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垚
【摘要】德育工作是學校整體工作的主線,學校的一切活動都是以德育活動為主干線的。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學生時應采用”校育—師育—自育”的教育模式
【關鍵詞】校育 師育 自育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188-02
一、校育
學校是對學生教育的一個重要的陣地。學生在學校的一切學習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條件制約下進行的,從學校層面看,要有一個總體的規(guī)章制度去約束學生的行為習慣,作為一名小學生要遵守《小學生守則》、按照《小學生日常行為》的要求去做。學校的廳廊文化設計,內(nèi)容要豐富,蘊含著深刻教育意義,學校的學生在這樣一個人文的校園文化建設氛圍的熏陶下,在行為習慣上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學校要大力倡導打造“書香校園”,學校各班級倡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每學期放假前,學校要根據(jù)學生年級的不同、年齡的不同,向?qū)W生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有深刻教育意義的書目,學生與讀后寫出自己的感受。學校每一學期的開學典禮中,校長要對全體學生提出新學期的要求與希望,德育主任也要帶領全校學生重溫《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讓學生知道,沒有規(guī)矩,就不形成方圓,自己生活在學校這個大集體里面,就要遵守一定規(guī)章制度。
二、師育
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也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師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在教學工作中處處得到體現(xiàn)。教師在課堂上,注重德育目標的體現(xiàn),課堂上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課下,注重對學生思想品質(zhì)的教育,在活動中,注重對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養(yǎng)成。班主任班級管理中也處處體現(xiàn)著對學生德育教育。如:班級的班會,晨會,班級班報的制作、隊報的制作,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良好時機。教師在教育學生時,不能要求太高,起點太高,比如說要求我們小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我們的小學生連自己的家人都不知道該怎么愛,怎么會懂得愛祖國,愛人民的道理呢!還有一些榜樣人物,離我們學生很遠很遠的人物,我們學生所不了解不熟悉的人物,我們怎么去向他學習!因此,教育學生要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
1.教育的主體是學生,學校教育是外因、學生自律是內(nèi)因。無論是學校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老師對學生的教育,一切的德育教育的終結(jié)點都是使學生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要從依靠外界力量的約束,轉(zhuǎn)變成自我約束,學??v然擁有太多的制度去約束學生,最終還是要靠學生去自我約束,學校要讓學生真正做學校的主人,參與學校的活動,學生只有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學校的主人,感受到自己被尊重,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才能主動的去接受學校的教育,教師的教育,才能把他律轉(zhuǎn)變?yōu)樽月?,才能做到自我約束自己,才能形成自身的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2.班級工作形成了學生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工作模式。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沒有自我教育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卑嘀魅问前嗉壒芾淼闹黝}要負責人。從班集學生的學習、生活思想狀態(tài)等各方面班主任都要周到細致的考慮。多數(shù)的班主任時常感到班主任工作量大,辛苦程度高,現(xiàn)在的學生不好管理,班主任老師即使全天扎根在班級內(nèi),還是疲憊的應付學生不時發(fā)生這樣那樣的問題。靜下來,我們認真的思考一下,作為一名班主任,班級的管理者,在對班級學生的教育與管理中,自身是否存在著不足之處,在班級的管理中是否以班級學生為實際出發(fā),是否是教師把自我的想法強制的壓在學生的身上,強迫學生去遵守,在制定各種班規(guī)時,提出各項要求時,是否考慮了學生的自身想法和自我需求。我們的班主任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管理方式,改變教師高高在上的錯誤思想,班級的一切活動讓學生都參與進去,讓學生真正做班級的主人。班主任在制定班級的各項常規(guī)制度前,要考慮到學生的自身的年齡與年級的特點,考慮到學生的自身的需求,讓班級的學生參與到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中來,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的同時,有選擇性的聽取學生好的建議和意見,使學生感受到師生之間的平等,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感受到自己是班級的主人,這樣,班級制定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學生才能愿意去只有真正重視學生的感受,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在班級的重要性,班級教育才能達到它真正的教育的目的。.
三、自育
魏書生老師在班級管理中,提倡讓學生時時有事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是一種非智力因素.它是在真正被學生理解,真正被學生所接納,學生才能發(fā)自內(nèi)心的去按照它的要求去做.在班級中,學生可以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相互監(jiān)督、相互督促、相互進步。班級的事情無論大小,都需要我們班級的主人,也就是我們的學生來參與,讓每一名學生都感覺到我能行,班級需要我,我在班級里很重要,有一種強烈的主人翁意識,責任感增強了,這樣,我們的班主任老師也就可以“從繁忙的班級管理之中“解放”出來,班級內(nèi)也可以真正做到時時有事做,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一位教育家說過:“在孩子的心靈播種理想,就會收獲行為;播種行為,就會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就會收獲品德;播種品德,就會收獲命運。”我們教師在教育的過程的指導作用就是播種,學生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就是收獲。我們的研究過程和研究的方法就是我們播種的過程,我們學生在把良好的行為習慣轉(zhuǎn)變成自我的行為習慣后,他就真正成為學校的主人,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就能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就是我們收獲的季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