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探討高職生群體心理健康狀況與學業(yè)、社會支持的關系,本研究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對245名高職生進行測查。研究表明:高職生心理健康水平與其社會支持狀況顯著負相關;掛科情況男生顯著嚴重于女生;學業(yè)困難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顯著低于非學業(yè)困難學生。
關鍵詞:心理健康;高職生;社會支持;學業(yè)
一、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進入新常態(tài),出現的多元文化、貧富差異、信息爆炸等現象,給高職學生帶來了一定的沖擊,導致這一學生群體中,心理困擾、學業(yè)困難的學生數量增多。故本文通過對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社會支持與學業(yè)狀況之間相關性的調查研究,旨在了解該群體這些問題與困難之間有何種聯系,以期為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數據支持及解決策略。
二、 研究方法與對象
(一) 研究對象
以某高職學校掛科三門以上的學業(yè)困難學生為研究對象,并通過隨機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學生作為對照。共發(fā)放問卷245份。其中,男生133人,女生112人;一年級141人,二年級104人,掛科組33人,對照組212人。
(二) 研究工具
1. 高職生心理健康的評定 采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本量表總共90道題,包含9個因子,每個因子可以反映被試學生在近段時間內某一方面癥狀的痛苦程度。量表采用5級評分,每個因子得分高表示在這因子上的癥狀較重,得分低則表示在該因子上的癥狀較輕或無癥狀。
2. 社會支持狀況的評定 采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本量表共10道題,分為主觀支持、客觀支持和對支持的利用度3個緯度,得分越高反映被試學生在相應的維度上狀況越好。
(三) 施測過程
采用集體施測,以班級為單位在機房進行網上測試,由課題研究人員施測。在量表施測的同時獲得被試的一般人口統計學資料,如專業(yè)、性別、家庭經濟狀況、學業(yè)狀況等。
(四) 統計分析
全部數據通過SPSS 21.0處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等統計分析。
三、 研究結果
(一) 不同性別、年級高職生掛科、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差異
以性別作為分類變量,做獨立樣本T檢驗,考察不同性別學生的掛科情況是否有差異,結果表明掛科門數男生顯著高于女生。(t=3.539,p<0.01)
分別以被試學生的性別、年級為分類變量,做獨立樣本T檢驗,考察不同年級和性別在心理健康水平、社會支持狀況上的差異,結果表明,主觀社會支持維度上,大二高于大一,差異顯著(t=-2.918,p<0.01);在強迫這一維度上,女性高于男性,其差異顯著(t=-2.088,p<0.05)。其他變量在不同組別的各維度上差異均不顯著。
(二) 相關分析
1. 心理健康與學業(yè)的關系
將對照組與掛科三門以上的學生比較,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在SCL90的各個維度上,掛科組的得分都高于對照組的得分,其中軀體化、人際關系敏感、恐怖幾個維度的差異在0.01水平上顯著,抑郁、焦慮、精神病性幾個維度在0.05水平上顯著。表明高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學業(yè)的密切關系。
2. 心理健康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
為考察被試學生的心理健康與社會支持之間的關系,將社會支持量表的各維度與SCL-90的各維度進行相關分析,結果表明,除了軀體化和焦慮與社會支持各維度之間相關不顯著之外,其他各維度之間都有不同程度的顯著性負相關,表明了高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與他們的社會支持系統密切相關。
四、 討論
(一) 高職生學業(yè)狀況、社會支持的性別與年級差異
本研究表明,高職學生的學業(yè)情況中,男生的掛科數量顯著高于女生。從發(fā)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男性的心智發(fā)展晚于女性,這一定程度造成了在學業(yè)上的“陰盛陽衰”現象。梁耀明(2017)的研究表明,大學生學業(yè)表現初始狀態(tài)仍然是男生落后,二年級男女生差距消失并出現“逆轉”跡象,三、四年級男生學業(yè)表現得到改進并反超女生,差異顯著。因此,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有針對性地激發(fā)男生的覺醒意識、責任意識和自覺意識有助于提高男生的學業(yè)水平。從認知策略偏好的角度來講,女生更偏向于“聽”,而男生則更傾向于“看”。普遍的“我講你聽”的課堂教學模式更適合女生的天性,而與男生的天性相違。因此,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更多地考慮男生的認知優(yōu)勢,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從歸因方式來看,女生更顯著傾向于將成功事件歸因于能力和努力,這種內歸因的方式可以激發(fā)她們在下次學習中更加努力,對于她們再次取得成功是非常有幫助的。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訓練學生使用內歸因的方式,能更好地提高他們的學習動力。
大二學生的主觀社會支持得分顯著高于大一學生的主觀社會支持,這可能是因為經過一年的融入,逐漸熟悉身邊的環(huán)境,他們更能夠感受到來自環(huán)境的支持,能夠更好的利用身邊的資源。因此,對于剛入學的新生應給與更多的關心與指導。在SCL90的強迫維度方面,女學生顯著高于男學生,可能是因為高職女生思想更細膩、想得更多、在自我要求方面更嚴格。
(二) 心理健康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
心理健康狀況與社會支持之間的顯著負相關驗證了本研究的假設,即社會支持系統作為高職生的重要生活背景,對高職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社會支持水平越高,則個體的身心健康水平也越高,這一結果得到了許多研究的支持。宋緒林(2013)的研究表明,大學生生活事件和社會支持對其心理健康水平有直接的預測作用。李同歸(2008)的研究表明社會支持能夠有效緩解壓力對個體的危害,同時促使個體積極利用有效資源進行應對,因而能夠促進心理健康水平。
因此,在對高職生的教育中,應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幫助其建立良好的社會支持網絡,并提高他們對社會支持的主觀認知感受性,充分認識與利用自己的社會支持資源,在遇到困難時善于向他人求助,同時也要學會樂于助人。
(三) 心理健康與學業(yè)的關系
本研究的結果表明,掛科三門以上的學業(yè)問題學生,其心理健康水平顯著低于其他學生,各個維度的差異均顯著。史小力(2004)的研究表明,學業(yè)受挫會給大學生帶來種種不良心理反映、使大學生心理過敏、產生種種消極情緒,這種消極情緒影響大學生自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大學生的自我判斷和自我評價,從而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針對學業(yè)問題對于高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影響,首先,可以讓他們了解掌握適合的學習方法比掌握具體知識更重要,通過提高學習方法來加強學習能力。其次,應從內心深處關懷學業(yè)困難學生,他們不僅需要得到關心和幫助,更需要的是鼓勵和尊重。
另外,對于有心理困擾的學生,其社會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受損,從而影響他們的學業(yè)狀態(tài)。因此,學業(yè)困難可以作為心理幫扶的一個重要信號,對于這類學生,除了任課老師給予學業(yè)指導之外,輔導員、班主任應密切關注,多與他們交流、關心其心理狀況,對有需要的學生可以推薦他們做心理咨詢,若發(fā)現嚴重的心理問題則應及時進行危機干預。
參考文獻:
[1] 梁耀明,何勤英.大學生學業(yè)表現性別差異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7:6.
[2] 岳龍.男生性別弱勢:教育現代性的內在危機[J].教育發(fā)展研究,2010:15-16.
[3] 張曉宏.大學生學業(yè)成敗歸因特點及其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6,29(6).
[4] 宋緒林.大學生心理一致感、生活事件、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武漢:湖北大學,2013.
[5] 李同歸,李嘉,秦和平,等.大學生依戀類型對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22(10).
[6] 史小力,楊鑫輝.學業(yè)受挫大學生心理健康情況調查及大學生學業(yè)受挫成因與對策研究[J].心理科學,2004,27(4).
作者簡介:
金瓊,講師,湖北省武漢市,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