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均楊
摘 要: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尤其要強調對學生的體能訓練,因為體能訓練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職業(yè)能力,中職學生一般要進行比較高強度的職業(yè)運動,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對學生的體能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如果學生的體能不達標的話,就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職業(yè)能力,對學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日后的社會競爭能力的提升,就會產生巨大的消極影響,所以筆者認為,在中職階段的體育教學中,我們必須要強調對學生的體能訓練,利用體能訓練幫助學生塑造良好的身體素質,為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和全面成長和發(fā)展打下堅實有效的基礎,因此中職體育教學必須要針對學生體能的提升,進行仔細的思考,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探索,尋找答案。
關鍵詞:中職教育 體育教學 體能訓練 思考探索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b)-0092-02
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與個體需求,體育教學在中職教學階段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中,體能訓練是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體育教學中教師難以做好的一個難點項目。為此,教師要客觀分析當前實際存在的問題,找到問題的根源。再結合中職學生的學習與心理特點,找到有效的策略解決這些問題。隨后,深刻理解素質教育理念,根據體能訓練的目標與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訓練計劃,引導中職學生在體能訓練中取得更好的成果。本文主要從當前的實際教學情況出發(fā),從多方面論述中職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研究。
1 直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開展體能訓練,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讓學生除了具備良好的專業(yè)技能之外,能夠有一個強健的體魄來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的種種挑戰(zhàn)。具體來說,中職生相比其他階段的學生有著更大的學習壓力,不僅僅要考慮文化知識的學習,其專業(yè)技能也不能落下,同時還面臨著就業(yè)的壓力。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學生如果沒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又怎能支撐下來?為此,教師可以通過體能訓練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比如,在課堂上,教師除了傳授給學生一些運動技巧之外,能夠讓學生學會如何開展日常訓練。這些訓練方式比較簡單,學生可以在寢室或者操場完成,拋開了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訓練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訓練計劃,學生則按時按量地完成訓練,通過長期的堅持,則能夠顯著提升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體能訓練的技巧,并且科學落實有效的訓練計劃,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
2 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
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也是中職教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學生如果缺乏堅毅的品質,一旦遇到困難就退縮,那么他很難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為此,教師可以借助體能訓練的途徑,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讓學生擁有強大的心理素質。比如,在長跑訓練中,由于長距離的運動對學生的肺活量有較高的要求,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常常會感到不適,正是這樣的不適感,會想讓學生放棄訓練。這時,教師則要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讓學生堅持下來,克服不適,在長期的訓練中養(yǎng)成堅毅的品質。于是,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系統(tǒng)引入相關的素材,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仿佛自己就是代表國家參與比賽的運動員,身上肩負著祖國的榮譽,而一旦放棄則是損害了國家的榮譽。在這樣的信念的支持下,學生則能夠堅持下來,為了祖國的榮譽不斷拼搏和奮斗。只要學生堅持下來,就很容易克服不適感的頂點,一旦跨過這個頂點,便很容易地完成長跑訓練。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情境幫助下,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
3 開展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
在中職教學階段,品德教育也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這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過去的教學中,品德教育似乎成為了教師忽略的一個項目,而體能訓練也是教師開展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比如,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則可以借助體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速度和耐力訓練時,則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交叉分組,讓學生用學習小組的形式完成體能訓練。在這樣的訓練過程中,學生成為了訓練伙伴,達到互相學習、互相監(jiān)督的效果。在速度訓練時,教師可以用簡單的小游戲引導學生完成訓練,在游戲過程中需要小組間的成員有效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游戲,從而取得小組的榮譽。這樣就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并且鍛煉學生的團隊精神。而在耐力訓練中,有的學生由于耐力不夠堅持不下來,這時,團隊里的其他成員則會對他進行鼓勵,能夠感受到來自團隊的關愛,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精神。通過這樣的方式,將體能訓練開發(fā)成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徑,真正促進學生取得全面發(fā)展。
4 積極運用創(chuàng)新的訓練方式
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每每提到體能訓練,學生都表示相當抵觸,這是因為傳統(tǒng)的訓練方式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訓練壓力。為此,教師要積極運用創(chuàng)新的訓練方式,在達到同樣訓練效果的同時,減輕學生的訓練壓力。比如,在籃球、足球這類團體運動的教學中,教師不再用以往的訓練方式帶領學生參與體能訓練,而能夠用以賽代練的方式,直接引導學生參加比賽。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生分成各個學習小組,進行小組間的對抗賽,面臨著真實的進攻與防守,既能夠強化學生的運動技能的掌握,也引導學生在比賽中參與體能訓練,起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并且這樣的訓練方式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運動欲望,擺脫了以往訓練的困境。再比如,教師也可以用游戲的方式來作為體能訓練的項目。在鍛煉學生反應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一些簡單趣味的小游戲引導學生參與訓練。游戲更加具有趣味性,削弱了訓練帶來的枯燥性,從而調動學生的訓練欲望。通過創(chuàng)新的訓練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以取得更好的訓練成果。
5 進行體能訓練的定性與定量評價
對體能訓練成果進行評價,是保證體能訓練科學落實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此,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訓練成果進行定性與定量的評價。比如,針對學生的耐力和爆發(fā)力,則能夠短跑與長跑的方式檢測學生的訓練成果。教師通過訓練獲取相關的數據,直接對數據進行分析,能夠了解學生的耐力與爆發(fā)力訓練情況。從而以這些反饋信息為參考對象,對后期的訓練計劃進行針對性調整,以達到最佳的訓練效果。這樣定性的評價方式直接根據學生的訓練成果給出一個指標,更加清晰明了,具有參考價值。而針對定量評價,教師則可以用一分鐘完成仰臥起坐或引體向上的次數來評價學生的訓練成果,再根據這個數據與相對應的指標進行比較,了解學生的訓練效果,利用比較,完整地搜集到相關反饋信息。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的體能訓練進行定性與定量的評價,能夠保證體能訓練計劃的有效落實。
6 結語
總而言之,不管在任何一個階段,任何一個層次,體育教學都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使其擁抱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開展有效的體能訓練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基礎要求。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教師深刻理解中職體育教學中體能訓練的核心價值與基本目標,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訓練計劃,讓學生真正在體能訓練中提升身體素質與技能,取得全面進步。
參考文獻
[1] 鄧銘杰.探析新形勢下中職學校籃球教學的改革思路[J].當代體育科技,2013,22(16):59-60.
[2] 許榮毅.在中職體育選項課中有效提升學生體能的探究[J].科教文匯,2012(5):144.
[3] 張建偉.淺析中職體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0):245-246.
[4] 楊有實.淺談中級職業(yè)學校體育籃球教學的教學方法[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3,22(5):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