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駿
摘 要:因為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目前教師在與學生間的互動問題上,很難正確定位教師的角色,教師一直處于被動和消極狀態(tài)。為此,文章從教師互動的重要性、當前現(xiàn)狀及互動策略三方面來探討如何在教學中定位自己的角色,以達到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關鍵詞:互動重要性;現(xiàn)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5文獻標識碼:A收稿日期:2018-01-05
一、化學教學中師生互動的重要性
1.師生互動促進教師認識學生
現(xiàn)代的學生觀認為,學生作為獨立的發(fā)展個體,具備鮮明的個性,具備不同的發(fā)展水平,特別是中學生,對學習已經(jīng)產生了一種自己獨特的認知方式。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如何迅速認識學生的學習習慣,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和認知水平,是每位化學教師教學的首要任務,而認識學生的重要途徑正是來自于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互動。
2.師生互動促進化學有效教學
化學的教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貼近于生活。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觀眾,而在現(xiàn)代課堂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傳統(tǒng)課堂少了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而現(xiàn)代教學要趨向于為學生和新知識連接認識的橋梁。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是最好的方式,它能使學生完全參與進課堂中,并且從中獲得化學知識。當然,在這過程中,化學教師也能受益,不僅能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從師生互動中獲得新的教學想法。
二、當前化學課堂師生互動的現(xiàn)狀
雖然在近幾年新課標的指導下,化學教師的教學和評價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有了很多改變,但是在化學教學中師生的互動依然存在以下問題:①互動形式比較枯燥。化學課堂上許多互動依然是教師問與學生答,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比較少。②化學課堂缺乏情感和價值觀的互動。目前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誠懇的內心溝通比較少,即缺少人文情懷教育。③互動深度不夠。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經(jīng)常是一連串的提問,學生機械回答,看似師生進行了互動,實際只是 “物理變化”卻非“化學變化”,這樣的互動缺乏教師對學生深入啟發(fā),學生也缺乏了自己的獨立思考。
三、化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策略
1.在化學課堂教學中以情境促“動”
在化學教學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他們的情感會直接影響教學的效果和質量。教師進行情感培養(yǎng)的根本途徑是用教學的愛心與熱情感人,教師在教學中要把真摯的情感傳遞給學生,化學教師要善于用語言“煽情”。在教學上要用飽含情感與形象的語言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生動的課堂中學到化學知識。課堂教學語言中要富有對學生的鼓勵和贊揚,教師要適時給出肯定的評價。同時化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經(jīng)常引用實例,這樣學生能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基礎上,認識到化學知識在我們生活中的一些應用,從而激發(fā)學生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促進學生更有熱情地學習。
比如,教師在上第一堂初三化學課時,可以課前用毛筆蘸米湯在紙上寫一些字,曬干,讓紙上字跡“消失”, 然后課上進行解密。方法是向紙上噴碘酒,紙上會呈現(xiàn)藍色的字體,聯(lián)系了諜戰(zhàn)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密件”,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強烈興趣。
2.在學生課堂實驗中以問題促“動”
不同于教師演示實驗的是學生自己進行實驗不但能收獲化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還能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因為學生課堂實驗通常是實驗加討論的方法,相比于演示實驗,學生實驗更能調動學生眼、腦、手、口等感官的共同參與,培養(yǎng)學生尊重科學事實的態(tài)度。
例如,在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實驗開始前,通過問題:選擇什么藥品制備二氧化碳,又可以選擇什么收集方法?進行師生互動,并借此復習學過的知識。學生在探討中最終選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在收集完成后,教師隨后提出問題:哪種收集方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更純凈?應該選用什么方法驗證你的猜想?以問題幫助學生進一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在學生實驗中以問題促進師生互動。
化學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之間思維互相碰撞的過程,而師生互動可以使學生與教師充分融入化學課堂。只有在課堂上師生“動”起來,互相分享思想和體驗,交流情感和觀念,才能充分實現(xiàn)師生的共同發(fā)展,才能使學生在一節(jié)化學課中收獲最大。
參考文獻:
[1]諶志剛.教學中學生的能動性探微[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版),2009(15).
[2]陳 中,黃海云.高中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改進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3):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