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教育模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和改革。德育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保證。在職業(yè)學校中,班主任在學生的學習及德育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德育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其中管和育是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部分,“管”是“育”的重要前提。在本質和方式上有一定的差別,但是兩者又是相互關聯、相互輔助的。職校班主任要結合職校教育的特點、職校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實際,在管理過程中,嚴寬結合,管育并重,進而更好的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提升。
關鍵詞:職校班主任;德育教育;管育并重;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國職業(yè)學校的德育工作有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并且職業(yè)學校在社會中的重要性也越來越明顯。我國建設職業(yè)學校的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yǎng)一批具有專業(yè)技術并且兼?zhèn)鋬?yōu)良品德的全面人才,所以在對學生進行知識及專業(yè)技能教育的同時,德育教育至關重要。職校班主任應該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模式,采用管育并重的模式,使德育教育能夠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作用。
一、職校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管和育的關系
在職校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管是對學生學習和日常生活中言行舉止的約束和規(guī)范。學生作為“管”的對象,在學校應該嚴格遵守學校相應的規(guī)章制度,聽從班主任的管教,保證班主任順利推行德育教育工作。但是管這一過程是有強制性的,容易使學生產生叛逆心理。而育則是在管的基礎上轉變學生的思想,使其能夠更好地遵守制度。
二、階段不同設不同德育工作目標
隨著與學生不斷相處、溝通,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有了一定的了解,班級的班風、學風也逐漸形成。職校班主任應該在不同時期制定不同的德育工作目標。一年級時期,一般是學生的適應過程,對學校、班級、同學的適應,還有對專業(yè)課程的適應。所以剛進校時期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點在幫學生度過適應期,進行班級建設的重要階段。,二年級時期是學生學習專業(yè)課程,掌握技能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重點抓班級班風、學風建設,讓學生對專業(yè)產生興趣,想學、要學,只有掌握了專業(yè)技能,才能為將來的就業(yè)打下基礎。三年級時期,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上相對輕松一些,因為學生幾乎已經“定型”。這時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畢業(yè)前的引導,調整好學生的就業(yè)心態(tài),引導其如何為人處事等等。
三、傳統(tǒng)的德育教育在職校應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從職校本身的生源與管理體制來看,職校招收的生源往往是一些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一方面,他們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有完全形成,對自己的自制能力較差,生活學習都比較松散,叛逆情緒較重;另一方面,他們情緒波動較大,對事物比較敏感,心理素質較差。對他們簡單的管理與約束學習和日常行為,只重視管教,沒有體現教育的目的,將管育并重實際應用成了重管輕育,不能達到正確引導學生,忽視了“育”的重要性,使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很難得到進一步提高。
其次,職校目前存在的這種重管輕育的德育教育狀況來說,也會對學校教育的發(fā)展以及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產生負面影響。把關注點放在對學生的管理上,過于注重管理就容易使管理過程變得更加機械化和形式化,從而忽略學生本人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在這種模式下,不具有實際效益。
四、管育并重在職校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實踐應用
1.職校班主任正確認識“管”,審慎把握管的度。
管束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作為管束對象的職校學生,已經進入了青春期,有自己的想法和會有一定的反叛心理,所以并不像低年級學生會嚴格遵守教師的管理和安排。因此在教學管理中,職校班主任如果采用強制性手段會使學生對班主任的德育教育產生抵觸心理,有些甚至和班主任對著干,不僅不能起到有效管理作用,反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反叛精神。班主任要明確“管”不是約束,而是要把握方向。應該要依據職校學生的特點,不能完全的加以嚴教,也不能完全的用情感去熏陶,在管理學生的基礎上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私人空間,尊重學生的個人隱私。
2.職校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發(fā)揮“育”的作用
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學生眼中的班主任就是“惡魔”的化身,他們往往都是非常嚴厲、不茍言笑的,這種思想導致了學生與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很難有平等的地位,也導致班主任與學生不能很好地溝通。所以,職校班主任應該與學生以朋友的方式進行交流溝通,縮小學生與班主任之間的距離,多進行心與心的交流。當學生出現一些不良行為或不良習慣的時候,班主任不要一味地批評指責,而要像朋友一樣與學生談話交流,善于運用情感感化學生,了解學生的內心所想,從而根據學生的想法對其正確引導,以理育人,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并從內心深處真正佩服班主任。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控能力,提高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還能使德育教育工作真正發(fā)揮作用。
3.職校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應“管”“育”結合,相互促進;
職校學生對學習要求不高,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又正處于青春期,心思非常細膩,班主任如果一味管教會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但是跟學生太過親近又會降低班主任的威嚴,不利于班主任工作的開展。所以,職校班主任,一方面對學生的管理一定要嚴肅認真,嚴格對待,另一方面,要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和培養(yǎng)有足夠的耐性,對缺勤、晚到、早退情況,要不定期的進行檢查,“管”到位,起到監(jiān)督的作用,促進學生時間觀念的形成,而在學生沒有吃過苦,在心理和身體的承受力較差,對網絡迷戀方面,職校班主任更多的扮演關愛和保護,利用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情感去指引和引導,利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去開導,消除他們的抵觸心理,充分顯現“育”的中心地位。
五、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我國中高職學校教學的重點不只是傳授學生專業(yè)技能,更要將學生培育成為全方位發(fā)展的人才,注重德育教育。管育并重是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德育模式,班主任應該重視,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高業(yè)大.論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J].電子制作,2014(24):149.
[2]邱月蓉.“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職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實踐應用[J].才智,2015(11).
[3]黃彥鈞.管育并重理念下的中職德育模式構建【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4)
作者簡介:張小梅,1975年3月1日,女,漢,浙江蘭溪,學歷:大專,職稱:中級,畢業(yè)院校:杭州電子工業(yè)學院,研究方向:財務會計,會計,現單位:浙江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