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立華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國庫財政收支所涉及的項目越來越多,國庫財政管理難度越來越大,所以極大地促進了財政國庫改革的進程。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國家資金的有效管理和提高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等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改革重點大都集中在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這一環(huán)節(jié)上,并且根據(jù)實際情況作出了相應的舉措。目前為止,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完善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進步,但是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問題。因此,本文將對當前國庫支付制度改革及實施情況進行深入的探究,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結合實際情況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提出完善建議與措施。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現(xiàn)存問題;建議與完善措施
國庫管理是對國家財政管理的一種重要工具。所謂的財政國庫管理,不僅是簡單意義上的資金收支,而是一系列管理職能的集中體現(xiàn),是從預算指標分配、資金撥付、清算使用、直至資金到達商品供應商和勞務提供者手中的全程監(jiān)督及管控管理。國庫管理制度是否科學完善將直接影響到國庫管理工作是否能夠有效開展,進而會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發(fā)展水平。因此,筆者將在已有研究文獻的基礎之上,對國庫集中制度改革相關方面的問題進行探究,并針對當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實質性的建議與改進措施,以期為國庫管理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一、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相關問題介紹
(一)現(xiàn)階段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內容及必要性分析
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施背景下,國家所有的預算資金,都是以國家單一賬戶體系為基礎來運行,以健全的財政支付信息系統(tǒng)和銀行間實時清算系統(tǒng)為依托。對于資金費用的支出,需要預算單位向國庫相關部門提出申請,經過審核后,才能將資金撥付出去。同時,國庫資金的支付方式不再是采用層層下?lián)芊绞綋艿筋A算單位的實體帳戶后支付,而是對相應的賬戶進行分撥,再將資金轉給相對應的商品及勞務供應者。采用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資金支付的多余環(huán)節(jié),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費,同時也提高了國庫資金收支管理效率,提高了國庫資金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實施資金集中制度,能夠確保財務資金到達相對應的最終賬戶中,資金的收支都有統(tǒng)一、明確的記錄,實現(xiàn)了國庫資金統(tǒng)一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資金流轉環(huán)節(jié)多、資金滯留、資金亂用等情況的出現(xiàn)。
(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特點分析
筆者結合已有的研究文獻,總結出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主要有以下幾種特點:一是對于賬號的設置,只能設置為單一的賬戶。良好的賬戶管理工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資金混亂,是確保國家財政收支管理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二是將原有的層層下?lián)艿闹Ц斗绞阶兏鼮樨斦苯又Ц都笆跈嘀Ц?。設有專門的財政部門對資金進行管理,對于不符合預算標準及使用用途的資金是不能夠予以支出的;加大了財政資金的監(jiān)督管理工作,提高了財政資金的安全性。三是資金的存放方式變更為統(tǒng)一存放,解決了政府資金多環(huán)節(jié)撥付和多戶頭存款的問題。
二、當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相應的政策不夠健全
在進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過程中,一些相關的會計審計制度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雖然相關部門對此已經制定出合理的管理監(jiān)督制度,并在不斷完善已有的法律法規(guī);但是在實際的改革工作過程中,還是出現(xiàn)了管理制度不能滿足改革需求的情況,甚至出現(xiàn)一些管理制度偏離了改革的根本目標。這些因素嚴重的阻礙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順利開展。從現(xiàn)階段情況來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施仍然以原有的政府規(guī)章制度進行管理,而這些規(guī)章制度缺乏相應的時效性,從而使得相應工作的開展滯后。
(二)對于該項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不夠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于2001年正式開始,到目前為止已經有十多年的改革歷史了。多數(shù)預算單位及工作人員已經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能夠比較清晰的認識到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與實施對于國家財政管理工作有效、順利開展的重要性。但是,也有一些部門單位在實際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存在誤解,認為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影響到了自己部門的利益,使本單位資金在使用上受到了限制,再加上新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施后,需要去適應新的財政收支程序,期間耗費了一定的人力等,因此產生了一些的抵觸情緒。事實上,此制度并未影響使用單位的財務自主權及資金使用權,只是改變了資金存放和使用方式,更加增強了安全及有效性。同時,也有一部分具體工作人員對此缺乏深刻的認識,尚未意識到該項制度對于國家財政的重要性,同時由于自身的實際業(yè)務操作能力和具體的信息處理能力等不能及時跟上改革的需要,使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具體實施遇到了一些問題,實施效果大打折扣。
(三)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相關的信息系統(tǒng)建設尚未完善
近些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部門及單位開始積極地應用電子信息技術到工作中。如果財政部門想將該制度的積極作用發(fā)揮到最大,就必須有效的應用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以科學、完善的電子信息系統(tǒng)作為支撐,從而提高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施效果。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信息化建設尚未徹底完善,許多地區(qū)特別是基層單位,還采用多半紙質少半電子信息化的程度操作,相關工作人員需逐筆打印、逐筆蓋章及審核,在財政與銀行間大量傳遞紙質單據(jù)憑證等,增加了人力的消耗,從而影響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效率。因此,財政部門應當不斷提高電子信息技術的基礎建設及運用能力,充分利用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將其進入到國庫管理工作中,進一步完善相應的信息系統(tǒng)。
(四)基層地區(qū)部門及單位的集中支付管理薄弱
國庫集中支付在縣級預算單位已基本覆蓋,但并不是所有預算單位的資金都納入統(tǒng)一核算范圍,鄉(xiāng)鎮(zhèn)一級的也還沒有納入集中支付。由于縣鄉(xiāng)級軟硬件各方面條件的限制,也無法全面推行公務卡支付,無法完全控制現(xiàn)金支付的盲區(qū),缺乏統(tǒng)一的監(jiān)管,容易造成一些收支上的遺漏和死角。
三、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建議與措施
針對以上提到的問題,筆者在已有研究文獻的基礎之上,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提出了一些實質性的建議與優(yōu)化措施,希望為后續(xù)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一)在工作上采取崗位責任制,提高全體人員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重視程度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在進行改革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該制度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還應當對相關管理工作的優(yōu)化給予一定的重視,如規(guī)范基本的管理制度、優(yōu)化人事崗位基本原則等,提高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管理力度,保證各項工作開展的公平、公開和公正性。采取崗位責任制,將每一項工作權利和責任具體落實到相應崗位、相關的工作人員,嚴格執(zhí)行預決算編制、用款申請、計劃下達、項目管理各個程序,實行錄入、審核等人的分別操作,減少日常操作中的差錯率,提高員工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除此之外,采用崗位責任制還能夠促使員工積極的開展學習,不斷提高相關的知識水平和專業(yè)技能,這樣可以更好的避免實際操作中出現(xiàn)偏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員工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另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相關的領導人也要組織員工積極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技能,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培訓和檢查,提高員工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實施的重視程度,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從而提高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施效果。
(二)加強國庫集中制度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建設
財政部想要進一步提高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應用效果,首先就應該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建設??茖W、完善的法律法規(guī)、制度體系是庫集中支付制度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和支持。在新的經濟環(huán)境下,政府相關部門也應當結合新形勢進一步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施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為該項制度的實施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使該項工作的開展能夠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三)加強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科學、完善的信息系統(tǒng)是提高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實施效率的有效途徑。改革后對財政銀行及預算單位一體化系統(tǒng)的網絡穩(wěn)定性、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可以借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并結合當前我國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現(xiàn)有的信息技術系統(tǒng)??梢耘c一些科技公司進行良好合作,為該項制度的實施建立特有的信息平臺,并且及時做好跟進服務,做好硬件方面的保障,從而提高國庫管理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更好的實施。
參考文獻:
[1]郭寧.論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完善[J].內蒙古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論文,2011(4).
[2]張繼珍.關于我國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考[J].遼寧財專學報,2001(4).
[3]郝紅林.當前國庫集中支付業(yè)務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xiàn)代經濟信息,金融發(fā)展研究,2012(8).
(作者單位:遼寧省桓仁桓仁滿族自治縣國庫收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