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學新生共情與人際交往能力的關系研究

      2018-05-17 06:33王曉欣袁桂平
      現代交際 2018年6期
      關鍵詞:人際交往能力大學新生共情

      王曉欣 袁桂平

      摘要:本研究通過對臨沂大學270名新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大學新生共情現狀處于中等水平,而人際交往能力整體水平則較低。觀點采擇維度與人際交往困擾各維度及總分均呈顯著負相關,想象、同情關心兩個維度與人際交往困擾各維度及總分大部分呈負相關,個人痛苦維度與人際交往困擾各維度及總分存在顯著正相關;對其進一步回歸分析發(fā)現,個人痛苦維度能夠顯著正向預測人際交往困擾總分,觀點采擇維度能夠顯著負向預測人際交往困擾總分。

      關鍵詞:大學新生 共情 人際交往能力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6-0015-02

      共情是個體對別人情緒狀態(tài)的情感反應,即能否感受到別人正在體驗的感受。根據以往研究發(fā)現,共情可以從情感取向和認知取向兩個方面進行解釋。情感共情是指對別人情緒的情感性反應,即有著和別人相似的情緒體驗。這種反應可以是指向別人的,稱為共情關注,也可以是指向自己的,稱為個人憂傷。認知共情是指理解他人情緒狀態(tài)產生的原因。[1]

      人際交往能力是指妥善處理組織內外關系的能力,包括與周圍環(huán)境建立廣泛聯系和對外界信息的吸收、轉化能力以及正確處理上下左右關系的能力。[2]大學新生正處于青春期向成年期過渡的開始階段,在這一關鍵時期,他們在心理上往往會出現不適應現象,可能會引發(fā)各種心理問題。改善大學生的人際關系已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

      多年來,廣大學者和高校教育工作者一直關注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問題,人際交往能力缺乏成為影響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原因之一。諸多文獻表明,大學新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情況不容樂觀,普遍存在一定的困擾。盧遠(2001)在研究中發(fā)現,大學新生認為“人際交往”是目前最困擾他們的問題,有相當大一部分新生目前最想改變的就是人際交往能力現狀。[3]而經研究發(fā)現,共情對人際交往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較高的共情能力有助于個體發(fā)展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其社會適應能力。因此,鑒于以上問題,本研究探討共情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之間的關系,希望結果能為促進高校學生工作以及解決大學新生人際交往能力問題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從臨沂大學隨機選取了270名大學新生作為研究對象,共收回問卷270份,其中有效問卷268份,包括男生50名,女生218名。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吳靜吉等人修訂的《人際反應指針(IRI-C)》對大學新生的共情能力進行測量。該問卷整合了共情的認知和情感兩方面的因素,采用5點計分方法,從多角度測量了共情的四個主要方面:“觀點采擇”“想象”“共情關心”“個人痛苦”。其中,觀點采擇測量個體自發(fā)地采納他人觀點的傾向,屬于認知成分;想象用來測量個體對虛構人物的感同身受的反應,屬于情感成分;共情關心測量個體對處于不幸中的人的同情和關注的反應傾向,是對他人取向的情感反應的測量;個人痛苦測量個體在看到他人遭到不幸時所產生的焦慮和不適,是對自我取向的情感反應的測量。[4]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有效測量出個體共情水平。

      對于大一新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測量,主要選用由鄭日昌(1999)編制的《人際關系綜合診斷量表》。該問卷是國內較早的測量大學生人際交往困擾情況的量表,也是當前應用范圍最廣的量表,共包括4個維度,分別是交談、交際與交友、待人接物和異性交往,共28個項目,每個項目有“是”或“否”兩種選擇,選“是”得1分,選“否”得0分。如果得分在0~8分之間,說明能很好地與人相處,交往能力良好;得分在9~14分之間,說明與人相處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擾,交往能力一般;得分在15~28分之間,則說明被試在與人相處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問題,交往能力嚴重欠缺。經檢驗:量表總分的克隆巴赫а系數為0.86,分半信度為0.78,說明量表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

      3.研究程序

      該項研究由項目組成員擔任主試,以團體施測的方式發(fā)放問卷270份,共收回270份,剔除無效問卷后,剩余有效問卷268份。將數據錄入SPSS22.0進行數據處理,根據數據處理的結果進行分析和討論。

      二、結果分析

      1.大學新生共情與人際交往能力現狀

      分析可知:大學新生總體共情現狀處于中等水平(M=61.910)。其中,同情關心維度的得分最高,而得分最低的則是個人痛苦維度。而人際交往能力整體水平較低(M=9.249)。其中,人際交往能力較高的新生共占46.6%,人際交往能力存在一定困擾的新生占39.6%,人際交往能力存在嚴重問題的新生占13.8%。

      2.大學新生共情各維度與人際交往困擾各維度及總分的相關分析

      通過對大學新生共情各維度與人際交往困擾各維度及總分進行積差相關分析,結果由表1可知:觀點采擇維度與人際交往困擾各維度及總分均呈顯著負相關;想象、同情關心兩個維度與人際交往困擾各維度及總分大部分呈負相關;個人痛苦維度與人際交往困擾各維度及總分存在正相關,且達到了顯著水平。由結果可表明,觀點采擇、想象、同情關心三個維度得分越高,其人際交往困擾得分越低,即人際交往能力越高;而個人痛苦維度得分越高,其人際交往困擾得分越高,即人際交往能力越低。

      3.大學新生共情各維度對人際交往能力的回歸分析

      為了探討大學新生共情各維度對人際交往能力的預測作用,以共情各維度為自變量,以人際交往困擾總分為因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由表2可知,在人際交往困擾總分上,個人痛苦和觀點采擇兩個維度進入了回歸方程,能夠解釋人際交往困擾總分26.3%的變異。其中,個人痛苦維度能夠顯著正向預測人際交往困擾總分,其預測水平為0.447;觀點采擇維度能夠顯著負向預測人際交往困擾總分,其預測水平分別為-0.206。即:個人痛苦維度得分越高,其人際交往困擾越多,即人際交往能力越低;觀點采擇維度得分越高,其人際交往困擾得分越低,即人際交往能力越高。

      三、討論

      1.大學新生共情與人際交往能力的現狀分析

      通過統計發(fā)現,大學新生的共情能力處于中等水平。這是因為新生剛剛進入學校,在新的環(huán)境中人際敏感度較高,能更準確地感知周圍環(huán)境、覺察他人、體諒他人,表現出較強的共情能力。事實上,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關注的是,以后的大學生活并未使新生的共情能力提高,反而下降了。因此,提高學生的共情能力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大學新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整體水平較低。其中,39.6%的新生存在一定的人際交往困擾,13.8%的新生存在嚴重的人際交往困擾。這是因為目前的大學新生大多是獨生子女,自小受到很多關注、照顧和呵護,又由于應試教育缺少對他們人格、情感的培養(yǎng),不少大學新生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加上剛剛進入大學,缺少相互了解和磨合,這些導致他們不能很好地與人溝通,出現人際交往困擾。

      2.大學新生共情與人際交往能力的關系分析

      從大學新生共情與人際交往能力的關系來看,觀點采擇維度與人際交往困擾各維度及總分均呈顯著負相關;想象、同情關心兩個維度與人際交往困擾各維度及總分大部分呈負相關;個人痛苦維度與人際交往困擾各維度及總分存在正相關,且達到了顯著水平。觀點采擇與人際交往困擾各維度及總分呈負相關,且達到了顯著水平。這說明個體越能自發(fā)采納他人的觀點,人際交往困擾越少,人際交往能力越好;個人痛苦維度與人際交往困擾各維度及總分存在顯著正相關,說明個體看到別人遭到不幸時所產生的焦慮感和不適感越強,其自身產生的困擾越多,越能影響其人際交往,造成人際交往能力降低。這是由于個人痛苦維度主要指向自我,自我無法排解這種情緒,則會影響到其人際交往能力。

      對二者之間進一步的回歸分析表明,共情維度中的個人痛苦能夠顯著正向預測人際交往困擾總分,而觀點采擇維度則顯著負向預測人際交往困擾總分,即:個人痛苦維度得分越高,其人際交往困擾總分越高,即人際交往能力越低;而觀點采擇得分越高,人際交往困擾總分就越低,即人際交往能力越高。這可能是由于:個體悲傷感較強,對他人的情緒也非常敏感,且自己的情緒容易受到別人情緒的感染,難以分離自己和別人的情緒,常常使自己處于消極的情緒中,由于難以排解自己的消極情緒,進而影響其人際交往能力;而觀點采擇能力強的個體,在與別人交往中通常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和立場去思考問題,能夠考慮到對方的想法和需要,在人際交往中通常能使其交往對象感到更多的理解和安慰,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進而能夠獲得良好的人際關系。

      該結果告訴我們,自發(fā)采納他人觀點、對虛構人物的感同身受以及對不幸中的人的同情和關注有助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但同時要關注自身的情感體驗,避免看到他人遭到不幸時的負面情緒影響自己,進而影響健康人際關系的建立。

      參考文獻

      [1]陳武英,盧家楣,劉連啟,林文毅.共情的性別差異[J].心理科學進展,2014,22(9):1423-1434.

      [2]甘露,張旭,羅德秀等.廣州市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現狀調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28(9):842-843.

      [3]盧遠.大學新生人際關系現狀分析及對策[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20(6):102-103

      [4]韓文超,葉明,冷玥.中國大陸版人際反應指針量表的修訂與檢驗[J].東南大學學報,2013(s1):47-52.

      [5]田健.班級心理委員共情與人際交往能力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6]張冬.共情團體訓練對改善大學生人際交往狀況的干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

      責任編輯:楊國棟

      猜你喜歡
      人際交往能力大學新生共情
      共情疲勞
      發(fā)現高潛人才:共情與謙卑
      心理與健康(2020年4期)2020-04-19
      不科學的安慰會傷人
      解析中學英語中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
      大學新生實驗室安全教育探究
      一例大學新生適應不良問題的案例報告
      大學新生英語語音問題及對策
      大學新生英語語音問題及對策
      當代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輔導方法
      南昌县| 呼图壁县| 奉化市| 绥芬河市| 桦南县| 新竹市| 马龙县| 阿瓦提县| 旬邑县| 玛曲县| 亚东县| 定陶县| 连江县| 大安市| 瑞金市| 芜湖县| 冀州市| 如东县| 曲麻莱县| 阳谷县| 安宁市| 榆社县| 南京市| 双峰县| 呼图壁县| 寿光市| 曲阳县| 开江县| 五华县| 平罗县| 平阳县| 高陵县| 高邮市| 孙吴县| 黔东| 五指山市| 大方县| 浙江省| 新和县| 双牌县| 万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