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玲
基礎教育,一個普遍的困惑,就是小學、初中和高中的各個學段彼此獨立,都在自己的領域里“各自為戰(zhàn)”。我們期待能夠為學生小初高12年的語文學習,構建一個學段之間相互融通的、能夠促進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和諧系統(tǒng),但長期以來,這個愿望都難以實現(xiàn)。
揚州市首屆語文學科高端研修班,由小學、初中、高中三個學段的33名優(yōu)秀教師構成。不同學段的老師聚在一起,大家共同學習,相互交流,彼此間比較清晰地發(fā)現(xiàn)了對方的教學特點,也對自身所在學段的教學目標和任務有了更準確的定位。經過一段時間的切磋,高研班提出了“學段融通”的教學理念,并付諸教學實踐:2015年,組織了“學段融通·魯迅作品教學研討”活動(小學開設《少年閏土》研究課,初中開設《故鄉(xiāng)》研究課,高中開設魯迅作品群讀研究課);2016年,組織了“學段融通·杜甫詩歌教學研討”活動(小學開設《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研究課,初中開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研究課,高中開設《兵車行》研究課);2017年,組織了“學段融通·汪曾祺作品教學研討”活動(小學開設《端午的鴨蛋》研究課,初中開設《花園》研究課,高中開設《葡萄月令》研究課);今年5月下旬,在前三年研究的基礎上,組織了“學段融通·整本書閱讀教學研討”活動(小學開設《小鹿斑比》閱讀推薦引導研究課,初中開設《小王子》閱讀過程推進研究課,高中開設《野草》閱讀分享研究課)。按照南京大學文學院徐興無院長的觀點,前三次活動其實也是一種有意義的整本書閱讀教學實踐。
自2011年版課標倡導“整本書閱讀”以來,如何進行整本書閱讀教學,已經是語文界共同關注的話題。本次揚州市語文學科高端研修班進行的“整本書教學研討”活動,邀請學界專家進行高位引領,并再次打通學段,由小初高三個學段的學員聚焦整本書閱讀,進行不同課型的教學實踐。本次活動,我們旨在呼喚更多同仁關注“學段融通”對改變語文教學“少慢差費”現(xiàn)象,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特別是提高整本書閱讀教學效率的價值意義。學段融通,理清學生12年語文學習的軌跡,才能使整本書閱讀教學走向理性,走向深入,也才能真正打通學生12年語文學習的成長通道。高研班圍繞“學段融通·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研討,期待引發(fā)大家的理性思考和深入探索。
(作者單位:江蘇揚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