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娟
摘要:本文在以侗錦作為研究對象,著重分析侗錦的傳統(tǒng)制作技藝與紋樣,并發(fā)掘其背后特有的民族文化內涵,特別是以藝術設計的視角歸納總結侗錦傳統(tǒng)紋樣的圖案設計原則,探尋侗錦紋樣在現(xiàn)代圖案設計中的傳承與應用。
關鍵詞:傳統(tǒng)紋樣;設計元素;侗錦;圖案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06-0103-01
一、侗錦的源起
侗族源于古代廣東、廣西一帶的“百越”族系,主要居住在湘、貴、黔三?。▍^(qū))毗鄰地區(qū)。侗錦,古稱“綸織”,它是侗族人民代代相傳的民間傳統(tǒng)手工藝品,侗錦的技藝精絕、圖案豐富、結構復雜、自然天成,其多彩、豐富的圖案和紋樣,不僅展現(xiàn)了侗族人民細膩、豐富、優(yōu)美的民族藝術風格。
侗族織錦的早期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兩千多年前以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吳越春秋》就有“越羅谷紗”的記載。兩漢至唐宋時期,侗族先民的紡織技術及印染工藝已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形成了自己的審美特點?!逗鬂h書·南蠻傳》有:“南蠻”“好五色衣服”,這里的“南蠻”是中國南方民族的泛稱,其中就包括了侗族的先民。據(jù)《宋史·地理志》中記載,北宋時期,靖州等地方的白絹、細斑布、白練布等均負盛名,有的成為朝中貢品。明清時期,隨著侗民族的形成及其傳統(tǒng)文化的日趨成熟,侗錦也進入了發(fā)展繁榮的時期。侗族婦女編織的錦以構圖精美、圖案多樣、工藝精巧、品質優(yōu)良而廣受贊譽。明初,浙江上虞顧亮滴五開衛(wèi)(今黎平)作《侗錦歌》云:郎錦魚鱗紋,儂錦鴨頭翠;儂錦作郎茵,郎錦載儂被;茵被自兩端,終身不相離。明萬歷年間貴州巡撫郭子章在《黔記》中稱贊“侗女膚妍工刺錦”。清代時,侗錦已聞名遐邇,其中以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貴州省黎平縣、廣西省三江侗族自治縣等地的侗錦最為好。2008年湖南通道侗族自治縣的侗錦被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力度的加大,侗錦正逐步走出國門,享譽國內外。
二、侗錦的制作技藝
(一)素錦與彩錦
傳統(tǒng)的侗錦用黑白棉線織成的稱為素錦,用黑白線和彩線交織成花的稱為彩錦。根據(jù)用途的不同,又可分為日用錦、壽錦、法錦等。
(二)傳統(tǒng)侗錦的編織技藝
通常用斜架式織機進行編織,至今仍廣為沿用,以經線作底、緯線起花,通經通緯織造要經過軋棉、紡紗、染紗、絞紗、排經、織錦等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在侗鄉(xiāng),每家每戶都擺有一臺或幾臺木制土布機,這就是侗族婦女用來織錦的機器。
三、侗錦紋樣
(一)侗錦紋樣的題材
侗錦的紋樣題材十分廣泛,畫面內容大多取材于山區(qū)人民常見的事物,如動物、植物、器皿等,少數(shù)大型侗民取材于古代神話故事。主要有花木形,如芙蓉、牡丹、月季、玫瑰等;有鳥獸形,如對鳳、鴛鴦、麻雀、春燕、牛羊等;有物器形,如花橋、鼓樓、月亮、星星、水波、銀鉤等;還有幾何圖案,色彩絢麗,圖案大方,結構十分精密嚴謹。侗錦上的花紋有織花和桃花兩種。侗錦圖案線條都呈現(xiàn)直線,常見的有人字形、十字形、之字形、米字形、萬字形等,經過織錦人的精心規(guī)劃,將這些圖案組成一幅幅畫面。傳統(tǒng)侗錦用木棉線染成五色織之,質粗有文彩,亦有花木禽獸各樣,侗錦凍之水不敗,漬之油不污。
(二)侗錦紋樣的文化內涵
侗族原本是沒有文字的,其歷史文化的傳承就需要另一種符號作為載體,反映歷史記憶與文化審美雙重價值的侗錦便成了侗族文化的一種載體,侗錦逐漸成為侗族文化一個重要的表現(xiàn)符號。例如:常見的鳳鳥紋是由常用垂直、水平線在長方形、正方形或菱形中構成,兩翅展開,頭轉向后,突出足爪,他們總是相對而視,抽象簡練的線條中刻畫著蓄勢而發(fā)的生動造型。侗錦中的魚紋也多以抽象簡練的幾何造型出現(xiàn),有時伴有蛙紋一起呈現(xiàn),這些魚紋圖案也清晰的記載下了侗族人民的生活習性。幾何紋也是常見紋樣之一,用于點綴或襯托作用。最具代表性的是萬字紋,此紋在織錦中出現(xiàn)較多,它的原型是兩蛇相交,與生殖繁衍崇拜有關。多個萬字紋相連,即為富貴不斷之意。此外幾何圖案還有菱形紋、四方紋、三角形紋、人字紋、十字紋、之字紋、米字紋、口字紋等。圖案紋樣作為民族服飾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表現(xiàn)民族審美的同時,也傳遞著各個民族不同的價值觀念。侗錦不僅是直觀的物質文化,還包含著極其深刻的精神文化內容。侗族人民利用侗錦展示民族文化,利用圖案記載民族歷史和民族情感,侗錦圖案顯示出來的多重文化內涵遠遠超出其載體的功能和意義。
四、侗錦紋樣的傳承發(fā)展
現(xiàn)在侗錦的品種也由過去一般的花邊、袖口、腰帶和頭巾發(fā)展到幾墊、臺布、提包等家居裝飾上,同時傳統(tǒng)侗錦的多種特色紋樣也廣泛應用于現(xiàn)代時裝服飾上。侗錦與社會物質生活密切相關,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fā)展都會對侗錦的傳承產生深刻的影響。我們必須意識到認真發(fā)掘、研究侗錦圖案文化內涵的重要性,繼承其優(yōu)秀的文化功能,以實現(xiàn)保護和發(fā)展的雙贏互動。只要能深入學習侗錦紋樣的內涵和精髓,并將現(xiàn)代的生活方式與審美觀念與之結合,就能創(chuàng)造侗錦紋樣新的價值,亦能使侗錦這一傳統(tǒng)工藝也得到傳承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