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強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時期,科學社會主義學科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但是科社概念使用中一詞多義、多用的現(xiàn)象對學科定位造成嚴重干擾,不利于學科的建設與發(fā)展。深刻分析科社概念的使用亂象及其起因,區(qū)分概念使用背后的兩種不同的思維方法(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對于厘清學科定位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的意義。科社學科建設既要尊重歷史又要與時俱進,堅持學科的科學性、獨立性、開放性、實踐性,努力提高學科的地位和聲譽。
關鍵詞: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定位;概念使用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10-0013-02
從改革開放至今,科學社會主義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國內已經走過了三十多年的發(fā)展歷程,關于科學社會主義方面的研究如汗牛充棟,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建設也逐步沿著“先建立,后完善”的軌道向前發(fā)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實踐發(fā)展迫切需要深化對社會主義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識,科學社會主義學科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但是一些不容回避的問題依然存在,給學科的進一步發(fā)展造成困擾,導致學科定位不明確、學科特色不明顯、學科優(yōu)勢得不到充分發(fā)揮。由王懷超教授等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發(fā)行的《1978年以來我國學術界關于社會主義理論研究的進展》列出專門篇幅對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建設方面的研究做了綜述,并從科學社會主義的學科性質、研究對象、研究方法、邏輯起點、基本范疇、學科體系等方面進行了重點論述,為進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基礎材料,筆者就個人的學習研究從概念使用角度對科學社會主義的學科定位談幾點思考。
一、科學社會主義概念使用亂象對學科定位的干擾
1.“科學社會主義”概念的一詞多義、多用現(xiàn)象。眾所周知,“社會主義”一詞可以指學說、運動、制度,在不同語境下具有不同的意義。而“科學社會主義”概念的使用更有多種含義,比如作為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應時的使用,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同義語的使用,作為馬克思主義的一個組成部分使用(根據列寧的說法把馬克思主義分成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作為社會主義的一個流派、思潮使用(與民主社會主義、民族社會主義、生態(tài)社會主義等流派并列),作為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后人對其思想的發(fā)展使用,作為一門學科的名稱使用等。需要指出的是,當“科學社會主義”作為一門學科使用時,實際上也就是把社會主義當作科學去研究的意思,這與革命導師最初使用“科學社會主義”概念的本來意義不謀而合。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科學社會主義也只是為了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應時才使用”[1],可見他們使用“科學社會主義”概念的初衷僅是為了讓人們把社會主義當作科學去研究,而現(xiàn)實中“科學社會主義”概念的使用卻遠遠超出革命導師使用時的本來意義。
2.概念使用亂象對學科定位的干擾及起因。一詞多義、多用的現(xiàn)象是“科學社會主義”概念出現(xiàn)以來,伴隨著社會主義學說、運動、制度以及學科的形成與發(fā)展自然形成的,在不同語境下使用并無不妥之處,但是客觀上造成對學科定位的嚴重干擾。這種干擾聚焦在兩種爭論上:即我們是要在廣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的同義語意義上確立學科,還是要在狹義上的馬克思主義的一個組成部分意義上確立學科?由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已經有了一級學科,因此第一種確立學科的方式就沒有了必要性,而如果按照第二種方式,科學社會主義應該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面的二級學科。根據最新修訂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①“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030202)”作為“政治學(0302)”一級學科下的二級學科,但這種劃分方法沒有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同。
實際上以上兩種爭論并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學科定位上的模糊性并不在于是從廣義還是狹義去理解科學社會主義,而在于其概念的使用已經遠遠超出馬克思恩格斯時代僅作為與空想社會主義相對應的“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的同義語而使用的范圍。馬克思和恩格斯率先使用了“科學”二字作為其“社會主義”思想的修飾詞,若假設馬恩當年沒有使用“科學”二字,我們今天依然可能會提出科學社會主義的概念作為學科名稱,如是就不會存在概念的混淆和干擾,而且這并不會影響馬恩作為科學社會主義創(chuàng)始人和奠基人的事實(就像西方經濟學視亞當·斯密為鼻祖一樣,只不過亞當·斯密的著作沒有使用“西方經濟學”這個概念)。但是革命導師使用了“科學”二字,并且規(guī)定了其使用范圍,而后人在實踐中使用這個概念時卻根據不同理解產生了如前所說的一詞多用、多義的現(xiàn)象,這就導致今天我們在設立學科時陷入了話語困境,有的爭論甚至容易上升到意識形態(tài)高度,使得學科發(fā)展困難重重。
二、厘清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定位需區(qū)分兩種思維方法
1.辯證邏輯和形式邏輯是理解科社概念的兩種思維方式。馬克思恩格斯率先使用“科學”二字修飾“社會主義”并且規(guī)定了其使用范圍是既定事實,后人在使用“科學社會主義”概念時發(fā)生的一詞多用、多義的演化也是既定事實,而且在不同的語境下使用并無不妥之處,這些使用的共同點就是都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不同的概念表達背后反映出的是思維方式的不同,有的是從辯證邏輯的角度去理解的,有的則是從形式邏輯的角度去理解的,當用形式邏輯去理解本應該用辯證邏輯去理解的表達,或者用辯證邏輯去理解本應該用形式邏輯去理解的表達時,就容易發(fā)生概念的混淆。比如,當我們使用以下表述方式時用的都是辯證邏輯的思維方式:科學社會主義不僅指的是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社會主義學說,還包括后人對其學說的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的科學社會主義。當我們使用以下表述時用的是形式邏輯思維方式:科學社會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指的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組成部分。當作為學說被理解的時候以上表述只要從廣義和狹義上做了界定或根據使用的語境就很容易理解,但是當作為學科名稱被理解的時候就復雜起來,因而可能產生前面所提及的問題。
2.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定位應使用形式邏輯的思維方法確定。高放教授曾認為科學社會主義又可稱為“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學”[2],其用意應該也是為了避免概念使用時產生的混淆現(xiàn)象以及對學科建設的干擾,但這一提法沒能得到科社界的普遍認同。筆者認為既然“學”代表“科學”,“社會主義學”本身就已經說明了把社會主義作為科學去研究,而“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學”前面加了定語,不利于學科的開放性和發(fā)展性(難道還有其他主義的社會主義學?)。但是由于“社會主義”概念的使用過于泛濫,定義更是上百種,所以用“社會主義學”作為名稱面臨著同樣的干擾。相比之下還是使用“科學社會主義”作為學科名稱較為合適,既能突出學科的科學性,又能堅持和馬克思主義的一脈相承的關系,避免給人以和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思想相脫離的錯覺。筆者以為,“科學社會主義”概念作為學科名稱使用以及在考慮學科的定位時,應該運用形式邏輯的思維方式來確定,這種方法不僅有利于確立明確的研究對象,避免陷入話語表達的陷阱,同時也有利于回歸馬克思恩格斯“把社會主義當作科學去研究”的本意,從而回歸學科的本意。
辯證邏輯便于說明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而形式邏輯便于厘清事物之間的區(qū)別,只有先通過形式邏輯排除干擾,明確學科定位,才能進一步上升到辯證邏輯完善科學社會主義的學科建設。這里要考慮四個方面:第一,“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一級學科的設立已經排除了“科學社會主義”作為“馬克思主義”同義語來設立學科的必要性。第二,學科設立要考慮國情和實際,根據最新修訂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在一級學科中有“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1個學科,二級學科(專業(yè))中有“馬克思主義哲學(010101)”“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030402)”“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030501)”“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03050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030503)”“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030504)”6個學科是以創(chuàng)始人的名字命名。這充分說明革命導師的思想和學說豐富的程度足以達到以其本身或者后人對其研究作為學科的內容。作為馬克思主義一個組成部分意義上的“科學社會主義”雖然沒有以革命導師的名字命名為“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但的確是同一個意思。第三,其作為一門學科,是不斷發(fā)展的,馬克思恩格斯作為科學社會主義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和奠基人,是科學社會主義學科的鼻祖,但是馬恩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不可能窮盡作為一門學科的全部內容,因此,馬恩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是科學社會主義學科的基礎、研究起點和重要內容,但不能說馬恩的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就是科學社會主義學科。第四,基于以上第二和第三方面的分析可知有兩種不同的確立學科的方式,但卻面臨著使用同一學科名稱的情況,這勢必造成學科定位的困境。
綜上分析,學科名稱的確定直接關系到學科的設立和發(fā)展,為了消除混淆和避免干擾,應該按照形式邏輯的思維方法,把與第二方面學科設立方式相對應的學科叫作“科學社會主義(馬)”,把與第三方面學科設立方式相對應的學科叫作“科學社會主義”。目前學科設置中將原來的“科學社會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兩個學科合并,設立“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030202)”,并置于“政治學(0302)”一級學科之下,但這沒有充分考慮到以上四個方面,而且目前科社界普遍認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學科性質是綜合性學科,設立在政治學一級學科下也有不妥之處。
三、對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建設的幾點建議
1.學科的定位和發(fā)展既要尊重歷史,又要與時俱進。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社會主義學說建立在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兩大理論基石之上,揭示了資本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找到了革命依靠力量,將社會主義置于現(xiàn)實基礎之上,實現(xiàn)了社會主義史上的第一次飛躍,從而使科學社會主義誕生。馬恩的學說不是空想,不是教義,而是科學。馬恩開創(chuàng)了一門新的研究領域,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鼻祖,他們的學說成為建立學科的基礎和出發(fā)點,成為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大廈的牢固根基。根據形式邏輯的思維方法把學科名稱的概念分為“科學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馬)”并沒有絲毫要和馬恩創(chuàng)立的社會主義學說割裂開來的意思,“科學社會主義”脫離了馬恩的社會主義學說另起爐灶是不可能的,但是科學社會主義學科要發(fā)展,必須從概念上厘清這些不同,否則不僅容易陷入話語陷阱和思維混亂,而且會限制學科未來發(fā)展的廣度,阻礙學科的與時俱進,從而也違背了馬恩把社會主義當作一門科學進行研究的初衷。
2.堅持學科的科學性、獨立性、開放性、實踐性。馬克思恩格斯最早提出“科學社會主義”,使用“科學”二字與“空想”相對,本質上就是為了使人們把社會主義當作科學去研究,“科學社會主義”學科的建立是完成這一使命的關鍵。學科和學說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科學社會主義學科與科學社會主義學說同樣既有聯(lián)系也有區(qū)別,不能混為一談??茖W社會主義學科要堅持學科的科學性、獨立性、開放性、實踐性。要堅持科學性就不能脫離其創(chuàng)始人馬恩的社會主義學說的基本原理;要堅持獨立性就要回歸“學科”本意,與創(chuàng)始人的“學說”相區(qū)別;要堅持開放性就要在堅持科學性的基礎上采取開放包容的學術態(tài)度,吸收和借鑒其他社會學科領域特別是其他社會主義流派和思想中的科學成分和積極成果,馬恩的科學社會主義思想同樣對空想社會主義等思想進行了積極的揚棄;堅持實踐性就要不斷地及時地從實踐中總結經驗,沿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軌道推動學科發(fā)展,最大程度地減少理論相對實踐的滯后性,不斷提升學科直接指導實踐的“行動性”。
3.努力提高科學社會主義學科的地位和聲譽。馬克思恩格斯用其畢生精力致力于人類和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yè),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走向“科學”,并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科學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馬恩主要論證了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實現(xiàn)途徑,以及對未來社會的特征和輪廓做了預測,并沒有看到社會主義制度在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建立和發(fā)展的現(xiàn)實。社會主義實踐的發(fā)展呼喚科學社會主義學科的大發(fā)展大繁榮:(1)社會主義社會的產生、發(fā)展是一個過程,馬恩僅僅開啟了這個過程。歷史和實踐告訴我們,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每一種社會形態(tài)都要經過長期的發(fā)展才能在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支配下被新的更高級的社會形態(tài)所替代,之前的社會形態(tài)更替與我們所處時代的社會更替的最大不同就是,過去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并沒有被人們所發(fā)現(xiàn),而在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過程中,人們卻發(fā)現(xiàn)了這個規(guī)律,這必然使這個過程的展開變得不再盲目,但是掌握這個規(guī)律卻不是件容易的事。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的發(fā)展所遇到的問題并不比馬恩時代把社會主義從“空想”變?yōu)椤翱茖W”要少,而是更多,這就需要繼承革命導師的遺志,把社會主義當作科學去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一步探索社會主義的規(guī)律。(2)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的各方面是一個有機系統(tǒng),唯有一套完整的、不斷與時俱進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做指導,才能使社會主義實現(xiàn)從“抽象到具體”。以科學社會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正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快步向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制度的發(fā)展要求科學社會主義也與時俱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必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tǒng)性、整體性、協(xié)同性”,面對社會主義社會這個復雜的系統(tǒng),我們必須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等各個方面做出深刻分析,實現(xiàn)從“具體到抽象”,但最終還要靠一套宏觀綜合的理論實現(xiàn)從“抽象到具體”。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形而上學,真正堅持唯物辯證法,在這點上科學社會主義學科責無旁貸。(3)實踐的發(fā)展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研究和學科建設推向了前臺,科學社會主義學科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科社界的學者和專家應該大力推動學科建設方面的研究和行動,為進一步提高科學社會主義學科的地位和聲譽而不懈努力。
結論:筆者傾向于將作為學科的科學社會主義與作為學說的科學社會主義嚴格區(qū)分,盡快建立“科學社會主義”一級學科,如果有必要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設立科學社會主義學科,建議使用“科學社會主義(馬)”的概念。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0.
[2]高放,李景治,蒲國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