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嬌 曹文軍 王華光
摘 要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對于促進高校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有著重大意義。探索新時代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已然成為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的重要課題。本文從高校輔導員的工作實踐出發(fā),分析了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所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提出了一種“立體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以期能多角度、多方位地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助力高校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和諧開展。
關鍵詞 大學生 心理健康 立體式 教育體系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1.072
Construction of "Three - dimensional"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Counselors
DI Jiao, CAO Wenjun, WANG Huaguang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chool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Nanjing, Jiangsu 210037)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harmonious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ies. In this new era, the exploration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strengthe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ctual difficulty of current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was analyzed based on practical work of university counselor. One “stereo typ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system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also put forward, which would promote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directions and assist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work.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hree-dimensional; educational system
高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引導大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途徑。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tài),加強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是新時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向。近年來,社會生活環(huán)境發(fā)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大學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心理問題事件頻發(fā),這給新時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線人員,對學生的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在工作中要積極探索出適合高校實際發(fā)展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全的意志和人格,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內涵式開展。
1 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
我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起步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逐漸得到了普及和深入開展。近年來,眾多高校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探索與實踐,建立起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機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見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迫切解決。
1.1 工作隊伍結構需要優(yōu)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較于其他學生專項工作的專業(yè)性更強、技術性要求更高,工作人員必須通過專業(yè)培訓,熟練掌握心理學的豐富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才能有效開展工作。目前,黨團干部、輔導員成為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的骨干力量,專業(yè)人員的嚴重緊缺影響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持續(xù)開展。雖然輔導員作為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在策劃、組織、開展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方面具有一定的角色優(yōu)勢,但是,大部分輔導員并不具有心理學的專業(yè)背景,缺乏實踐技術與經驗,導致實際工作開展的效果有限。
1.2 工作體系內容需要完善
我國大部分高?,F(xiàn)已建立了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機構,為順利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基礎支持。但大部分高校缺乏較為科學完善的教育體系,這些基礎性的投入并沒有帶來實質性的推動效果。在課程體系設置上,除心理學專業(yè)外,心理健康課程大多為選修課,所占的比重低,缺少相關課程的銜接;在教育對象上,容易存在誤區(qū),過多的聚焦于有心理障礙的大學生,忽視了大部分學生的發(fā)展性咨詢需求;在教育內容上,側重理論知識,忽略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功能;在教育理念上,常出現(xiàn)德育化誤區(qū),容易將學生的心理問題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問題相混淆;在教育方式上,形式單一,缺乏創(chuàng)新,大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局限于自身,未能與其他教育環(huán)節(jié)相互整合,未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1.3 理論成果運用需要拓展
自我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開展三十多年以來,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在理論研究方面,目前多數(shù)高校的研究集中在心理咨詢技術、心理測量數(shù)據(jù)處理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等方面,缺乏架構性和全局性的研究成果。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進行了積極探索和研究,根據(jù)自身工作經驗構建了順應本校實際情況的教育體系,但這種基于個別高校實踐建立的體系,理論基礎薄弱,缺乏推廣應用價值。著力開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際問題的研究,把研究成果轉化為指導實踐的重要方針,是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2 “立體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
高校輔導員應充分發(fā)揮自身角色優(yōu)勢,結合工作實際,深入到學生中去,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在完善知識儲備、提升自身素質的同時,輔導員應注重整合資源、開拓渠道,建立起“理念融合、機制保障、模式創(chuàng)新、途徑拓展”的“立體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多層次、多方位地優(yōu)化在校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2.1 理念融合
《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200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fā)的第16號文件)中闡明:新形勢下,開展深入細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努力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輔導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應建立“三位一體”的教育理念,即將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工作有機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互相補充、互相滲透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滲透心理健康知識,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理論,實現(xiàn)二者的良性互動。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都可以依托具體的學生工作外化于形。通過心理社團開展多彩學生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傳播心理健康的理念,提高學生對自我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視程度。例如,以學?!靶睦斫】倒?jié)”為契機,開展學院“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動、心理沙龍、主題班會、心理團體輔導、心理劇大賽、手語操大賽、心理知識競賽、專題講座、心理影片賞析、課外實踐活動等?!叭灰惑w”的教育理念更符合學生全面成長的宗旨,更貼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際。
2.2 機制保障
建立長效工作機制是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長遠發(fā)展的重要舉措。經過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南京林業(yè)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從管理、運行、支持三個層面構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長效機制,從而保障了此項工作規(guī)范有序、高效穩(wěn)定的開展。
(1)管理機制:形成以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組為核心,逐層落實管理的系統(tǒng)。工作小組由主管校領導擔任組長,成員由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學生工作處、保衛(wèi)處、校醫(yī)院的負責人和各學院分管學生工作的領導組成。在工作小組的領導和協(xié)調下,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按照制定的規(guī)劃有序開展。(2)運行機制:形成以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為核心,以學院心理輔導員為中堅,以學生心理社團為載體,以班級心理委員為輔助,以宿舍心理信息員為支持的五級聯(lián)動體系,合理分工,助推各個層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高效開展。(3)支持機制:形成“自知自助-朋輩互助-家校聯(lián)動-醫(yī)校聯(lián)合”的支持系統(tǒng)。結合五級聯(lián)動運行體系特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分級培訓機制,定期組織相應專題培訓、講座、業(yè)務進修,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員的業(yè)務素質,推動隊伍建設職業(yè)化與專業(yè)化發(fā)展。
2.3 模式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是新形勢下高校開展學生工作的必然選擇。國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發(fā)展中逐漸優(yōu)化,由原思想政治模式、預防-輔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向 “五位一體”(課堂教學、教育活動、咨詢指導、危機干預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教育模式轉變。我們在實踐探索中發(fā)現(xiàn),豐富“五位一體”教育模式內涵有助于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首先,倡導心理健康專業(yè)教師和輔導員開展多元化課堂教學,將案例分析、情境教學和分組討論納入日常教學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進行多途徑學習。其次,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教育有機融合,設計并開設“大學生生涯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針對大學期間不同階段學生表現(xiàn)出來的群體問題給予專題指導,例如新生適應問題、情緒管理與調節(jié)、戀愛心理、人際交往﹑考研與就業(yè)心理調適﹑突發(fā)事件與危機干預等。最后,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專業(yè)課程講授中,結合實際案例分析專業(yè)背景下心理應對措施,促進學生體驗性學習。
2.4 途徑拓展
輔導員要建立網(wǎng)絡心理健康教育新陣地,構建“線上—線下”大學生心理互助體系。借助微信、微博、QQ網(wǎng)絡載體,幫助輔導員及時排解大學生成長中的困惑和煩惱,實現(xiàn)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與平等互助。例如,創(chuàng)建學校-學院微信公眾號,線上開展一些有意義的話題,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開發(fā)潛能;建立“心語茶社”、“解憂雜貨鋪”、“心林之聲”、“趣味心理”等專欄,宣傳心理健康知識、賞析心理美文、對學生提出的心理問題進行疏導,提升學生的心理調適能力,營造積極向上的“微文化”。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新時期高素質人才的必要標準。高校強化心理健康教育是順勢而為,時代所需。高校輔導員作為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堅力量,在努力提升自身專業(yè)素質的同時,要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健全人格;工作中應不斷探索有效途徑,構建“立體式”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切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持續(xù)性和內涵性。構建“立體式”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對于推進高等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系江蘇省高校品牌專業(yè)建設工程資助項目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PPZY2015A062)
參考文獻
[1] 楊素華.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構建[J].當代教育科學,2013(5):63-64.
[2] 龔燕,張明志,陳娟.我國現(xiàn)階段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路徑的選擇[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6(24):22-25.
[3] 孫一方,馬小惠,惠筱.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J].高教學刊,2016(4):184-185.
[4] 周健,楊曉東.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的建立[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7(1):39-43.
[5] 丁笑生,關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7(6):121-123.
[6] 何文婷.高校思想政治輔導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高教學刊,2017(6):159-160.
[7] 聶國東,梁媛,鞠茵妮.積極心理學視域下的工科大學生心理健康體系構建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12):129-131.
[8] 彭艷.網(wǎng)絡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與職業(yè),2016(1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