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
東興樓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館子,做的是山東菜。山東菜大致分為兩幫,一是煙臺幫,一是濟南幫,菜數(shù)作風不同。豐澤園明湖春等比較后起,屬于濟南幫。東興樓是屬于煙臺幫。
別看東興樓是大館子,他們保存舊式作風,廚房臨街,以木柵做窗,為的是便利一般的“口兒廚子”站在外面學兩手兒。一聲“看座”,里面的伙計立刻應聲。二門有個影壁,前面大木槽養(yǎng)著十條八條的活魚。北平不是吃海鮮的地方,大館子總是經(jīng)常備有活魚。
東興樓的菜以精致著名。炸胗一定去里兒,爆肚兒一定去草芽子。爆肚仁有三種做法,油爆、鹽爆、湯爆,各有妙處,這道菜之最可人處是在觸覺上,嚼上去不軟不硬不韌而脆,雪白的肚仁襯上綠的香菜梗,于色香味之外還加上觸,焉得不妙?我曾一口氣點了油爆鹽爆湯爆三件。芙蓉雞片也是拿手,片薄而大,襯上三五根豌豆苗,盤子里不汪著油。燴烏魚錢帶割雛兒也是著名的。烏魚錢又名烏魚蛋,蛋字犯忌,故改為錢,實際是魚的卵巢。割雛兒是山東話,雞血的代名詞,我問過許多山東朋友,都不知道這兩個字如何寫法,只是讀如割雛兒。鍋燒雞也是一絕,油炸整只子雞,堂倌拿到門外廊下手撕之,然后澆以燴雞雜一小碗。就是普通的肉末夾燒餅,東興樓的也與眾不同,肉末特別精特別細,肉末是切的,不是斬的,更不是機器軋的。拌鴨掌到處都有,東興樓的不夾帶半根骨頭,墊底的黑木耳適可而止。糟鴨片沒有第二家能比,上好的糟,糟得徹底。當年,一批朋友從外國游學歸來,時昭瀛要大請客,指定東興樓,要我做提調,那時候十二元一席就可以了,我訂的是三十元一桌,內容豐美自不消說,尤妙的是東興樓自動把埋在地下十幾年的陳釀花雕起了出來,羼上新酒,芬芳撲鼻,這一餐吃得杯盤狼藉,皆大歡喜。只是風流云散,故人多已成鬼,盛筵難再了。
致美樓在煤市街,也是屬于煙臺一系,菜式比東興樓稍粗一些,價亦稍廉。我最歡喜的吃法是要兩個清油餅(即面條盤成餅狀下鍋油煎)再要一小碗燴兩雞絲或燴蝦仁,往餅上一澆。我給起了個名字,叫過橋餅。致美樓的煎餛飩是別處沒有的,餛飩油炸,然后上屜一蒸,非常別致。沙鍋魚翅燉得很爛,不大不小的一鍋足夠三五個人吃,雖然用的是翅根兒,不能和黃魚尾比,可是幾個人小聚,得此亦是最好不過的下飯的菜了。還有芝麻醬拌海參絲,加蒜泥,冰得涼涼的,在夏天比什么冷葷都強,至少比里脊絲拉皮兒要高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