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摘要:閱讀教學不僅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促使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不斷提升。這既是目前素質教育背景下對學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廣大初中語文老師都在研究的課題。本文筆者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為例子,對其情境創(chuàng)設進行了合理的探討,旨在為廣大初中語文老師的教學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9-0060-01
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方法具有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進行學習體驗的特征,是常被應用到教學中的一種有效方式,且取得的教學效果也比較顯著。隨著現(xiàn)代教育的不斷發(fā)展,情境教學仍然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將其應用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能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豐富學生的情感,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及作者情感,獲得更大的學習感悟,為后續(xù)的順利學習奠定更為扎實的基礎。
1.設計導語情境,激發(fā)閱讀熱情
導語情境設計的精彩與否,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求知欲望。所以老師要針對實際的教學情況,設計有趣的導語情境,能使學生從上節(jié)課的學習很自然的過渡到新課的學習中,能給學生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感受美的同時獲得豐富的知識。同時,閱讀教學中設計導語情境,可以快速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去質疑與反思,激發(fā)與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集中精神去探索課文的奧妙所在,對于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也是十分顯著的。那就究竟該如何設計導語情境呢?首先,從課文的標題著手來設置疑問,使學生對整篇課文的中心主旨產生探究欲望。比如在學習《蘇州園林》課文時,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們說下自己都旅游過哪些景點,以討論與表達氛圍調動學生的熱情,之后老師總結下介紹景觀的具體步驟與技巧,最后讓學生對蘇州園林課文進行閱讀,看下作者是如何向我們介紹蘇州園林的各景點的。這樣恰如其分的導語情境,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與思考興趣。
2.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營造閱讀氛圍
音樂具有的積極作用是非常多的,如陶冶情操、舒緩身心、感染情緒等等,如果能將音樂情境運用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能使學生更快進入到閱讀狀態(tài)中,以音樂的渲染為課文的閱讀奠定合理的情感基調。閱讀教學能力強的老師,必然會合理的運用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來渲染閱讀氛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利用音樂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在閱讀前進行,也可以在閱讀時進行,比如在學習《故鄉(xiāng)》課文時,為了讓學生的思緒回到本課文的學習之中,可以播放一些讓人心中產生希望的歌曲,如"依然在路上"、"希望的田野上"等等,讓學生感受作者對新生活的向往之情。這樣播放與課文基調相符合的音樂之后,學生在閱讀文本時不用過多的言語,便能逐漸進入到佳境之中。再如在學習《我的母親》相關課文時,可以為學生播放"燭光里的媽媽"等與母親相關的歌曲。這樣具有較強感染力的音樂能促使學生快速進入到課文情境中,與作者進行心靈溝通與感應,這比以往老師反復講解的閱讀教學效果要好的多。
3.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思維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指師生對問題進行探討的過程。學生閱讀課文時不能夠漫無目的的進行,而是需要在有明確目標的引導下進行閱讀,所以需要老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問題情境,一來能借助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二來能夠使學生的閱讀有目的、有方向。唯有如此,學生的思維才能被有效調動,閱讀教學才能處于有深度、有層次與有效果的狀態(tài)中。比如在學習《范進中舉》課文時,可以設計思考性較強的問題情境,如果范進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他經過多年的努力考上大學的那一刻,他會發(fā)瘋嗎?讓學生進入到此問題情境中去閱讀課文,進行思維與對比,這樣學生能自主將范進中舉前后的社會環(huán)境人物表現(xiàn)進行對比,并將之與現(xiàn)代社會的情況相對比,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精神摧殘的這一主題,完成閱讀教學任務之時,真正對范中進舉課文進行透徹的理解,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
4.借助多媒體情境,提供多元化閱讀方法
初中語文閱讀過程中,學生想要快速讀懂全文,就需要給學生提供多元化的閱讀方法,而想要實現(xiàn)此目的,就不能單純的依靠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而是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來進行。簡言之就是借助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情境,將原本無聲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生動的閱讀畫面,這樣當學生的視覺及聽覺得到調動之后,加上多元化的閱讀方式,必然能有效提升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果。比如在學習《黃河頌》時,在閱讀之前,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組與黃河頌相關的圖景,讓學生感受黃河的川流不息及經久不衰,怎能不激起學生對于課文表達情感的探究之情;再如在學習《云南的歌會》課文時,可以先播放一組關于"歌會"的紀錄片,借助動態(tài)畫面、有聲語言及精彩的解說,讓學生對云南歌會所闡述的事情感興趣,從而對課文理解的更加透徹。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情境創(chuàng)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能使學生進行身臨其境的閱讀,從而能夠更好的和作者進行心靈相通的溝通與交流,在理解作者情感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獨特的感悟,從而收獲到更多的道理。最關鍵的一點是通過長期有效的情境創(chuàng)設閱讀教學之后,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為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茹紅忠.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品語言的策略[J].語文知識.2014(06)
[2]王大鴻.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