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要】當前,在聲樂演唱過程中利用西方美聲唱法的形式來演繹中國傳統(tǒng)歌曲,受到了人們的追捧。本文便分別從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起源與特點出發(fā),分析了兩者的異同,并對兩種唱法的融合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聲樂演唱;美聲唱法;民族唱法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一、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特點
美聲唱法與其他的唱法相比,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要求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要讓所發(fā)出的聲音盡量圓潤而且洪亮,同時還應當有穩(wěn)定的持續(xù)音以及規(guī)律逐漸增強或者減弱的裝飾音等。對演唱者提出這些要求的最終目的就是希望能讓演唱出來的旋律更加華麗、靈活,更加富有光彩,聲音更加具有穿透力。
美聲唱法是一種相對來說比較規(guī)范的唱法,在演唱的過程中,演唱者只要能做到以下幾點就能夠很好的將歌曲表現(xiàn)出來:“通”,指的就是要盡量保持聲音的通暢,在這種情況下能夠給聽眾一種心情舒暢的感覺;實”,指的是聲音要能夠給人一種結(jié)實的感覺,要憑借著自身的經(jīng)驗對聲音的音量以及力度進行良好的掌握;“亮”,是指要讓發(fā)出來的聲音盡量的明亮,讓人們聽到歌曲的時候就能感覺到光輝燦爛;“純”,指的是要讓發(fā)出來的聲音盡量較為純潔,給人一種透明、清晰的感覺;“松”,指的是聲音的松弛,人們聽歌曲的最為重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聽到讓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因此,如果能讓聲音松弛下來的話,就能給人一種十分美妙的感覺;“活”,指的是要盡量讓聲音較為柔和,要盡量做到陽柔結(jié)合,只有這樣演唱出來的歌曲才會顯得不是十分單調(diào)。
而我國傳統(tǒng)的民歌在演唱的過程中往往只是簡單的通過幾句歌詞就將刻畫的時間和人物表達得十分清楚,在演唱的過程中要求演唱者所發(fā)出的聲音要較為清新、亮麗以及自然,對于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曲目,還應當加入一定的地方特色。
從民歌的形成過程中來看,絕大多數(shù)都是形成于民間,很多歌曲在演唱過程中的手法普遍都是來源于地方小調(diào)以及山歌,因此,難免會具有一定的文化源流的風格特征以及韻味。同時,在民歌形成的過程中還適當借鑒了一些中國戲曲以及曲藝之中的元素。
民族唱法最為顯著的一個特點就是在演唱過程中要求演唱人員的神情以及動作應當符合曲目的藝術特征。同時,民族歌曲還有著十分鮮明的時代特征,其所要抒發(fā)出來的情感一般都有著一定的歷史背景。
二、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異同
首先,二者發(fā)聲部位以及聲音色彩有明顯的異同。美聲唱法的聲音無論是在哪個聲部,與民族唱法比較而言都要暗一些。同時,美聲唱法從聲音的發(fā)出來看是真聲和假聲都用。根據(jù)歌曲的不同真假聲所占的比例也存在著一定的不同,演唱者要對這種演唱方式進行充分的掌握,只有這樣才能讓聲音聽上去較為連貫。而民族唱法在表演過程中則多數(shù)時候使用的都是真聲,因此,民族唱法聽上去要比美聲唱法更佳清脆和明亮。
其次,從語言特點以及咬字方法上來看,美聲唱法的形成基礎是意大利語,這種語言的發(fā)聲較為簡捷,尤其是在音節(jié)的組成上來看,并不像漢語那樣較為煩瑣。而在民族唱法當中則更加強調(diào)演唱者咬字,強調(diào)嘴皮子勁噴口,對字正腔圓的要求也比較高,因此,從這個方面來看,美聲唱法在表演的過程中難度要小于民族唱法。
三、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的融合
通過以上對兩者異同點的比較分析,我們就能清楚地發(fā)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民族音樂在演唱過程中完全能夠借鑒西方美聲唱法的發(fā)聲原理等。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對兩者進行融合的過程中要十分注意凸顯民族歌曲的優(yōu)勢,要找準民族歌曲的風格,而且還要注意保留民族歌曲當中聲調(diào)、語調(diào)等地方語言特色,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我們的目的,做到彼此互補,為聽眾呈現(xiàn)出更多膾炙人口的民族歌曲。
最近幾年,很多勇于創(chuàng)新的民族歌手都開始逐漸嘗試著將美聲唱法與民族唱法有效結(jié)合起來去演繹一些民族歌曲,也相繼出現(xiàn)了很多優(yōu)秀的歌手,如閻維文、王宏偉以及金婷婷等。通過對他們所演唱的歌曲進行分析我們就能清楚地發(fā)現(xiàn),他們所演唱出來的聲音很多都是洋為中用的典范,形成了獨具一格屬于自己的演唱風格。而更令我們欣喜的別是,為了能夠有效地促進兩種演唱形式彼此之間的融合,很多作詞作曲的藝術家也都針對性地創(chuàng)造了很多類似這樣的歌曲。
但也有一部分研究學者對兩種歌唱形式的融合表示出了擔心,他們普遍認為,雖然最近幾年各個國家彼此的往來越來越頻繁,但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相比仍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如果不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就將兩者融合在一起的話,有可能會阻礙民族音樂今后的發(fā)展。筆者認為這種擔心不是沒有根據(jù)的,但我們更應當看到的一個問題就是,歌唱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將作品中的情感更好地表達出來,因此,無論是使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演唱,只有能夠?qū)⒏枨奶攸c展現(xiàn)出來的話,我們就應當說其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法。
參考文獻
[1]藺麗君.民族唱法國際化美聲唱法中國化[J].當代音樂,2016(03):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