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珍
【摘要】有人說,豐富的課外閱讀能夠讓學生增長見識,開闊眼界,是開啟孩子快樂寫作的大門,鑒于此,作為小學語文老師,如何引導學生愛上課外閱讀,樂于課外閱讀,從而走好今后閱讀人生的第一步,就成了我們必須思考的課題。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興趣;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多年來,在鼓勵引導學生課外閱讀方面邊摸索,邊總結(jié),現(xiàn)簡單談?wù)勛约旱膰L試和感受,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之功效吧!
一、多種形式創(chuàng)造氛圍,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對許多學生來說,學會閱讀是一個緩慢、困難的過程。作為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產(chǎn)生閱讀興趣,從而使課外閱讀變成學生自覺自愿的行為,本人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可以從講故事入手,比如每天定時定量給學生講一些童話、寓言故事,偉人、名人讀書成才的故事等,當學生對所聽的故事產(chǎn)生了興趣,便可讓他們看一些適合閱讀的兒童讀物。在學生的閱讀興趣漸濃之時,老師便可以隨機挑選一些經(jīng)典的讀物讓學生進一步閱讀,從而達到興趣起時閱讀濃的效果。(2)通過組織學生參觀新華書店、圖書館讓學生感受書海之浩瀚、讀書之樂趣,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書的渴望,對知識的崇拜,潛移默化下形成與書交友的意識,讓學生的閱讀習慣漸漸養(yǎng)成。(3)可以通過評比激勵的方式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比如在班級定期開展“演講比賽”“讀書交流”“故事會”等形式,讓學生將其閱讀的課外書籍所了解的驚險有趣的故事、名勝古跡、名人傳奇等講給大家聽,或者以讀后感的方式用文字分享給大家,并適時對活動進行評比總結(jié),激勵閱讀的先進者,帶動閱讀的后進生。
二、老師以身示范做閱讀的先行者
小學生善于模仿,尤其是自己老師的所作所為,常常是他們模仿的方式。所以教師的讀書風氣自然也能影響和帶動學生。
為了帶動我的學生們也能主動讀書,愛上讀書,我將全國優(yōu)秀教師潘文彬校長的經(jīng)驗信手拈來,為我所用。我開始試著在課間把準備推薦給孩子們看的書《昆蟲記》先自己閱讀,熱鬧的課間,我坐在教室一隅,靜靜地翻看著,不時引來一個個“好事者”,我卻故作認真地說,老師在看書呢,請你們不要打擾老師好嗎?小“好事者”們一個個知趣“離開”的同時,我卻發(fā)現(xiàn)他們在極力捕捉我閱讀書的書名了。再次離開教室時我又故作無意間揚起手中的書,讓更多的學生看見我看的書是——《昆蟲記》。
又一次走進教室,我看到了讓我驚喜的一幕——發(fā)現(xiàn)班上主動看《昆蟲記》的孩子竟然達到百分之八十多!簡直超過了我的預(yù)想?。∧且豢?,我深深體味了身教大于言教的意義!以后,每打算給孩子們推薦一本新書,我都不再在班上或者班級群里和家長們苦口婆心地說教,而是自己率先閱讀起來,讓我的“小粉絲”們自己再去帶動班上一部分同學,久而久之,主動閱讀在我的班集體里形成了濃厚的氛圍。
三、做好孩子課外閱讀的好參謀
(一)為孩子實時推薦合適的讀物
都說開卷有益,但對于學生來說,開卷有益須選擇。教師應(yīng)為學生選擇那些內(nèi)容健康、積極向上、適合小學生年齡特征和知識水平的讀物,例如優(yōu)秀的兒童讀物、名著、文學經(jīng)典等,還可以根據(jù)文本,指導讀同類型的書籍,如在學習完某篇課文后,可以向?qū)W生推薦同類文體的文章,達到課內(nèi)學習,課外受益的效果。如學習了《大禹治水》后,可以介紹神話故事集;學習了《丑小鴨》可以介紹安徒生童話故事讓學生讀。老師要明白,只有《天方夜譚》才是他們一千零一夜的美夢,只有葉圣陶的《稻草人》才是他們最親密的朋友。
當然還可以在教學完某位作者的文章后,介紹作者的系列作品給學生閱讀。這樣更容易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如學習了李白的《靜夜思》可以推薦李白另外的優(yōu)秀詩篇給孩子閱讀,如《贈汪倫》《將進酒》等。學過《詹天佑》以后推薦學生閱讀一些我國優(yōu)秀愛國人士的感人事跡等。另一方面與影視作品同步閱讀或比較閱讀。利用影視作品營造閱讀氛圍,目前已有很多的名著被搬上了銀幕,如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等,孩子們都會較為感興趣,從興趣引導同步閱讀或比較閱讀,效果會更好。
(二)指導孩子“不動筆墨不讀書”
讀一本好書時,首先要指導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對覺得有價值的好詞好句進行摘抄積累,如果有可能還可以讓學生把大腦中閃現(xiàn)的靈感火花隨時記錄下來,鼓勵孩子寫下讀書筆記,記下讀書心得,不論是只言片語還是大段精彩章節(jié)和佳句的摘抄或者體會都是好的,提倡學生背誦名篇名句;其次是培養(yǎng)學生們吸收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孩子讀了書,要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復(fù)述原文或者講給同學聽,把書讀活。
(三)指導精讀與略讀相結(jié)合
很多時候為了擴大閱讀量,但又受時間的限制,所以這時候采用精讀略讀相結(jié)合不失為一種好方法。精讀,顧名思義是對某段文字進行逐字逐句的細讀,品味;所謂略讀,絕非是走馬觀花地閱讀,而是要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掃視,遇到某些難以理解的地方,在不影響對文本大致內(nèi)容了解的情況下可采取跳過去的方式繼續(xù)進行閱讀。用盡量少的時間獲取盡量多的信息。
總而言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作為語文教師,應(yīng)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主動幫助他們選擇課外讀物,并圍繞課外閱讀,經(jīng)常性地組織各種形式的閱讀交流,從而使處在記憶黃金時期和人格形成時期的孩子們,受到優(yōu)秀書籍的浸潤,享受崇高精神的滋養(yǎng),不斷充實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氣質(zhì)涵養(yǎng),成為未來社會更優(yōu)秀,更卓越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矯立紅.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J].課程教育研究,2017(21).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