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偉明
孩子從手持60分試卷敲門時的怯弱到手持95分試卷拍門的淡定,最后到憑借滿分試卷大膽踢門的狂妄,我們清晰地看見孩子內(nèi)心因分數(shù)提高而不斷兇狠驕傲的惡魔。成績,竟成了這位孩子放肆的資本。
孩子因成績放肆,其背后暗藏并推動這一切發(fā)生的幕后黑手便是功利化的教育與誘導。當今時代,利欲成風,教育也因而變得物質(zhì)化與功利化。“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是不少父母教育孩子的理念。父母認為只要孩子成績好,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其次。而使孩子成績上升的方法只有一個,那便是物質(zhì)的獎勵與支持。
2016年,有一父親為了所謂的“改善孩子學習環(huán)境”竟將一整座幼兒園買下,斥資千萬以求孩子成績上升,可見一些父母“唯成績論英雄”的扭曲價值觀。當這種扭曲的觀念通過各種冰冷的物質(zhì)被強行塞入孩子的內(nèi)心,當“分數(shù)”這兩個字眼充滿孩子的世界,孩子努力學習的目的就僅僅是為了獲取一種可以允許他們傲慢與放肆的資本,一種可以逃避一切責問與束縛的依憑。試問,這樣的學習真的有意義嗎?這樣的教育真的能成功嗎?
錢理群曾說:“大學生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比欢?,利己主義并非一朝一夕習得,而是長久地暴露于扭曲的教育觀念下而形成的。事實上,許多戴著紅領(lǐng)巾的小學生早就將“利己主義”擺弄得通透了。這不得不說是當今應試教育體制下的悲哀。
有位詩人曾說:“一個人可以活得好也可以活得壞,可以活得長也可以活得短,可以是哲學家也可以是鋸木頭的,但是有一點就是他不能說鬼話,不能變成鬼,不能在早上起來的時候覺得自己面目全非。”同理,成績不應該是評判孩子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更不該成為孩子放肆的資本,最終使孩子變成狂妄的惡魔。父母應當盡力讓孩子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將滿腦子的功利物質(zhì)塞入孩子的內(nèi)心。
教育孩子,要自然平實,秉承孩子的天性再加以精神內(nèi)涵的熏陶與培育,少一點功利,多一份從容,不要讓污濁的功利物質(zhì)抹黑孩子純潔無私的心靈,不要讓成績成為孩子驕傲放肆的最荒唐的資本。
【評點】
這是一則漫畫類作文,漫畫類作文要能準確把握漫畫的寓意。立意方面:從本文來看,作者在立意上把握得非常準確,標題醒目,直入論點;行文方面:思路清晰,先概述漫畫內(nèi)容并準確指出漫畫寓意,再分析漫畫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并引用錢理群等人的話使文章更有深度,最后重申論點,發(fā)出呼吁;語言方面:精練有力,表達清晰,極具現(xiàn)實意義。 張 琴
作文評點報·高中版2018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