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簡·愛》作為一部經(jīng)久不衰的作品,其主人公簡·愛也備受人們的喜愛。筆者借助存在主義的他者理論,通過分析了簡·愛四個階段的生活,嘗試性地解釋縈繞在簡·愛身上的孤獨(dú)感和游離感。
【關(guān)鍵詞】他者;自我;簡·愛;孤獨(dú)
【作者簡介】楊冬冬(1982- ),女,廈門安防科技職業(yè)學(xué)院, 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xué)。
出版于1847年的《簡·愛》是英國文學(xué)史上的一部經(jīng)典名著。出于對它的喜愛,人們對《簡·愛》的研究從未間斷過,比如從現(xiàn)實(shí)主義,女權(quán)主義,馬克思主義和后殖民主義分析作品或人物形象。在多次閱讀《簡·愛》的過程中,筆者一直以來的感受就是簡·愛這個女主人公身上一直都縈繞著一種孤單感,極其渴望友情、愛情和親情。借助哲學(xué)上的他者理論,我們就可以很清楚的解釋這種現(xiàn)象。
“自我”和“他者”概念是由哲學(xué)家黑格爾在其《精神現(xiàn)象學(xué)》中明確的,他通過奴隸主與奴隸的關(guān)系,論證了自我與他者的關(guān)系,兩者之間是沖突的關(guān)系,自我是排斥他者的;波伏娃在《第二性》把他者定義為‘處在他人或環(huán)境的支配下、完全處于客體地位、失去了主觀人格的被異化了的人;總之,他者是弱勢的,邊緣化的群體,不被自我認(rèn)同的。
筆者將簡·愛的生活分為五個階段:蓋茲海德、勞渥德、桑菲爾德、惠特克勞斯和芬丁莊園的生活;發(fā)現(xiàn)除了芬丁莊園之外,簡·愛就是生活中的他者,被邊緣化,被排斥。
一、蓋茲海德的他者
如果我們將里德一家子看做自我,那簡·愛就是受到他們排斥的他者。被領(lǐng)養(yǎng)的簡·愛在舅媽里德夫人和她的孩子們的眼中,甚至在仆人的眼中,都是不受歡迎的人。
在第一章中,寒冷的冬日,孩子們圍著里德夫人坐在溫暖的休憩室時,里德夫人很遺憾地讓簡·愛遠(yuǎn)離他們一點(diǎn);而受驅(qū)逐的簡·愛只能躲在早餐室的窗簾后面,害怕被找到,因?yàn)橐坏┍槐硇旨s翰找到的話,就是一周兩三次的欺辱和虐待。對于此,里德夫人總是裝聾作啞。約翰的這段話更直白證明簡·愛他者的屬性。
‘你沒有權(quán)利拿我們的書。媽媽說你是個靠別人養(yǎng)活的人,你沒有錢,你父親沒給你留下錢,你該去討飯,而不該在跟我們這些紳士們的孩子一起過活,不該同我們吃一樣的飯,穿我們媽媽的錢買來的衣服。(勃朗特:6)
二、勞渥德的他者
第六章中,作為海倫的朋友,當(dāng)簡·愛看到海倫被罰時的逆來順受和被羞辱時的沉默,她是詫異的;對于海倫的忍受學(xué)說,她更是沒法懂得或是同意的,因此簡·愛撕掉了海倫額頭上‘邋遢的紙牌。受罰對于海倫乃至其他學(xué)生來說,都是默默忍受的,簡·愛卻想要反抗,這樣看,簡·愛是個異類。
第七章中,當(dāng)布洛克爾赫斯特先生來到勞渥德的時候,他當(dāng)著所有學(xué)生和老師的面,他稱簡·愛‘是個小小的被遺棄者,不屬于真正的羊群中的一員,而顯然是一個闖入者,一個異己。(勃朗特:81-82)
由此看來,如果我們將海倫和勞渥德學(xué)校的學(xué)生看作是自我,那么簡·愛便是他者。
三、桑菲爾德的他者
來到桑菲爾德做家教的簡·愛,他者的感受還是如影隨形。在第十二章中,當(dāng)簡·愛散步歸來時,她心里帶著一種排斥的情緒,她不喜歡走進(jìn)桑菲爾德,因?yàn)榭邕^了門檻就意味著回歸到了停滯的狀態(tài)。這種情況下簡·愛把自己和桑菲爾德的人和事分開了,對于桑菲爾德來說,她就是個他者。
因?yàn)榈匚坏牟粚Φ?,簡·愛面對英格拉姆一家的輕視,他者的感受更加明顯。上層階級的英格拉姆小姐看不起家教,當(dāng)著簡·愛的面,她對羅切斯特說家教‘一半討厭,一半可笑,全部都是夢魘;英格拉姆夫人說家教‘無能和任性;英格拉姆勛爵說家教‘愚昧無知,不配教他們那種‘聰明的公子哥??傊?,在英格拉姆一家看來,家教就不屬于他們這個階層,而是傭人。
在這段期間,拋開愛情,羅切斯特個各種行為或言語都表明他是將簡·愛放在不對等的位置,他以自己的意志為主,忽略了簡·愛的想法。因此在他告白時,就出現(xiàn)了簡·愛那段著名的平等論:‘你以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因?yàn)槲覀兪瞧降鹊?。(勃朗特?29) 所以作為家教的
簡·愛,相比于“自我”的羅切斯特和英格拉姆一家,她更像是他者。
四、惠特克勞斯的他者
傷透心的簡·愛離開桑菲爾德,因?yàn)闆]錢被車夫給遺棄在惠特克勞斯,在這點(diǎn)上她完全沒有辦法,被車夫所支配。身無分文的簡·愛試圖接近村人尋找工作,但是卻遭到了冷漠的對待,只能繞著村莊走。她‘走進(jìn)房子,離開它們,再走回來,然后又走開去(勃朗特:430),一直被拒絕。她想在惠特克勞斯獲得幫助,卻一直被排斥,因此當(dāng)她快餓死的時候,她沒有容身之所,只能來到小山的凹陷處。對于惠特克勞斯的村民而言,簡·愛無異于他者。
五、結(jié)束語
上述的四個階段的生活占據(jù)了《簡·愛》全部的五分之四左右,在此間,我們所看到的的簡·愛,主動還是被動,是作為他者在生活的,她受到了自我的排斥和壓制,因此在讀者眼中,我們感受到了簡·愛身上的那種孤獨(dú)和不安。借助他者理論的分析我們能夠解釋并體會到作為他者的簡·愛對友情、親情和愛情的渴望。
參考文獻(xiàn):
[1]徐巧維.國內(nèi)外《簡·愛》研究綜述對比[J].名作欣賞,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