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威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立足文本,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合理引導情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很好的情感教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情感教育;意義;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新課程改革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力求改變傳統(tǒng)只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模式。結(jié)合新課改的三維教學目標我們可見:情感教育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xiàn)代教育背景下已經(jīng)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誠然,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下,學生的思想情感,直接關(guān)系著其未來的健康成長和發(fā)展。尤其是對于中學生而言,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未成型,還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因此,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很好的情感教育,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情感空間,為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奠定基礎。語文作文一門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學科,承載著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主要責任。本文結(jié)合新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闡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滲透的意義以及對策。
一、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意義
語文學科作為一門兼具“工具性”“人文性”的學科,承載著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主要責任。而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具有很多積極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當前,我國已經(jīng)全面進入了信息化和網(wǎng)絡化的社會。都說網(wǎng)絡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人們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在不同程度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就當前的青少年而言,網(wǎng)絡能夠給他們提供很多現(xiàn)代化的便利信息,同時,各種網(wǎng)絡暴力,也成為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絆腳石。因此,在網(wǎng)絡時代,青少年的成長極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這就要求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當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避免他們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而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教師通過情感的方式,讓學生受到感染、熏陶,如感恩教育、愉快教育等,對于中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感而言,都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有利于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改革
教學改革,是時下比較熱門的話題之一。誠然,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已經(jīng)和時代的發(fā)展格格不入。因此,教育領域的改革勢在必行。就初中語文的教學而言,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只強化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功能,而忽視了語文具有極強的“人文性”。因此,在現(xiàn)代教育背景之下,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人文教育功能,讓語文學科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思想道德情感的指明燈,是時下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而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一方面可以發(fā)揮語文學科“人文”教育的功能,另一方面,情感教育的滲透也是和新課程改革中“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目標相吻合的。由此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積極的情感教育,有利于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革。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的對策
結(jié)合以上分析可見: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對于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促進初中語文教學改革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結(jié)合教學的實際情況,結(jié)合新課程改革的三維教學目標,滲透積極的情感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激發(fā)興趣
不斷激發(fā)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興趣,是初中語文情感教育的關(guān)鍵所在。一般而言,興趣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最大動力。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是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體會文本的情感,能夠通過學習、欣賞和運用教材,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而在語文教學中,要想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起:首先,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動態(tài)生;其次,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guān)懷,通過這種人文關(guān)懷,構(gòu)建和諧、愉悅的教學氛圍,而這種愉快教育方式,也是滲透情感教育的關(guān)鍵。
(二)立足文本,合理引導情感
既然說語文學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功能,那么,在語文教材的中,就有很多蘊含豐富情感的文本。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善于挖掘文本素材中所蘊含的情感教育因素,合理引導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品味人生,促進學生良好道德素質(zhì)的實現(xiàn)。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沒有情感就沒有教育。而教育的過程中如何把握情感,又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首先,教師的情感教育,應當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立足父愛、母愛等素材,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何謂父愛如山、何謂母愛無疆,而這些感恩教育,對于培養(yǎng)學生好的 思想道德情感,促進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其次,教師在教學中,還應當深入挖掘語文學科中蘊含的情感教育的內(nèi)容,讓學生能夠站在作者的角度體會生活,體會作者寫作時的思想情感,達到良好的情感教育效果。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fā)情感
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好的學習氛圍,是愉快教育的基礎。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營造積極愉快的教學氛圍,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積極努力地學習,以達到激發(fā)學生情感,促進良好教學效果實現(xiàn)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不僅有利于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可以有效地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改革。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應當立足文本,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合理引導情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很好的情感教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