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多
摘要:識字是學生展開學習活動的開始,是學生不斷發(fā)展的前提條件,而小學時期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出發(fā)點,必須從小學時期高度重視識字教學。一個人只有學習了漢字,才能夠將自身的聰明才智充分展現(xiàn)出來,這就證實了實施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重要性。新頒布的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低年級小學生需要學習的日常常用漢字有一千八百個左右,其中必須會寫的漢字占一千兩百個。因此,小學時期教師要提高對識字教學的重視度。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重要性
一提到識字大家肯定能夠理解到,識字便是教導學生認識和學習漢字,而這其中的識并不是只是代表簡單的認識、了解、會讀,而是要教導學生如何書寫漢字。開展識字教學最終目的是為了教會學生讀、認以及寫漢字。然而,在教學過程中每位教師的教學方式大不相同,但目標一致。怎樣更好的看展識字教學,從而達到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是每位小學教師不斷探討的問題。
一、有效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學習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帶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其能夠自覺主動的進行學習。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最好的老師,而對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講,只要是充滿好奇、好看、好玩的事物都會引起他們的關注,從而自覺主動的參與其中,根本不需要教師的督促。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探索有趣的教師方式,首先,教師可以將漢字轉變成為圖畫。教師可以在課下備課時把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漢字利用電腦創(chuàng)作成圖畫的形式,最好再配上顏色,增強孩子的直觀感覺。這樣就更利于教學,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其次,給漢字配上讀音。平時,我們教師上課都是一遍一遍地領讀,這樣既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也使學生感到厭煩。因此,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把漢字的讀音顯示出來,激發(fā)學生的拼讀興趣。最后,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是一切學習活動的主體,識字教學重要的部分都是靠學生來實現(xiàn)的,教師要把課堂充分交給學生,讓他們盡情去讀、去發(fā)音、去比賽,這樣更利于教學效果。
二、充分掌握學生自身特質,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
我們都聽過這句話: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這說明每一個個體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的學生也是如此。認識每一個學生,了解學生的特點也就成了教師教學的前提。如何針對不同的學生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就很考驗老師的教學能力。對于我們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來說尊重個體差異、把握學生的特點就顯得非常重要。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對這一節(jié)課的漢字都能做到認識、記住。而有的學生一節(jié)課下來只記住了一半,更有甚者只能記住一小部分。學生的這種接受能力的不同就給教師增加了教學的難度。面對這一種情況,教師就必須有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首先,分層次實施教學。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根據(jù)班級學生的特點把班級學生分成三個不同的層次:第一種,接受能力強,識記比較快。第二種,接受能力一般,識記能力一般。第三種,接受能力差,識記能力差。針對以上的三種情況,教師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要做到照顧每一位學生。其次,班級幫扶教學。在班級里總有一些學生他的學習能力是特別強的,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這樣的學生,合理地利用他們的長處,使其幫助那些學習能力不太好的學生。這樣既可以使學生鞏固學習內容,又可以減輕教師的工作量。一舉兩得。最后,重點照顧差生。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教師要接受這種事實,從心理上做到不輕視每一位學生。對待差生,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不能放棄他們。對差生,教師可以采用多讀多寫、強化練習等方式。
三、轉變教學模式,提升識字教學課堂的有效性
識字教學的形式其實是多種多樣的,如何變化教學形式把課堂效率最大化也是我們教師研究的問題,下面就來談談幾種比較實用的識字教學方法。首先,編故事識字教學法。編故事的識字教學法要求教師要有豐富的想象力,能把一個字的不同部件想象成不同的故事,然后把這些故事連接起來變成一整個故事,通過這個故事來引導學生去想象去學習。編故事識字法要求的這個字必須字形比較復雜,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使學生自由徜徉在故事的世界里不自覺地就把要學的漢字記在心里。其次,猜謎語識字教學法。這種方法是利用編謎語來幫助學生識字的方法,適用于有一定的字與字之間聯(lián)系的,如"一點一橫長,十字下面坐",通過這個謎語,學生會猜出這是一個"文"字;人字中間有一刀,讓學生們猜出這是一個"大"字等。再次,編兒歌識字教學法。是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是通過有趣的語言、優(yōu)美的句子來幫助小學生識記生字的一種形象化的方法。這種方法有趣、形式新穎、學生從內心深處比較喜愛,更愿意去動腦筋記憶。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學生識字的形式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它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松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里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等。最后,畫圖畫識字教學法。有許多的漢字,我們可以通過畫畫的形式展開教學。我們把這種教學方法稱為畫圖畫教學法。畫圖畫符合低年級學生們的興趣,因為他們更愿意動筆去做。把一個漢字賦予圖畫的魅力,增加觀賞性,豐富學生的色彩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如"大山{山}、太陽{日}、月亮{月}、"等這些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圖畫接近,學習這類漢字時,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開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時,教師必須積極探索有趣獨特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能夠更喜愛、更容易接受,從而學生會自覺主動的參與到學生過程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學習中國漢字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