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菊
【摘 要】
問題教學法其實是最古老的教學法之一。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不是傳授給學生現(xiàn)成的知識,不是培養(yǎng)沒有問題的課堂,而是以問題為中心展開教學,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用到問題教學法,這是一種使用較為頻繁的方法,它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因此在學生思維開拓方面占據著非常關鍵的地位。本文就此探討了問題教學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問題式教學法 應用策略
長期以來,語文教學的效率困擾著教師和學生,而問題教學法的應用則有顯著的效果。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問題教學的應用的根本前提就是把問題作為主要教學方法,并在提出多種問題之后,將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fā)出來,這就需要在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強化對學生的指導,并確保問題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閱讀能力與閱讀能力的提升。
1.閱讀前問題式教學法的應用對策分析
在整個閱讀教學中,教師自身應具有較強的責任感,切實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但是一些學生的觀點是閱讀是小事,只要考試考得好成績即可,閱讀可有可無,而這是一種常態(tài)而又極其謬誤的論斷。教師需要強化學生對其的認知,切實加強對閱讀的掌握和理解,對閱讀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采取實際案例來引導學生意識到閱讀的作用。比如閱讀可以使人明智,閱讀可以使人聰慧、閱讀可以使人高尚等人生格言的來源,同時閱讀還會對個人的一生成長帶來影響。而在此基礎上,強化問題式教學法的應用,就為應用成效奠定了基礎。比如在教學新課之前,教師可以在導學案中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在微視頻觀看和自主預習中將問題的解答對策和內容找出來,這樣學生在閱讀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促進閱讀的目的性和針對性的提升。
2.閱讀中問題式教學法的應用對策分析
在閱讀前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基礎上,還要切實注重閱讀過程中的興趣培養(yǎng),而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致力于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引導學生愉快閱讀,并結合問題式教學法的應用,切實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激發(fā)。
2.1致力于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的多元性,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激發(fā)
學生在進行閱讀時,往往認為沒有內容可閱讀,且閱讀的欲望較差。此時為了在教學中促進學生閱讀情感的激發(fā),將學生表達欲望激發(fā)出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切實注重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并確保所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更好的將學生的欲望激發(fā)出來,并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之中,針對性引導學生加強對周邊生活事物的觀察,采取深入生活實踐和參與表演等方式,使其身臨其境。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內容、主題。教師應該努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產生共鳴,將學生的閱讀意愿激發(fā)出來。尤其是要發(fā)揮問題情境的作用,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周總理,你在哪里》一文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題目中對周總理采用了“你”,而不是“您”?這樣在提問之后,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可以由學生之間相互提問,還可以在教師的點撥下促進問題的處理,同時還能激發(fā)閱讀能力。
2.2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激活學生的閱讀源泉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語言作為思想的表達,同時更是學生自身的思維想語言逐步轉變的過程。因此,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必須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需要切實注重學生思維領域的拓展,強化學生引導,從課堂思維轉移到生活思維與社會思維。例如在教學《兩小兒辯日》時,可以提問為什么兩小兒在辯日時得出了不同的結論,此時就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想生活中的實踐,來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與理解的欲望,
2.3創(chuàng)造展示機會,延續(xù)情感情趣
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激發(fā),我們必須切實為學生創(chuàng)造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閱讀閱讀中,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勢,如好的想法、文字、片段和評論等,屬于自己的閃光點的閱讀,應該受到表揚。對于那些很好的閱讀技巧需要推廣,并強化宣傳。而且還可以通過閱讀班級或個人優(yōu)秀的散文集,來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使他們的智慧得到肯定和認可,這樣就能更加全身心的參與閱讀,閱讀書籍范圍也能得到拓展和延伸。
3.閱讀后問題式教學法的應用對策分析
為了更好的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時,還要切實注重學生閱讀后的總結,并在這一過程中引導學生回味和總結閱讀中的樂趣和得失,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問,自我思考,再由教師進行學生實施賞識性的評價,這樣就能更好的結合學生的總結和自我評價,及時的在教學中進行針對性的干預和指導,便于學生對其的認知,從而更好的讓學生從中獲得成功的信心和不斷進步的動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進行評價,要努力突破傳統(tǒng)的滿分評價,“放大”學生優(yōu)點,充分挖掘他們的閱讀潛力,即使學生只取得了一點進步也要鼓勵他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勞動成果,保護他們的自尊。例如,一個同學害怕閱讀,雖然他的讀得很慢,但寫文章時流暢。那么在評論的過程中,應該肯定其優(yōu)勢,并讓他自己閱讀自己的作品,在得到老師的肯定和鼓勵后,學生閱讀自信會不斷增強,并漸漸開始喜歡閱讀。教師特別要注意學習進程較緩慢的學生,要在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閱讀中的閃光點、贊美,讓所有的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樂趣的味道,最終可以真正的愛閱讀。
4.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教學中,問題式教學法的應用,需要教師在閱讀前、中、后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f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確保提問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才能更好地促進問題的處理,鞏固學生所學的知識,加深學生的記憶。
【參考文獻】
【1】語文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應用【J】.溫建財.文學教育(上),2011(06)
【2】淺談問題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戴婉琴.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8(07)
【3】中學語文問題教學法探微【J】.張彩榮.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04)
【4】淺談如何學好初中語文【J】.張麗霞.學周刊,2015(28)
【5】初中語文學困生的轉化【J】.孫浩春.西部素質教育,20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