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光蘭
【摘 要】 在我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對于地理老師而言變得越發(fā)重要。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地圖教學是教師們常用到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師們通過開展地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效率,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學地圖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 高中地理;地圖教學;問題;解決方法
一、高中地理教學地圖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大綱中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脫離。在新課程改革中曾提出,目前,我們要重點關注學生學習內容與其實際生活的關聯(lián)度,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高中地理的教學模式也在同步得到優(yōu)化,并且在運用當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同時也存在著不少問題有待解決。比如教師對其教學的改革只是在教育方式層面,并沒有深入到教學內容的改革;在實際教學中學習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關聯(lián)度較低,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熱情,對知識的渴望沒有達到我們想要達到的高度和深度,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并沒有顯著地提升;教師對知識的硬性灌輸使得我們的教學改革變得越來越沉重,學生的壓力也變得越來越大,而學生們的學習方法也依舊沿襲了之前生硬的學習模式,所以學生的學習效率依舊得不到提高。比如我們在講述自然界的水循環(huán)時,會讓學生對于這一章的學習與相關地圖相連接,但它與生活的關聯(lián)度很低,所以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運用,因而學習的效果也不太理想。
2. 教學模式生硬單一。通過地圖教學,一方面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另一方面因為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比較依賴地圖,使得教師的關注點比較單一,教學模式會更加生硬。
二、對高中地理教學地圖分析教學中存在問題提出的建議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如下問題:首先,我們應該要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對地圖的理解能力。如果我們難以在教學中提供充分的地圖資料,比如在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等章節(jié)中,我們可以提供更多的地理現(xiàn)象方面的信息,而不是在脫離了地圖之后就難以使得學生更好的理解地理知識。其次,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最后,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親手去繪制地圖,一方面可以增強其對于整體地理知識的掌握,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其學習的熱情。
1. 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我們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一個相互學習的教學小組,通過小組會議,探討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相互溝通,相互交流,從而創(chuàng)新出一些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的教學模式,并且將這些教學模式分別應用到不同的學習章節(jié)中,從而推動地理教學質量的提高。
2. 知識系統(tǒng)體系的建構。在高中地理的知識架構中,知識點比較散亂且沒有很好的知識脈絡,學生們學起來會比較吃力,所以我們應該對有關知識點進行及時的梳理與總結,并且也應該鼓勵學生自己進行總結,從而來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目前,我們在高中地圖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說我們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并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學生很難融入課堂以及我們的教學方式比較模板化,缺乏創(chuàng)新。要想解決這些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對于地圖的掌握能力及其運用能力,與此同時學校也應該多開展一些培訓活動,以便促進教師的教學方式和思維的轉變,給課堂帶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薛大勇. 試論高中地理地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 黑河教育,2016(11).
[2] 趙有波. 高中地理地圖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