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昌學
摘要:在我國的教育領域,針對課程進行了比較全面性的改革以及完善,教育界也高度重視初中物理教學的改革工作,為了提升物理教學的質量以及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在初中的物理教學當中逐漸滲透德育教育。本文主要是研究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怎樣滲透德育教育。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在初中的物理教學工作之中,為了提升物理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水平,物理教師應當逐漸在教學過程之中不斷滲透德育方面的內容,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及榮辱觀念等,加強對學生愛國主義思想的教育工作,可以將德育內容滲透在物理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一、將德育教育滲透到物理學史的教學中
初中物理學史的內容一般比較簡單,大多是一些著名物理學家發(fā)現物理定律或者進行物理實驗的故事。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講解在特定時期物理學家為發(fā)現科學定律不畏艱險、戰(zhàn)勝困難的案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在學習歐姆定律時,可以向學生介紹,歐姆如何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做了充足的實驗,最終找到了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的關系,發(fā)現了歐姆定律。法拉第通過多年的科學實驗,發(fā)現了電磁感應現象,證明了電磁感應定律,正是由他的探索開始,電能被人們廣泛利用,并最終走進千家萬戶,造福全球人民。同時作為補充,教師還可以介紹現代科學家對資源充分利用的探索故事,啟發(fā)學生在如今全球資源短缺的環(huán)境下,要注意節(jié)約資源、保護環(huán)境,充分利用物理學先輩們用汗水鑄就的物理學理論知識。
二、將德育教育滲透到物理實驗的教學中
科學大樓的建造從來不是靠一個人、兩個人就能夠完成的,而需要前赴后繼的物理學家們通過團結合作完成物理實驗。即使像歐姆、安培、法拉第等著名物理學家,他們在進行物理探究時,背后也有整個團隊在共同努力。現代的一些物理學實踐,例如火箭、飛機等更是需要物理學家們和其他的各領域專家一起共同努力。在進行物理學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通過小組的團隊合作完成老師布置的實驗任務,讓他們感受到團隊合作在物理學實驗中的重要性。通過這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懂得單憑一個人,即使再有聰明才智,也很難完成大多的物理學實驗。同時小組合作的形式也能夠更大程度上避免錯誤的發(fā)生,即使出了差錯或者誤差,也可以通過團隊溝通尋找到合適的解決途徑,更早的接近真相和真理。在學生小組內溝通和討論的過程中,物理學知識深深的映入他們的腦海,遠比死記硬背更能讓他們記憶深刻。因此,與他人合作、團結小組的其他成員能夠獲得更好的物理實驗學習效果,學生們也能夠逐漸認識到良好的品德對于學習的重要性,這也就達到了德育的目的。
三、將德育教育滲透到物理概念、定律和原理的教學中
初中教材中的許多物理學概念、定律和原理,都是物理學學習最基本的內容,它們對物理學知識進行了簡要的概括,是學生掌握物理學知識的基礎。教師通過教授物理學概念、定律和原理,還可以向學生傳授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這種觀點是物理學學習的基礎。例如,阿基米德原理,也是物理學家們從實踐中概括歸納得到的,本身就來源于實踐,又能再利用于實踐中。再例如,萬有引力定律,它科學的解釋了地球和月球之間公轉的關系,地球與月球是相互聯系的對立又統(tǒng)一的整體。而物理學學習的重點電能也是一把雙刃劍,它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并為人的生產和活動提供了充足的資源,但是,如果利用不當,電能也會給人類帶來危害。核能的能量更加的充沛,不僅可以用于發(fā)電,還被廣泛利用到國防領域中。但正是由于它巨大的能量,核能如果利用不當造成的危險會更大,不僅會影響人類的生存,還有可能給環(huán)境帶來毀滅性的影響。因此,任何事物都是兩面的,人類要善于利用好的一面為人類服務,同時,對于壞的一面也要用心提防,防止對人類和環(huán)境造成威脅。此外,復雜的物理學知識被分割成許多小的概念、定義和原理,又通過教師的教學組成物理學完整的知識體系,更能夠被學生接受和理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學習初中物理知識。
四、將德育教育滲透到物理實踐課的教學中
在進行理論教學后,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讓他們把學到的物理學知識運用在生產和生活中。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科技館、發(fā)電站,觀看物理學知識是如何運用在生活實踐中的。同時,在教師的指導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安排學生和老師一起檢修教室內的插座,討論教室內的電路是如何安排和分布的。這樣,豐富了物理學課堂的內容,并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鍛煉了操作能力,讓學生通過切身體驗明白在學習物理學知識時要善于將理論聯系實際。
五、初中的物理教學工作之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除了西方物理學家探索物理的故事,我國古代的科學家也利用物理知識做了充分的實踐。例如,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中的指南針,就充分利用了物理學磁場的知識,而張衡的地動儀對于生產和生活實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些古代科學家在有限的知識背景和條件下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F代物理學家鄧稼先是著名的“娃娃博士”,他歷經千辛萬苦,放棄國外優(yōu)越的生活條件回到祖國投身“兩彈一星”事業(yè),將一生都貢獻給我國的國防科技事業(yè)。這些科學家科技報國的思想,是對初中生進行愛國教育最好的題材。
六、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物理教學質量,教師應當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物理教師應當將德育教育滲透到物理學史的教學中、將德育教育滲透到物理實驗的教學中、滲透到物理概念、定律和原理的教學中、滲透到物理實踐課的教學中。與此同時,初中的物理教學工作之中需要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參考文獻:
[1]姚蘇陽.淺析初中物理教學中提問應注意的環(huán)節(jié)[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1):106.
[2]李宗強,肖琴.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探究[J].學周刊,2018(04):26-27.
[3]趙靜.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中國高新區(qū),2018(01):136.
[4]徐光宇.以生活化教學模式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有效性[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8,39(02):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