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滲透學科素質

      2018-05-14 09:06:17莊柏冬
      絲路視野 2018年30期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模式

      莊柏冬

      【摘要】為了培養(yǎng)全方面發(fā)展的社會型人才,中國開始進行深度的教育改革,以素質教育目標替換應試教育目標,積極推動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向科學化的以人為本教學模式轉型,對教學的要求也從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向學科素質變化。本文以高中歷史教學為主體,對其教學方法中如何滲透學科素質進行討論。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學科素質

      一、高中歷史的教學目標和學科素質

      高中歷史課程作為高中教學中的必修課程,其根本目的是通過歷史知識的傳授,使學生能夠從歷史事件中認識其發(fā)展規(guī)律,形成科學的哲學思想觀念和民族觀念,并且能夠站在國際高度去考慮人類發(fā)展的未來趨勢,使學生能夠融入社會,成為國家繁榮發(fā)展的建設者。

      在2017年的《高中歷史課程標準》中,將歷史教學的目標分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部分,其詳細概念在于以下幾點。

      (一)知識與能力方面

      (1)積累基礎歷史知識。通過高中歷史課程的教學,學生應當獲得充足的基礎歷史知識,能夠了解并記憶重要歷史事件的時間、經過、原因等內容,并在時間軸上縱向進行串聯(lián)。(2)從點到面的了解歷史。經過歷史知識的積累,學生對不同時間點上的歷史已有了解,在下一個學習層面上,需要在腦中對一個時代的歷史形成系統(tǒng)認識,同時形成中國史和世界史之間的聯(lián)系,學會同一時間橫向歷史事件的比較。(3)學會對歷史事件進行概括總結。高中歷史課程的學習并不單單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歷史,更多的是為了讓學生培養(yǎng)歷史思維能力,學會從歷史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歷史事件的發(fā)生中分析原因與意義。

      本部分著重與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方面

      (1)知識由淺入深的學習過程。歷史課程的學習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從表面的歷史事件的發(fā)生到為何發(fā)生、再到如何做能得到有利結果。(2)學習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通過教學知識的不斷深化,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綜合運用閱讀、記憶、理解、思考、邏輯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學習能力不斷增強。

      本部分教學著重于多項學習方法的運用,包括:閱讀文獻、換位思考、獨立分析、小組合作等。

      (三)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培養(yǎng)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通過對中國史和世界史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民族意識與國家意識,在學習中增進民族情感,從而有利于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形成。(2)培養(yǎng)開放包容的世界觀。在了解民族與國家觀念的基礎上,通過歷史教育,學生還應當樹立開放包容的世界觀,從人類整體的層面去看待問題,尊重和理解不同的文化與歷史,將國家與民族的發(fā)展融入世界發(fā)展中去。

      歷史學科素質與教學目標的內容具有高度的一直性,而相對于教學目標的階段性特點來說,學科素質更注重長期的、穩(wěn)定的、自主的學科知識與能力的積累,是對高中歷史教學成果考核的更高層次標準。

      二、高中歷史教學問題分析

      (一)歷史能力培養(yǎng)不均衡

      在高中歷史教學目標中將對歷史材料的閱讀、理解、記憶、思維、邏輯等能力概括為歷史能力,但在現(xiàn)實的歷史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集中在閱讀和記憶能力上,而對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不足或是不重視,導致學生歷史能力的不平衡。

      (二)教學模式老舊僵化

      雖然教育改革在廣泛的開展中,但以考試為目標的學校教育還需要一段時間去完成教學改革,在此期間教學形式也仍然以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知識灌輸為主,課程內容中對于歷史事件的介紹大多是照本宣科,課堂節(jié)奏保持在一個頻率上,容易造成學生在歷史學習中的疲倦感,不容易對課堂內容產生興趣,從而喪失對歷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情感層面培養(yǎng)不到位

      高中歷史教學中對于學生歷史意識和歷史情感的培養(yǎng)相對較弱,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限制,以課本的書面文字很難使學生獲得與歷史情感相關的互動與體驗,這對于學生國家與民族情感的培養(yǎng)很不利,也是歷史教學在學科素質教育上的缺失。

      三、如何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科素質

      (一)建立完善的學科素質教育體系

      現(xiàn)階段學校教育對學科素質的培養(yǎng)還處于探索階段,剛剛弄清楚了學科素質是什么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對學科素質教育體系的構建。學科素質包含了文化基礎、自主發(fā)展和社會參與三部分內容,因此其教育體系構建也應與此三部分內容做以對應。

      (二)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與模式

      針對于能力培養(yǎng)的問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無法滿足現(xiàn)代社會對教育的要求,學校應當緊跟教育改革的節(jié)奏,從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出發(fā),將現(xiàn)今國際流行的先進教育方法與學科素質要求相結合,改變能力不均衡的問題。

      (三)變更教育模式

      傳統(tǒng)教育中的教師主導型教育模式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但這一模式也是學生對學習產生疲倦厭惡的原因所在。因此,以素質教育為目標的教育理念要求我們回歸到教育理論的本源———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yǎng),以學生主導或雙主體的模式來進行教育教學,改變學生在學習中的作用,刺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科素質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楊恩健.新課改下的中學歷史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08).

      [2]郭旭.高中歷史課堂教學[J].教壇聚焦,2011(12).

      猜你喜歡
      高中歷史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體育教學(2022年4期)2022-05-05 21:26:58
      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的實踐探索
      甘肅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56
      “以讀帶寫,以寫促讀”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48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中學政史地(2017年2期)2017-05-17 06:17:21
      基于選考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隨想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文學教育(2016年33期)2016-08-22 12:59:00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商榷
      弥勒县| 汉中市| 阳春市| 永昌县| 永济市| 张家口市| 郁南县| 新绛县| 广西| 德格县| 永靖县| 宁河县| 靖安县| 通海县| 安塞县| 聂拉木县| 道孚县| 广安市| 壤塘县| 故城县| 友谊县| 扶余县| 永安市| 光泽县| 开原市| 来安县| 循化| 文成县| 故城县| 巨野县| 天台县| 北川| 乐业县| 昌都县| 肥城市| 龙州县| 沧源| 灵宝市| 江安县| 乃东县| 夏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