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要:教師需要在立足課程改革的前提下實施英語教學作業(yè)改革,通過多樣化的作業(yè)布置方式,讓學生從傳統(tǒng)的抄寫和背誦作業(yè)模式中解放出來,能在表演、調查和聽的過程中,更好的完成作業(yè)。本文主要概述初中英語作業(yè)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的策略,旨在通過多樣設計調動學生的作業(yè)完成積極性,使學生有原來的被動完成,變成主動完成。
關鍵詞:初中英語;作業(yè)多樣化;設計與實施;策略
英語教學中作業(yè)是鞏固學生英語單詞、句型、語段、語法點的重要途徑之一。但由于傳統(tǒng)作業(yè)布置形式的單一,教學中引入多樣化的作業(yè)設計理念,通過靈活多樣的作業(yè)形式引入,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作業(yè)完成中,從而讓學生牢記語言知識點,在今后能更好的進行應用。
一、英語作業(yè)多樣化的問題提出
(一)傳統(tǒng)作業(yè)形式的弊端
初中英語傳統(tǒng)的作業(yè)形式是通過抄寫單詞、背誦單詞、對話課文做大量的練習。但是這種繁復的練習模式讓學生感覺到厭煩,甚至大量的作業(yè)完成內容,讓學生在機械抄寫的時候感覺到很大負擔,不但難以起到復習鞏固作用,甚至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獲得發(fā)展,所以教學活動中改變傳統(tǒng)作業(yè)形式就顯得很有必要。
(二)作業(yè)形式多樣化的必要性
傳統(tǒng)作業(yè)模式雖然試行很多年,在鞏固學生知識能力方面也做出過突出貢獻。學生在進行作業(yè)鞏固的時候能更好的牢記對應知識內容,但有時候學生在反復的抄寫和背誦中感覺到很無趣,部分學生已經將這種機械性的動作看成是負擔,僅是敷衍了事,學生抄寫完成后沒有對抄寫的內容進行記憶,導致抄寫的無效性。也有一部分學生在上課期間就已經初步的牢記和掌握的了一些單詞和短語,若教師課下要求學生進行抄寫就沒有必要了。所以多樣化教學模式的引入能讓學生從繁雜的環(huán)境中解放出來。如,教師能通過合作表演的方式,將課文內以表演呈現出來,學生要想完成表演就要背誦對應的短文,且要在背誦完成后靈活的應用出來;還有可以推行英語調查作業(yè),讓學生通過調查的方式深挖知識要點,實現自主學習。其實教師引入的這種作業(yè)形式開放性較強,沒有固定的束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狀況做好跟進,也能在適度調整中不斷地發(fā)展學生的能力,特別是在教學中關注聽、說、讀、寫、練的發(fā)展,使學生在趣味作業(yè)完成之際更好的進行英語知識學習,也能在探究性教學的引入中,讓學生靈活的使用到英語。
二、作業(yè)形式多樣化的實施
(一)合作表演性作業(yè)
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著極強的表現欲望,對于表演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所以教師能在課堂教學活動開設期間,通過表演的方式強化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課堂變得更加活躍。
如,教師為學生講授七年級下冊的Speak up這章節(jié)內容,教師先讓學生使用英語進行打電話的練習,同桌兩人為一組,每個小組自行設定對話內容,并編撰對話過程。有的同學突發(fā)奇想,在打電話的時候設置電話斷線的環(huán)節(jié),讓整個對話的生動性更佳。很多同學開始熱火朝天的討論來,教師先要制止住學生,讓學生認真聽課,將這項對話當成課后作業(yè)完成,學生在課程內容結束后,開始利用自習時間完成對話編撰,并與同桌進行核對。教師在第二天的課堂上,隨機選出五組同學,讓他們分別表演昨天編撰好的對話,但要求學生脫稿完成,學生經過精心編撰和背誦已經熟爛于心。
開始學生進行表演的時候有些生澀,有的學生說Hello,May I speak to our English teach的膽怯聲音,但教師不要進行干涉,要求學生大膽的表演完對話,且無論好壞教師都給予鼓勵。兩組表演完成后,后面學生借鑒前兩組的表演經驗,整體表演更為順暢,大家敢于說,更敢于表演,有的學生表演的動作很夸張,全班哄堂大笑,使課堂氛圍活躍開來。雖然課堂時間有限,教師沒有讓每個學生都進行了課堂對話表演,但全班同學在課下都進行了反復的訓練,并認真的背誦了對話內容,牢記了很多電話用語。
教師引入此類作業(yè)布置模式,不僅能讓學生掌握Speak up的電話用語知識點,更讓學生在關注語言實際應用的過程中,能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
(二)英語調查作業(yè)
新課程標準教學的時候要求學生在英語知識內容學習的時候語言交際能力和交往能力均要提升。教師引入英語調查作業(yè)的形式,主要是要將把學生從作業(yè)堆中解放出來,讓學生能從課本中來,更能到課本中去,在合理語言模式應用的過程中,讓學生的交際能力獲得顯著提升。
譬如,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講授Neighbour的Task前,教師先要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一個課外作業(yè)—以What are your neighbours為主題的調查內容。待調查內容完成后,教師需要帶領學生整理調查信息,進行關鍵詞和關鍵內容的綜合整理,要求學生自己結合調查報告寫一篇100個單詞左右的簡短作文,介紹一些你的鄰居,并通過一件小事情敘述你與鄰居相處的點點滴滴。很多學生在寫的時候感覺很困難,雖然簡單的調查報告比較好寫,但一篇作文就難了,教師先帶領學生理清思路,讓學生想清楚自己要敘述的故事,并將自己想要用到的單詞查閱清楚,每個單詞的用法和使用要點都要了解好。課堂上教師選取幾份不錯的作文進行文章賞讀,并將期間的好詞、好句提煉出來供大家分享,很多學生雖然也想到了,但不知道如何使用英語表達,導致表達的內容很生澀,而看到其他人生動的表達,學生瞬間豁然開朗。
教師在課程內容講授完成后,要求學生結合今天的賞讀,繼續(xù)細化自己的作文內容,下堂課再次提交上來。學生有了經驗后,開始不斷地“精雕”自己的論文,自家鄰居的優(yōu)點開始層出不窮的展現出來,學生使用kind,helpful,polite的褒義形容詞,甚至有的學生查閱字典使用上了generous、outgoing等詞匯。
教師開展這個調查性作業(yè),一方面想要發(fā)現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學會與人溝通,另外一方面也讓學生在生活中多收集素材,了解很多文章的題材都來源于生活。學生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學習了很多新的單詞和句型,也提升了自己的寫作能力。
(三)聽力作業(yè)布置
英語學習中“聽”占據很重要的地位,語言知識的輸出需要有輸入,輸入的過程中看是一方面,關鍵在于聽。而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不能在課堂上使用大塊的時間帶領學生聽,所以就要去學生在課下自己練習聽。教師為學生布置聽力作業(yè)的時候,有一項是聽力默寫,既在新學習完一篇課文后,教師要求學生回家完成聽力默寫,并要求家長協(xié)助監(jiān)督。聽力默寫,既學生通過聽的方式記錄文章內容,在不提前看文章的前提下,學生第一次能記錄下來的內容很少;然后學生再進行第二次的聽,但需要放緩播放節(jié)奏,可以在適當的位置暫停,讓學生記錄內容,學生經過第二次聽寫會記錄更多的內容,但仍然有一部分遺漏;第三次再次正常的播放速度聽,讓學生補充一些內容。最后完成后,學生要與原文對照,將遺漏的部分用紅筆填上,最后牢記遺漏內容,最后再進行一次聽的練習。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通過播放影音資料檢查學生默寫狀況了解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
教師要求學生在反復聽的過程中,對語句和句段形成有效記憶,在磨煉聽力的同時,語言感也會逐步增強。
三、結束語:
英語作業(yè)布置和實施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布置多樣化的作業(yè),使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時候不會感覺到枯燥。學生能在張揚個性,體現自我的過程中,更主動積極的完成作業(yè)。
參考文獻:
[1]謝瑞娟.初中英語教學多元化作業(yè)實施策略探討[J].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 2012(28):16-17.
[2]張新林.初中英語多元化作業(yè)設計與應用研究[J].西北師范大學, 2014(08):31-32.
[3]王秀芳. 初中英語作業(yè)多元化設計的運用與實踐[J].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7(07):41-42.
[4]雷燕華. 初中英語教學多元化作業(yè)策略的開展分析[J].新課程(下), 2011(11):32-33.
[5]俞曉麗. 淺談英語作業(yè)多樣化的設計策略[J].學苑教育, 2011(20):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