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軍紅
摘要:在小學教育的過程中開展德育教育策略,以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小學德育在新時代背景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可以很好的推動我國素質教學工作。下文就小學德育教育策略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新時代;小學德育;教學價值
隨著人們對小學生教育的不斷重視,為了更好的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教師需要充分的發(fā)揮出德育的價值,推動小學生教育質量的提高。
一、小學德育的教學價值
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的教育改革工作正如火如荼的進行,旨在全面提升教育的實力,實現人才強國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教育改革工作的目標主要是育人教學,確保人才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健全的體魄。
在小學教育的階段,就是育人教學的黃金時期。小學生在小學階段形成的品德、人格、素養(yǎng)、價值觀,將會影響學生今后的一生。為了確保小學生形成高尚的品德、 健全的人格、優(yōu)秀的素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在教學時教師需要充分的發(fā)揮出德育教學的價值。在德育教育引導的環(huán)境下,更好的熏陶感染學生,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1]。
二、小學德育教學的路徑分析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挖掘
在小學教育的過程中,為了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出德育教學的價值,教師應當充分的發(fā)掘社會主義核習價值觀的內涵與精神,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不斷培養(yǎng)學生愛國思想與正確的價值觀。
在學生愛國主義思想培養(yǎng)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德育引導的教學策略,挖掘小學生身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事件,以實例導向進行德育教學,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例如在小學音樂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快閃的視頻,引導學生歌唱經典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我愛你中國》《歌唱祖國》,在經典歌曲的合唱教學引導下,逐漸激發(fā)出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然后教師再通過解析歌曲,在歌曲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價值、編曲的分析下,引導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相關經典歌曲,激發(fā)出小學生的愛國情感。
在經典歌曲的德育引導下,不僅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并且學生的價值觀同樣得到了很好的引導,對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與德育教學的結合,可以為學生打開一扇新的學習窗戶,讓學生從不同的視角進行學習,在學習文化知識的過程中,形成高尚的品德與正確的核心價值觀[2]。
(二)中華傳統文化的德育滲透
在小學教學的時候,為了確保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充分的發(fā)揮出德育教學的優(yōu)勢,在小學德育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將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其中,通過經典國學知識的滲透引導,從而更好的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在中華傳統文化德育滲透教學的時候,需要充分的剖析學科的教學內容,找到傳統文化滲透的關鍵點,確保傳統文化德育滲透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在語文學科、數學學科、音樂學科、音樂學科、體育學科、道德與法治學科、科學學科、健康學科教學的時候,教師都可以進行很好的德育滲透,更好的提高學科的綜合教學質量,有效的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在中華傳統文化德育滲透教學的時候,教師需要把握滲透教學內容的貼切性與針對性。因為小學德育滲透教學的對象是小學生,小學生的心智、思維、想象力都存在一定的局限,若是滲透教學的內容,超出了小學生的理解認知范圍,就會給小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造成一定的阻礙,間接的影響到小學生身心健康的成長。
為了確保在小學教育過程中中華傳統文化德育滲透教學的整體效果,教師需要充分的研究分析教學的內容,根據教學的內容與德育引導的方向,篩選相應的傳統文化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并且小學生的綜合學習質量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提高[3]。
例如在引導學生尊師重道的時候,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通過小學生喜愛的事物進行合理的拓展,更好的開展德育滲透的教學策略。教師可以通過《西游記》中孫悟空的人物角色進行很好的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學習尊師重道,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質量。
教師可以給學生們講:在孫悟空與唐僧發(fā)生矛盾之后,孫悟空一氣之下就離開了唐僧。孫悟空到了龍王哪里歇腳,偶然間看到了一副畫,龍王就給孫悟空講了畫中的故事。張良為了向黃石公老人請教兵法,老人三次將鞋子丟失在橋上,張良三次拾起鞋子,畢恭畢敬的給黃石公,老人看到張良如此謙虛求學,就將兵法傳授給了張良,也就是圯橋三進履的故事。后來孫悟空頓悟后,就會尋找自己的師傅唐三藏。從這個傳統文化故事中,可以引導學生們形成虛心好學的品格,促進小學生完整人格的形成。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挖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開展德育教學引導。也可以進行傳統文化滲透的德育教學,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袁利平.新時代下小學德育教育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8:104.
[2]吳蘇舒.新時代下小學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才智,2018,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