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瑪格麗特·德拉布爾是英國小說家、自傳家、批評家以及20世紀英國影響力最大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代表作品之一《金色的耶路撒冷》一經出版就受到眾多讀者的追捧。究其原因,不可避免的一個因素便是她筆下的女性形象獨具魅力,具有新時代背景下新女性的氣質。因此,本文試圖從女性主義視角下解析小說女主人公的新女性形象,從而把她勇敢、獨立、追求自由的氣質展現在讀者面前。
關鍵詞:新女性 勇敢 挑戰(zhàn)權威
一、引言
德拉布爾是英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杰出的作家。如同她的早期作品一樣,她的代表作《金色的耶路撒冷》同樣以女性角色為中心。小說講的是女主人公克拉拉試圖從她的家鄉(xiāng)小鎮(zhèn)諾瑟姆躋身于大城市倫敦的人生經歷,形象地反映了克拉拉以及英國青年一代的愛情觀和生活觀,表現了她們在實現自我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犧牲,以及對傳統(tǒng)的反叛和內心的苦悶與彷徨。這部作品因其獨具魅力的新女性形象而大受歡迎,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克拉拉非但沒有成為男性的附屬品,相反,她敢于挑戰(zhàn)權威,敢于冒險,敢于對男性說不,敢于與一切壓迫行為做斗爭。本文將從女性主義視角分析小說的新女性形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讀者理解德拉布爾的女性主義思想。
二、把握主動權,不再一味順從
在男女關系上,這部小說中的女性人物都不甘示弱,不再展現任何性格上的弱點。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女主人公克拉拉青年時代到成年時代的經歷中找到支撐。在小說中,女主人公克拉拉完全不像傳統(tǒng)女性那樣把男性當做權威和應該服從的對象,相反,她敢于努力爭取并且掌握著主動權,在處理戀愛關系上尤為如此,在她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新時代背景下獨立女性的氣質。比如在學生時代,她曾與一個意大利小伙子約會,在約會的過程中,她不讓自己處于被動地位。當他們一起看完電影后,小伙子想要克拉拉與他共度一晚,但這個時候,克拉拉表現出了堅決的否定態(tài)度,她覺得,“其實他就是沖她吼,她也不會在意的,因為他有權這么做,但她也有權離開”。在克拉拉心里,女性在兩性關系中有著同等的權利,并且絕不應該再落入男性的掌控之中。相反,她們應該勇敢地向對方展示自己的力量。
三、挑戰(zhàn)權威,追求獨立
小說中的主人公克拉拉天生不愿意屈服于世俗,正如波伏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提到,“獨立的女人有冒險的嗜好,有為了體驗而體驗的愛好,或者是不為私心的好奇心”??死侨绱艘粋€具有獨立意識的女性。因為在她看來,“他們越是不讓去,這就越具有吸引力”,她不知道“她能期望看到什么,但她只是想去看一看,因為那里是禁地”。而且,在她成功從“禁地”回來后,她“有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感”。在克拉拉身上,讀者看到了一個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挑戰(zhàn)權威的勇敢獨立的新女性形象。
另外,克拉拉與有婦之夫加布里埃爾秘密約會幾次之后,加布里埃爾打算帶她去巴黎來一個短暫旅行。然而,在一次聚會中,加布里埃爾沒有任何征兆和理由突然丟下克拉拉一個人離去。面對這種情況,一些讀者認為克拉拉會選擇屈服,可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克拉拉后面做的事情可以說是對加布里埃爾的一個絕地反擊。就在他們要回倫敦的那個早上,克拉拉決定不去叫醒他,因為她想讓他錯過航班,“她要像他動搖她的信心那樣動搖一下他的信心,她想她所需要的正是這一點”,她決定像他當時扔下她一樣,扔下他不管。
通過這些細節(jié)分析,讀者很容易就會發(fā)現,德拉布爾有意將小說中的女性角色設定成勇于挑戰(zhàn)、不甘示弱的人,因為在她看來,尤其是當男性無情無義在先時,女性也要不甘示弱勇敢地與其斗爭。她認為,女性應該和男性一樣享受同等的權利,而不應該被壓制、被欺壓或者任由其擺布。
四、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作者從女性主義視角解讀《金色的耶路撒冷》中女主人公的新女性形象,從而把她敢于挑戰(zhàn)權威、勇敢獨立、追求自由等新女性氣質帶到讀者面前,讓讀者領略德拉布爾筆下的女性角色的獨特魅力,也借此呼吁當代所有女性要敢于爭取自由和獨立,勇敢做自己,做一個新時代的新女性。
參考文獻:
[1]Drabble, Margaret.Jesusalem the Golden[M]. London:Weidonfeld and Nicolson,1967.
[2]Woolf, Virginia. A room of Ones Own[M].Penguin Books, 1945.
[3]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李強,譯.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
[4]瑪格麗特·德拉布爾.金色的耶路撒冷[M].呂俊,侯向群,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1.
[5]朱志榮.西方文論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基金項目:本文系“西安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科研基金‘重要項目”(項目編號:syjs201738)。
(作者簡介:丁小英,女,西安外國語大學2016級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