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晶晶 孫世界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基礎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如何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做好班級管理工作,已成為教育者著力探討的問題。班級管理工作是提升班級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全面做好班級管理工作不僅能塑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健全班級競爭機制,引導學生形成合作意識。鑒于此,本文就如何將以人為本的理念運用到班級管理工作中展開詳細探討,并提出具體的研究思路,以供廣大讀者借鑒。
關鍵詞:以人文本;班級管理;問題研究
一、“以人為本”的概念及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以強化學生主體地位而實施的管理方法,是強化學生認知架構、突出學生自主意識的一種班級管理模式。主要是在教學和日常管理活動中尊重學生的意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圍繞學生學習、生活的意愿構建形成的管理機制。在素質化教學理論下,班級管理工作的形式、內容都已發(fā)生了變化,老師雖然承擔著傳授知識的職責,但是老師的地位已經(jīng)發(fā)生了改變。這種變化傾向并不是說在課堂教學組織模式中忽略了老師的作用,而是讓老師以一種服務者和引導者的形象出現(xiàn)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因為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質就是在充分尊重學生情感需要的基礎上,促進學生保持個體自由和人格獨立。具有如下特征:
1、人本性
班級管理中人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管理活動始終圍繞著人的主觀能動性展開。因為人是管理組織活動開展的基礎,是管理制度、管理體系構建的主體,只有在集體組織中發(fā)揮人的主觀性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促進個體良好關系的形成。因此,在素質化教學視域下,要突破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中心”的班級管理模式,要通過深化構建課堂管理機制,逐漸引導老師進行角色轉變。逐步確立老師作為課堂組織者與服務者的形象。只有全面突破“傳統(tǒng)以教師為中心”的班級管理模式,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個性化成長。
2、情感性
在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模式構建中,老師要注重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學會與學生平等交往,不應因為學生作為未成年人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意愿,應完全站在成年人的角度與學生處在平等地位進行溝通。因為班級管理住缺少不了情感因素的融入,良好的師生情誼必須要靠濃濃的師生情感來維系。因此,在班級管理中,老師要注重情感的投入,要把每一位學生當作是自己的家人,給予每一位學生情感關懷,引導學生將班級當作自己的家,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
3、創(chuàng)造性
在班級管理中突出以人為本思想,就要注重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既要給予成長中的學生一定的情感關懷,也要針對學生個性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因為在班級管理中,每一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他們有著屬于自己的理想、處事原則和行為規(guī)范。所以老師就要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文化差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實現(xiàn)學生管學生,班級自治。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表現(xiàn)欲望,引導學生走向成熟。
二、以人為本班級管理模式的構建途徑
1.制定班級管理制度
運用人本思想做好班級管理工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構建科學合理、人性化的班級管理制度,為學生樹立道德標尺?!八自捳f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科學健全的班級管理制度不僅是突出人性化班級管理思想的重要媒介,也是約束學生行為的重要工具。因此在班級管理中,老師就要根據(jù)班級發(fā)展現(xiàn)狀,制定符合班級管理需求的規(guī)章制度。例如可以將班規(guī)分為“上學”、“做操”、“上課”、“活動”、“文明禮儀”這五個方面。除了老師要以身作則,引導學生共同遵守之外,還要根據(jù)班規(guī)執(zhí)行的實際情況,有所調整、有所創(chuàng)新。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學生,要積極鼓勵,給予獎勵,對于表現(xiàn)較差的學生,應耐心勸導。
2.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目標
科學、合理、有效的班級管理目標,是班級核心凝聚力塑造的主要方法,是推動班級向前發(fā)展的主要動力。這就要求老師要根據(jù)班級管理現(xiàn)狀,制定班級管理目標,引導學生結合班級管理目標制定個人發(fā)展目標。目標的樹立不易過大,要根據(jù)現(xiàn)實需求,在不同的階段設置小目標,通過完成小目標,最后達到班級管理整體目標。對學生個體而言,設立個人目標主要方式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通過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方式,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
3.構建班級群體決策機制
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思想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班級群體決策機制的形成,這種決策機制超越了班主任的個體智慧,是依靠班集體成員形成的一種智慧集合。這種模式主要是把班級事務的決策權分散給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參與到班級事務管理中。在這樣的情境中,班主任可鼓勵學生做班級的主人,積極參與到班級建設中,為爭創(chuàng)文明班集體、先進班集體做出努力。
綜上所述,將人本思想運用到班級管理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突破傳統(tǒng)以老師為中心的課堂管理模式。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個性和基礎素養(yǎng)確定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細則,確定班級管理目標、實現(xiàn)群體決策,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班級班風建設和班級日常管理活動中,健全學生的認知架構,提升班級凝聚力。
參考文獻:
[1]謝妮娜.放手也是愛——談班級自主管理[J].學周刊 2017(31).
[2]譚星.感覺自己永遠不好[J].初中生 2017(34).
[3]楊培鋒.初中班級自主管理的思考[J].好家長 201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