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紅霞
摘要:彎下腰來傾聽孩子的呼聲,耐下心來仔細地和孩子交流,用心來引領孩子的成長是一份沉甸甸的育人責任??!
關鍵詞:留守兒童;缺乏溝通;內(nèi)心孤獨;心靈呵護
如果說一次震撼能觸及我心靈的話,那這次震撼就是周末一場推心置腹的談話。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忙碌了一周的我,好容易盼到了周末,吃罷晚飯正要出去散散步放松一下,忽然接到一個陌生的電話,只聽見對方說:“你猜猜我是誰?”還別說,我還真猜不出來呢?對方沉思了片刻,告訴我:“老師,我是袁晴.”我腦海中忽然浮現(xiàn)出一個眼睛大大的,不愛說話的女孩子,也就是我去年送走的一屆學生,今年在新野縣文府學校上初一,聽說是自己曾經(jīng)的弟子,我真高興,最起碼學生上初中后還記著我這個小學老師,當老師的已經(jīng)很知足了。
我急忙給孩子說了些寒暄話:“今天過星期了,吃飯了嗎?作業(yè)寫完了嗎?到初中感覺怎樣呢……”我還沒說幾句,忽然聽見對方“嗚”的一聲哭了,可把我給嚇壞了,難道我不小心戳住什么馬蜂窩了,傷住孩子的自尊了嗎?我急忙開始探聽孩子的口氣,只聽見袁晴說:“我感覺我很努力了,但成績就是上不去,尤其是我的英語,總是拖我的總分。”我也急忙給孩子查找原因:是因為功夫沒下到,還是因為沒找到方法,還是其它的因素……孩子自己也說不清楚。于是,我就把自己學習英語的粗淺方法給她推薦,慢慢地,孩子的情緒穩(wěn)定了。
“說實在話,到了初中,學習成績既有內(nèi)因又有外因,情況是復雜的,也是因人而異??傊痪湓挘灰闩α?,不會有人埋怨你的……”我剛說到這里,忽然聽見袁晴說:“可我爸卻不是這樣認為,他們只在乎我的成績和我的班級名次,每次打電話的第一句話就是詢問我的成績。連續(xù)兩次考試,收到校信通短信,知道我的成績和名次后,他都非常生氣。我給他解釋,他總認為我功夫沒嚇到,有一次他竟然把電話給掛住了,他們不理解我,我非常委屈?!痹捪蛔哟蜷_后,我終于明白她今天這么委屈的原因了。
原來袁晴爸媽在上海開了一個羊肉小吃店,剛開始,他爸媽處于創(chuàng)業(yè)階段,袁晴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留在家里有爺爺監(jiān)護,成了名副其實的留守兒童。由于他爸媽挺會吃苦的,生意發(fā)展的不錯,又生了二胎。而這個小妹妹,一直跟著爸媽在上海上學。袁晴對此事一直耿耿于懷,認為父母眼中沒自己,而偏袒小妹妹。如今爺爺年紀已大,連自己的起居都勉強支撐,對袁晴的照顧就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別說情感上的交流了。這孩子雖然經(jīng)濟上并沒受到虐待,但內(nèi)心的孤獨只有自己最能體會。所以這孩子心中一直咽不下這口氣,又苦于和父母有隔閡,不敢直接溝通,只有把這怨氣默默放在心底。她忽然說出了這句話讓我既擔心又震驚:“老師,我有好幾次,就想嘗試自殺,因為我是家中多余的人”我急忙勸孩子,這樣的事是不能嘗試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要犯傻。我極力站在一個父母的角度上,來給他開竅,讓他也知道,父母的艱辛,讓她從點滴的細節(jié)中去感受到父母地這種愛。在我們的交流中,她忽然哭著說:“就是,有一次我發(fā)高燒,我爸連夜坐飛機回來看我:我媽從網(wǎng)上給我寄來了衣服:我爸還給我寄來了很多好吃的東西……”繼而又慚愧地說;“爸媽在我身上付出這么多,他們掙錢也不容易,可我成績這么差,有點對不起爸爸。”
我發(fā)現(xiàn)此時她對父母的怨恨已經(jīng)化解了。就繼續(xù)開導她:“只要你努力了,你爸爸不會埋怨你的?!蓱z天下父母心,他們只有通過經(jīng)濟上來補償對你缺失的愛,不管他們的方式怎樣,但他們出發(fā)點是愛你的。爸爸媽媽在外地多么希望你既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地學習,又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好孩子。你說是嗎?”
“嗯,我知道了,可能我的學習還不夠刻苦,我會盡力的,謝謝老師?!?/p>
通過和孩子近半個小時的溝通,終于化解了她內(nèi)心的矛盾和委屈,也緩解了她學習上的壓力,這次談話到此結束,雖然耽誤了我半個小時,但作為昔日的班主任,我很有成就感。因為能夠疏通孩子內(nèi)心的障礙比考試成績更重要。
同時孩子那種不成熟的沖動也讓我們深深地反思:當前,社會對教育的關注空前高漲:孩子的周六周日的休息時間大多被各種各樣的輔導班占據(jù);家長們也多數(shù)忙于自己的那方天空而忽略了對孩子成長路上必要的引導;同樣作為學校的各級主管部門熱衷于對學校進行各種形式的督導檢查評估,唯獨疏于對學生做人方面的有序引領和指導??墒墙裉斓膶W生除了學習各種文化知識之外,作為提升綜合素質(zhì)的主陣地——課堂,我們有幾個班主任能真的做到彎下腰來傾聽孩子的呼聲,耐下心來仔細地和孩子交流,用心去引領孩子的成長呢?而這恰恰是作為一名班主任所必須要做而且是首要的任務!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育人責任感啊!
同時也呼吁家長朋友們,關愛孩子的健康要從呵護心靈開始。尤其是留守兒童父母更要注意和孩子之間親情交流,把愛化成雨露,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撐起一片明媚的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