擇業(yè)觀念
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審美觀念與擇業(yè)觀念也是審美教育與漢語言課堂教學進行融合的重要作用。通過審美教育,學生可以跳出年齡與生活經歷的限制,直接進入到社會大環(huán)境中去體會生活的千姿百態(tài),通過審美教育,學生才能夠認識到正確的擇業(yè)觀念,認識到“艱苦奮斗”的價值以及“啃老族”的恥辱,這對于樹立科學的審美觀以及擇業(yè)觀念顯然具有重要的價值與意義。
(四)還原教育活動的本質
漢語言教育的本質就是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也為弘揚傳統(tǒng)文化以及研究漢語言的精妙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不但是提升學生自身綜合素質的關鍵,更是專業(yè)與學科發(fā)展的關鍵,其幫助還原了教育的本質,脫去了就業(yè)與財富的外衣,漢語言文學也僅僅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是對人類歷史的總結與反思,如是而已。
三、審美教育在漢語言文學教育中的實施策略
(一)深度挖掘漢語言文學中的審美教育元素
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往往會對審美素材進行綜合然后再設計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這不但是審美教育開始的基礎,同時也是提升審美教育水平的關鍵。結合學科的發(fā)展特點來看,漢語言文學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其中許多文化是歷經數千年的發(fā)展遺留下來的,其具有極其豐富的內涵與現實意義。另外,從漢語言文學發(fā)展的角度上來看,漢語言文學中具有許多經典的文化、詩句以及辭藻,這些內容本身就屬于美的范疇,具有鮮明的美學特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假借漢語言文學中的人文情感素材來開展教學,從而幫助學生從學科教育本質以及學科特性等角度對漢語言文學進行認知。
另外,在教學中教師也要通過全方位的賞析來幫助學生多角度分析課文,包括課文的寫作手法與表現方式,邏輯結構和藝術表現手段等都是可以進行審美鑒賞的部分。除此之外,還應該重視文章中作者在字詞句段中的結構思路以及情感的傳遞方式,由于古人與現代人在思維邏輯慣性上存在些許差別,對待事物的觀點與習慣也各不相同,所以這些點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與理解,進而體會漢語言之美與文字之美,提升其審美技巧與水平。
(二)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
在實際教學當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一些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積極性不高的問題,該問題出現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教師缺乏引導以及課堂本身枯燥乏味。為了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通過結合大學生的學習特點,選擇一些視野開闊且具有一定教學特征的漢語言文學內容進行教學,往往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講解一些不為人所熟知的名人的故事,這些故事可以是正史中的一些細節(jié),同時也可以是野史中的傳說和記載。通過這些小故事,可以很好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能夠增加師生間的連接,提升師生情誼,這對于提升教學的效果同樣具有幫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文學類科目,其對于審美的要求是求同存異,也就是說“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要能夠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思考,幫助其快速建立屬于自己的審美藝術與能力,其具體的審美內容與方向不要做過多的干涉,只要能夠自圓其說都可以稱得上是正確的答案。
(三)重視漢語言教師隊伍的建設與完善
漢語言文學是一門專業(yè)性極強的課程,其不但對于教師的專業(yè)技術與素養(yǎng)具有較高的要求,同時對于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與技巧同樣具有較高的要求。由于課程本身較為枯燥乏味,如果教師再不會利用良好的教學技巧進行課堂引導的話,勢必會降低教學的實際效果。結合漢語言文學學科發(fā)展現狀來看,在教師隊伍中也不乏有一部分自身文學造詣不低但是不擅長教學的教師,針對這部分教師可以通過適當的培訓與引導來強化其教學能力,通過內部溝通與定期會議來進行學科教學經驗交流,最終幫助漢語言教師隊伍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為其教學能力的普遍提升創(chuàng)設條件。
(四)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良好的審美情趣是提升審美教育的關鍵,同時也是其教育的基本目標。由于大學生在接受漢語言專業(yè)之前生活的經歷各不相同,所以其審美情趣與水平也各不相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正視這種差異與區(qū)別,盡可能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比如在漢語言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進入一個相對固定的環(huán)境當中,讓學生試著將自己想象成為文章的主人,在那樣的境遇中體會文章的主張以及思想,進而實現良好的審美教育。另外,針對一些在審美能力方面相對薄弱的學生也要有耐心,對其進行引導與幫助,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審美水平,為其綜合素質的提升創(chuàng)設條件。
四、結語
綜上所述,審美教育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提升綜合素質,塑造完美人格,同時對于樹立良好的科學審美觀念與擇業(yè)觀念也具有一定的幫助。本文立足于審美教育現狀,分別試著從深度挖掘文學審美教育元素、提升學生學習熱情與積極性、重視漢語言教師隊伍建設以及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等角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也希望能夠為教學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創(chuàng)設條件。
參考文獻:
[1]徐春霞.審美教育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開展[J].科技資訊,2017,(07):148-149+151.
[2]王新葉.淺析審美教育在高職院校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科技經濟導刊,2016,(33):185.
[3]李心暢.談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6,(02):64.
[4]李晶晶.論審美教育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118.
[5]李莉.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應用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443.
作者單位:
廣東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