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詩

      • 沈葦《論詩》:觸機成趣,妙緒紛披
        獎等。操持“以詩論詩”這一獨特文體的作者,必須是詩人,而且必須是優(yōu)秀的詩人。這一判斷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無論是從邏輯還是從文學史上,都可以得到充分印證。這與沒有寫過詩的人可以評詩論詩不可同日而語。詩擅抒情,說理非其長項,而論詩則貴在或歸結(jié)在“論”出某種理論、道出某些見解,而且不可以概念、范疇、邏輯、推演的方式行文,必須滿足詩的質(zhì)的要求,必須是一首詩而不是分行散文——條件苛刻,所以說非詩人不可為。詩人沈葦吟哦多年,著作豐贍,甘苦自知,對詩的心得了悟是建立在經(jīng)驗

        作文新天地 2023年31期2023-12-06

      • “終而皆賢于其初者”:《孔子詩論》的論詩原則及其闡釋途徑
        子詩論》作為一篇論詩文本,其本身更值得關(guān)注。從闡述學的角度來講,它必然遵循一定的闡釋原則來進行論詩。本文將從闡釋學入手,試圖探討《孔子詩論》中的論詩原則及其闡釋途徑。一、論詩原則的提出——“終而皆賢于其初者”《孔子詩論》評價《關(guān)雎》等七篇后,得出一句總評曰:“終而皆賢于其初者也?!?簡10)對此學術(shù)界頗多分歧,大概有六種說法:第一,釋為“童”,以馬承源、劉信芳、張金良等人為代表,如劉信芳認為“童”是少女眼中的年輕男子[1]24;第二,釋為“動”,以李零、姜

        北方論叢 2023年5期2023-10-14

      • 歸來、再發(fā)現(xiàn)與重建內(nèi)心(創(chuàng)作談)
        了《詩江南》和《論詩》兩部詩集。前者是“返回根子的詩”,后者是向杜甫開創(chuàng)的“以詩論詩”古典傳統(tǒng)致敬。2020年春天,我開始新詩集《詩江南》的寫作,兩年下來,寫了120多首,加上西域時期陸續(xù)寫的、挑選出來的,形成150首的規(guī)模。詩集由中國言實出版社于2021年12月出版。這兩年,我寫江南的詩作又積累了近百首,所以,“詩江南”還在進行中。江南文脈,賡續(xù)綿延,她的文學傳統(tǒng),特別是詩歌傳統(tǒng),茁壯獨秀。但江南不能簡化為“美麗”和“富庶”,她也不是文化單一性的代名詞,

        詩歌月刊 2023年8期2023-08-26

      • 清代論詩絕句中的蘇軾形象及其文學批評
        750021)論詩絕句是中國古典文學批評中的一種獨特樣式,其以規(guī)范的絕句體式談詩論藝。自杜甫創(chuàng)作《戲為六絕句》伊始,經(jīng)歷代詩人的書寫與開拓,至清代已經(jīng)非常完善與成熟,不僅數(shù)量龐大,而且內(nèi)容也更加精細,大到一個時代的詩歌風格,小到某位詩人的一首詩歌,皆可作為其論述內(nèi)容。從整體創(chuàng)作情況來看,以精辟的語言對有顯著成就的詩人及其詩歌進行品評仍是清代論詩絕句最重要的創(chuàng)作形式。蘇軾作為我國偉大的文學家之一,自然會被清人重點關(guān)注并成為其論詩絕句中重要的書寫對象,這其中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3年2期2023-03-27

      • 論詩 組詩
        沈 葦論詩(詩與寺)我的身體住著“我”和“無我”謝天謝地,我還有一具身體可住罹難者、臨終者、消逝者……許多人,已經(jīng)沒有身體可住了謝天謝地,語言的肉身住著詩:魂逸樂,受苦,隱忍,修葺……這肉身,仍是一座風吹雨打的:寺論詩(另一個)秦觀常問:何人覽古凝眸?他深知豪俊如虹、故國繁雄卻更愿化身為另一個秦觀洗心的狂客,徘徊牛宿和斗宿下[注]:牛宿和斗宿,星宿名,合稱牛斗,古以揚州為二星之分野。書寫微茫、纏綿、無寐、腸斷斜陽、寒鴉、流水、孤村柳愁杏怨,一簾幽夢,十里柔

        星星·散文詩 2022年10期2022-12-21

      • “詩之思”與“思之詩”
        沈 葦《論詩150首》的寫作持續(xù)一年,從2020年12月到2021年11月。實際數(shù)量更多些,詩集選出150首,每首4至10行,長短不等。它們大多寫于杭州下沙大學城和湖州莊家村,有的寫于外出旅途,甚或會議間隙和疾馳的高鐵、汽車上。寫作過程是愉快的,詩句常常突如其來,好像在主動尋訪一位寫作者、召喚者,但我不能簡單地將它們看作“靈感”的眷顧與蒞臨。“以文論詩”,在中國傳統(tǒng)中歷史悠久,劉勰的《文心雕龍》、鐘嶸的《詩品》是開創(chuàng)之作、經(jīng)典之作,當然,《文心雕龍》是兼論

        星星·散文詩 2022年10期2022-12-21

      • 從《郡齋讀書志》看晁公武的詩學觀
        不僅可見晁公武之論詩方法,亦可見其論詩主張。一、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的論詩方法晁公武《讀書志》著錄繁富,基本囊括歷代重要詩人之著作,在發(fā)凡目錄、輒撮大旨之間,點評詩人、詩作多有獨到精妙之處,通觀《讀書志》對歷代詩人、詩作之點評,可見晁公武獨特的論詩方法。首先,晁公武論詩有著較為廣闊的視野,他對詩人、詩作的批評是與時代的發(fā)展、文風的衍變結(jié)合起來的,秉承開放、發(fā)展的眼光,沒有封閉、僵化的心態(tài)。其次,晁公武《讀書志》論詩往往是把詩人與詩作一起批評的,既關(guān)注詩作對

        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年1期2022-11-26

      • 文學本位與史的意識 ——清代論詩組詩的四維建構(gòu)
        是后者都是“以文論詩”,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基本批評文體。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以文論詩”外,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還出現(xiàn)了一種特殊的批評文體,即“以詩論詩”的論詩詩?!啊?span id="j5i0abt0b" class="hl">論詩詩’的雛形可以上溯到《詩經(jīng)》產(chǎn)生的時代,但作為一種獨立的批評文體,則是以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戲為六絕句》的出現(xiàn)為標志的。”[1]關(guān)于論詩詩的概念,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論詩詩不僅包括以“論詩”命題的詩作,還包括詩題不以“論詩”命名而內(nèi)容為論詩的詩作,如杜甫的《戲為六絕句》等,及以“讀某詩”

        黑龍江工業(yè)學院學報(綜合版) 2022年9期2022-11-19

      • 論詩詩看清人對宋詩的接受
        庹瑋樺論詩詩是中國文學批評理論一種獨特樣式,是詩與詩論的結(jié)合體,既有文學的言簡意賅,又有詩的浪漫色彩。論詩詩的作者既是詩人,又是文學批評家,古往今來,各朝各代都有,發(fā)展到清代,更是迎來了它的高峰,這一時期的論詩詩作家眾多,作品繁復。一、清代論詩詩概述論詩詩,簡單地說就是通過詩體的形式來對詩進行評論,是一種普遍的評論形式。它形式上是一首普通的詩,實際上的內(nèi)容卻是對詩人的衡量、對詩歌的品評,以詩論詩,妙不可言,既具有審美功能的詩性特征,又具有實用主義的批評性質(zhì)

        青年文學家 2022年33期2022-02-13

      •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中的詩論觀
        要】 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是繼杜甫《戲為六絕句》后又一以絕句形式闡發(fā)詩歌理論的組詩。該組詩第一首述寫作目的,最后一首自謙以結(jié)全篇,中間二十八首大致按照時間順序(漢魏至宋代)排列,內(nèi)容涉及詩人、詩派、詩歌聲律、寫作風格等,內(nèi)容繁雜。現(xiàn)從一批詩壇陋習、二論詩風正偽、三評詩人詩派,這三條線索展開對《論詩三十首》詩論觀的探討?!娟P(guān)鍵詞】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雅;誠【中圖分類號】I207?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

        今古文創(chuàng) 2021年26期2021-09-10

      • “鑒必窮源”與“圓鑒區(qū)域”:元好問與王士禛論詩絕句的啟示
        戲為六絕句》后,論詩絕句作為一種新的文學批評樣式,其本身也是一種文學體裁。作者用詩歌敘寫批評思想的同時,其詩歌也成為被批評鑒賞的對象。論詩絕句所具有的文學批評與批評文學雙重性質(zhì),恰恰便于我們在進行文本細讀的同時,對其內(nèi)在的批評理論及意義進行分析,從論詩絕句的批評結(jié)果中得出新的批評結(jié)果。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金人元好問與清人王世禛的論詩絕句,以其各自的批評鑒賞眼光,為論詩絕句帶來了“鑒必窮源”與“圓鑒區(qū)域”的詩學批評特質(zhì)與文化啟示。一、元好問論詩絕句的詩史脈絡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學報 2021年2期2021-01-29

      • 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其二十五中的內(nèi)涵與主張
        72)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是作者對詩歌進行自施疏鑿,正本清源之作,他以自成一體、言說成理的評詩原則,來區(qū)分涇渭,表達欣賞、批評、禁忌等等態(tài)度,起總結(jié)之效,亦深藏對未來詩歌發(fā)展方向的愿想。其中第二十五首“亂后玄都失故基,看花詩在只堪悲。劉郎也是人間客,枉向春風怨兔葵”,是以劉禹錫《戲贈看花諸君子》和《再游玄都觀》兩首詩為討論對象展開的文學批評,關(guān)于此首論詩詩的研究較為冷清,且歷代以來少有的辨析和解釋也分歧別出,未能達成基本的統(tǒng)一認識。郭紹虞先生在《元好問論

        大眾文藝 2020年1期2021-01-27

      • 李慈銘論詩中的辨體意識及其批評史意義*
        詣; 二是從李氏論詩的層面, 據(jù)李氏《日記》中論詩文本, 具體分析其詩學思想或論詩主張, 總結(jié)或評析其獨到的詩學眼光。 如田欣欣的《李慈銘山水田園詩論析》(《暨南學報》1996年第3期)、 劉再華《李慈銘及其詩歌創(chuàng)作》(《廈門教育學院學報》, 2007年第4期)、 周容的《漁洋才學何嘗薄于詩——李慈銘推許王士禛析》(《上海大學學報》, 2006年第3期)、 陽柳的《李慈銘詩歌研究》(2012年湖南大學碩士論文)、 張藝的《李慈銘的詩學思想與詩歌批評》(20

        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0年6期2020-12-09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談龍錄》辨析
        代著名詩人趙執(zhí)信論詩的重要作品,《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談龍錄》詩話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做出了中肯的評述。但因文獻資料不夠嚴謹,導致《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在評述《談龍錄》時存在一些遺漏、缺失之處,具體可以表現(xiàn)在趙執(zhí)信的創(chuàng)作情況、《談龍錄》的版本及《談龍錄》的創(chuàng)作動機等方面有一些疏漏, 現(xiàn)一一辨析,補充說明。關(guān)鍵詞: 談龍錄 ? 趙執(zhí)信 ? 論詩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談龍錄》是趙執(zhí)信在康熙年間所撰詩話,全文共有一卷,三十七則。該詩話詳細地反映了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理

        文教資料 2020年22期2020-11-16

      • 與君論飲也論詩
        有月,與君論飲莫論詩”。我意相左,既要論飲,更要論詩。林清玄“煮一壺月光下酒”,何等風雅;夏宇“把你的影子加點鹽,腌起來,風干老的時候,下酒”,如此豪邁!舉杯邀月,對影論飲;聽風鵝湖,焉不論詩?可惜的是,朱大路老師平生滴酒不沾。今生與之只能論詩,不能論飲。每念及此,獨愴然耳!童玲/圖

        雜文月刊 2020年2期2020-06-03

      • 四庫提要“《石林詩話》陰抑元祐”說辨證補論
        得的《石林詩話》論詩一意排擠蘇、黃等元祐詩人。這一觀點在四庫提要中凡四次出現(xiàn),分別為集部總序、《石林詩話》提要、《避暑錄話》提要以及《石林居士建康集》提要。如集部總序說:“冷齋曲附乎豫章,石林隱排乎元祐。黨人余釁,報及文章,又其已事矣”[2]1267,可以說這是四庫提要的重要代表性觀點。針對這一觀點,前輩學者如郭紹虞、顧易生等都做了辨證,如郭紹虞先生的《宋詩話考》即對《石林詩話》的內(nèi)容進行了詳細的考察,最終認為葉夢得論詩客觀公正,與黨爭無涉,并有論《石林詩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20年11期2020-03-03

      • 從《戲為六絕句》看杜甫戲題詩之題“戲”
        的體現(xiàn)。題畫詩和論詩詩十分相似,都是要對他人作品進行品評,《戲為六絕句》之戲的用意與之亦是異曲同工。最后是寫給自己的戲題詩,沒有固定的題材,內(nèi)容也各異,戲的涵義也不一。這類戲題詩中有一部分出于游戲之筆,但杜甫之戲題詩與傳統(tǒng)戲題詩相比,在調(diào)侃玩笑之外,添了屬于杜甫的諧趣在其中。如《風雨看舟前落花,戲為新句》,將影、水、風、花等物擬人化,將平淡的景色想象為一幅活潑的風雨戲落花圖,風趣而生動。杜先生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在詩中融入自己的奇思妙想,題中戲意在游戲的基礎上

        黑河學院學報 2020年9期2020-01-18

      • 王士禛與元好問論詩絕句的比較研究
        41)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是一組結(jié)構(gòu)比較完整的論詩絕句,詩人成功發(fā)掘了論詩絕句的體制潛能,在論詩絕句的發(fā)展過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翁方綱的《石洲詩話》、宗廷輔的《古今論詩絕句》、郭紹虞的《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等中都有相關(guān)論述。王士禛的《戲仿元遺山論詩絕句三十二首》這組論詩絕句雖是效仿遺山而作,卻也顯現(xiàn)出其獨特的詩學思想和藝術(shù)風格。兩組詩都經(jīng)常被四庫館臣用于《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作為引論,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和差異,卻少有學者作進一步分析。筆者將從創(chuàng)作背景與

        開封文化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學報 2020年4期2020-01-10

      • 李漁《閑情偶寄》與亞里士多德《論詩》比較
        》與亞里士多德《論詩》分別是中西方戲劇理論的代表著作,二者既有共性,也有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戲劇的寫作目的、大戲劇觀的形成、戲劇選材和戲劇結(jié)構(gòu)。通過比較,可深入了解中西方戲劇理論的異同,并從中吸取經(jīng)驗,指導當今的戲劇創(chuàng)作。關(guān)鍵詞:《閑情偶寄》;《論詩》;戲劇理論一、戲劇寫作目的的比較所謂目的性,是指從社會功用上講,文學反映現(xiàn)實,承載著對社會的認識。李漁和亞里士多德都提出了戲劇的社會教化功能,只是表現(xiàn)手段不同。李漁提出戲劇的娛樂性,要以喜劇的方式來教化

        北方文學 2019年32期2019-12-06

      • 試論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翹楚“的美名。其論詩代表作——《論詩三十首》,則匯集了其詩學主張之精萃。他將前人以詩論詩的文學批評形式與自己獨到的詩學觀點合而為一,水乳交融,使中國歷來已久的文學批評傳統(tǒng)得以完善與創(chuàng)新。本文將以元好問《論詩三十首》著手,來探討元好問的詩學主張以及該作品所體現(xiàn)的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1.疏鑿源流——體現(xiàn)清晰連貫的時代脈絡元好問《論詩三十首》是一篇氣勢不凡的論詩組詩。它以時代為經(jīng),以各時代詩人及詩歌流派的創(chuàng)作為緯,組成了一個時代脈絡分明而又連貫的統(tǒng)一整體。詩中涉及的

        文學教育 2019年24期2019-11-27

      • 元好問論詩詩在朝鮮半島的接受
        國 許寧元好問的論詩詩在中國論詩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他的論詩詩還一度傳至朝鮮半島,并對朝鮮文壇的論詩詩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雖然元好問集本在其去世百余年后,即14 世紀末期便已出現(xiàn)在朝鮮半島,但直到朝鮮后期的18—19 世紀,元好問的論詩詩才在朝鮮半島掀起了大規(guī)模的閱讀、仿效之風。元好問論詩觀點之評論朝鮮后期文人李瀷(1681—1763)撰有《星湖僿說》一書,該書稱得上是朝鮮古典詩歌理論批評史中的杰出著作。全書共三十卷,內(nèi)容分為五門。其中有三卷為“詩文門”,

        名作欣賞 2019年28期2019-09-27

      • 詩話札記
        中國所特有的一種論詩之體,詩話的個性,是閑談式的,隨筆式的;詩話的風格,是輕松的,自由活潑的;詩話的體制,是由一條一條內(nèi)容互不相關(guān)的論詩條目連綴而成,是富有彈性的。因此,詩話的本質(zhì)特征,不同于冗雜荒誕的筆記小說,也不同于詩品、詩評、詩論、詩說、詩式、詩格之列,因為‘詩品‘詩評‘詩式‘詩格,側(cè)重于詩的評騭議論,指出是非得失,風格過于嚴肅;‘詩說‘詩式‘詩格,側(cè)重于詩句的詮釋,指明作詩方法,闡述詩歌創(chuàng)作準則,內(nèi)容過于單調(diào)劃一,不符合詩話之體的個性與風格。”這是

        東坡赤壁詩詞 2019年3期2019-07-05

      • 七十年來中國大陸金代文學研究論著述評(四)
        借鑒。對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研究成果數(shù)量多、成就高,也是金代文學理論研究的焦點所在。劉澤的《元好問論詩三十首集說》匯集了古今中外對《論詩三十首》的注釋和評論,以一首詩為單位,分“集箋”“集評”和“按”三個部分,“集箋”是諸家針對一句詩的解釋,“集評”是諸家針對一首詩的解釋和評論,“按”是作者對原詩的簡要釋評,并不對諸家做出評判。此外,書前有《元好問〈論詩三十首〉通論》,書后附有元好問的其他論詩詩文(作者還對此做了簡要的注釋),最后附錄了作者研究《論詩三十

        名作欣賞 2019年34期2019-02-13

      • 亞里士多德《論詩術(shù)》與小說藝術(shù)* #
        養(yǎng)作用。一、 《論詩術(shù)》中的藝類談到“摹仿”,尤其是對文學中的虛構(gòu)摹仿這一問題的探究,同樣要追溯到古希臘。奧爾巴赫說他的問題來源于柏拉圖《王制》(舊譯《理想國》)第十卷。亞里士多德的《論詩術(shù)》(Περi Πoιητικn?)也對應著《王制》第十卷,正是蘇格拉底所期盼的對摹仿的回應者。而作為專門的探究,《論詩術(shù)》一直以來都被目為西方詩學“摹仿論”的源頭。從亞里士多德《論詩術(shù)》開篇對其探究所作的規(guī)劃看,《論詩術(shù)》既要探究作為整體的“詩藝”的本質(zhì),即“摹仿”;也

        國際比較文學(中英文) 2018年3期2018-11-13

      • 郝懿行的《詩經(jīng)》研究
        ? 詩經(jīng)? ? 論詩一、郝懿行及《曬書堂文集》郝懿行(1757—1825年),字恂九,號蘭皋,山東棲霞人,清嘉慶年間進士,官戶部主事。為清代清經(jīng)學家、訓詁學家。郝懿行出生在棲霞縣城的一個書香門第,八世祖郝晉是明末崇禎戊辰進士,父親郝培元是乾隆年間的貢生。他自幼好讀書,七歲時入家塾讀《論語》、《孟子》,后又習《詩經(jīng)》。二十七歲時拜濟寧孝廉李承璉為師,李氏指導他攻治經(jīng)學。自此以后,他便肆力于諸經(jīng),寒暑不輟。嘉慶四年四十三歲時,以精于經(jīng)學被阮元選拔上來,與姚文田

        文教資料 2018年35期2018-04-20

      • 論方岳的論詩
        詩歌中,有數(shù)十首論詩詩和數(shù)百句論詩語句。一位詩人的詩學觀對其詩歌風格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本文擬對方岳的論詩詩進行研究,展示其論詩詩的內(nèi)容、形式,挖掘其論詩詩中深刻的詩學觀念。一、方岳的論詩詩概況論詩詩是中國古代文學批評文體中一種獨特的存在:它以詩的形式闡說原理,衡量詩人,品評詩歌,蘊詩家之旨趣。論詩詩是寫作者作為詩人和批評家雙重身份的產(chǎn)物,因而它能夠?qū)⒃姾驮姷睦碚撊跒橐惑w,兼有詩的性質(zhì)和文學批評的性質(zhì)。一般來說,論詩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如陳伯海在《唐詩學

        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 2018年6期2018-03-29

      • 元好問詩歌語言風格研究
        大多反映在他的《論詩三十首》中。自杜甫有論詩絕句以來,《論詩三十首》可算是最具有理論傾向和內(nèi)在體系的論詩作品。較之于杜甫的論詩絕句,元好問的《論詩三十首》顯得更為客觀。郭紹虞在《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中談及《論詩三十首》的寫作動機時說:“杜甫《戲為六絕句》尤有寓言自況之意,此則就詩論詩,非由憤激,更無寄托。觀其末章謂‘撼樹蚍蜉自覺狂,書生技癢愛論量’云云,早將此意和盤托出,故知昔人謂其寓國家興亡之者妄也?!盵5]57接著,郭紹虞先生又論及《論詩三十首》的寫

        鎮(zhèn)江高專學報 2018年1期2018-02-08

      • 探析《論詩》與《人間詞話》中的詩歌批評觀
        普遍認為阿諾德《論詩》給西方傳統(tǒng)的重邏輯推理的文學評論中加入了印象式的點評。王國維《人間詞話》在純印象式的點評中加入了西方哲學、美學的哲思方式和科學方法。本文觀察阿諾德印象式點評的方法,與王國維此類方法作比較;觀察王國維加入西方哲思的說理式批評,與阿諾德的此類方法作比較,最后探究將二者相結(jié)合的合理的詩詞評判標準和評判方式。關(guān)鍵詞: 馬修·阿諾德 《論詩》 王國維 《人間詞話》馬修·阿諾德的《論詩》(The Study of Poetry)一文最早是他為T.

        文教資料 2017年21期2017-11-26

      • 細品《論詩
        的強烈共鳴。對《論詩》的濃郁興趣以及迫不及待想要揭開它一層層面紗的欲望便就此而生……“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毙睦锊粩嗨樗槟钪旖遣唤淮未紊蠐P……此句說得甚是實在??!不錯,從在媽媽肚子里時,我就隔著媽媽的肚皮,每天收聽廣播里的唐詩宋詞;《唐詩三百首》中“床前明月光”成為我和伙伴們不離口的每日一誦,甚至能獅子吼;直至上了小學、中學,李白和杜甫仍“陰魂不散”。這樣的生活,只是追求所謂的經(jīng)典,卻讓人失去了品味詩歌的新鮮感,也摒棄了古代其他優(yōu)秀的、別

        作文通訊·初中版 2017年10期2017-11-07

      • 李白的論詩篇章與論詩詩的形成
        ○馬麗娜李白的論詩篇章與論詩詩的形成○馬麗娜一、引言論詩詩是一種以詩歌的形式對詩人、詩作、詩藝等文學現(xiàn)象進行評論的特殊的文學批評形式。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以專門的韻文形式來論述文學創(chuàng)作,當以陸機《文賦》為標志,而以專門詩歌的形式來評論詩歌創(chuàng)作的論詩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同時作為一種文學批評的形式,到杜甫《戲為六絕句》出現(xiàn)才標志著正式成立。①若論起淵源,章學誠指出:“詩話之源,本于鐘嶸《詩品》。然考之經(jīng)傳,如云:‘為此詩者,其知道乎?’又云‘未之思也,何遠之

        文藝評論 2017年6期2017-09-28

      • 從《五山堂詩話》看菊池五山的詩味觀
        潮的影響下,品詩論詩,針砭時弊,強調(diào)以味論詩,開辟了一片新天地。關(guān)鍵詞:菊池五山;《五山堂詩話》;味[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6-0-011、以味論詩味是中國人的審美觀念,從中國古代先秦開始已納入審美觀念之中。味論確立于魏晉南北朝時期,發(fā)展于唐宋,承傳于元代,完善于明清,已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最重要的范疇之一。在日本,并沒有系統(tǒng)闡釋和總結(jié)詩味的作品和文學家,但這并不妨礙日本的詩學作品中以

        青年文學家 2017年26期2017-09-20

      • 文章悲庾信 嗤點亦流傳
        川詩人張問陶雖無論詩專著,但有著成熟的詩歌理論。其詩學主張主要以論詩詩的形式予以反映。他的論詩詩涉及人物之廣,世不多見。張問陶在《船山詩草》中,對歷代詩人的評論,上起屈原下迄清代嘉慶時期的詩友。他重點評鑒了遭遇悲慘,骨氣奇高,自樹一幟,抒寫性靈的詩人。那些人品、詩品皆高的詩人尤為船山推崇。北周的庾信即為船山極為贊譽的詩人之一。關(guān)鍵詞:張問陶 庾信 論詩張問陶(1764—1814),清代乾嘉時期著名詩人,文才俊逸,為詩書畫三絕奇才。畫近徐渭,書近米芾。著有《

        魅力中國 2016年46期2017-07-18

      • 品而不論 ——試論《二十四詩品》的論詩特色
        《二十四詩品》的論詩特色李建中,熊 均(武漢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00)《二十四詩品》是一部以品藻作為論詩方式的詩學著作,這種論詩方式在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上由來已久,而它將這種論詩方式發(fā)展到極致,并對后來的文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司空圖之所以選擇這種論詩方式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傳達自己重感悟和體驗的詩學觀念,同時,這種選擇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影響,其中佛教中觀思想對它的影響不可忽視。《二十四詩品》;品而不論;中觀《二十四詩品》*《二十四詩品》的作者

        湖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7年1期2017-03-07

      • 論李重華詩論中的“意” ——《貞一齋詩說》管窺
        ,存在著以“意”論詩的現(xiàn)象。在論詩答問三則中他提出“意立而象與音隨之”的觀點,其“五長”說實質(zhì)上都為“意”的不同表征方式,并輔以詩談雜錄批評歷代詩人以強調(diào)詩“意”的要求。他本于儒家經(jīng)學六義的論詩原則體現(xiàn)出時人論詩的學問化傾向,同時,李氏以“意”為首提出的理論核心兼及格調(diào)與性靈說,視角新穎?!敦懸积S詩說》 意 清詩話 詩論中國古代最早提出“意”這一范疇的是《周易》,《周易·系辭上》云“言不盡意”“圣人立象以盡意”。鐘嶸《詩品》云“文已盡而意有余”,就“言”和

        名作欣賞 2017年6期2017-02-22

      • 劉咸炘《說詩韻語》對清代論詩絕句的發(fā)展
        說詩韻語》對清代論詩絕句的發(fā)展馬 旭劉咸炘《說詩韻語》是一組論詩絕句,從《說詩韻語》內(nèi)容上來看,它將詩歌理論闡釋與詩人評論結(jié)合在一起,論述了唐、宋、清詩歌創(chuàng)作的特點與范式,提倡詩主抒情的詩學觀,在評論詩人時則重視詩人的源流,以辨體和溯源貫穿詩歌宗旨。從形式上來看,《說詩韻語》減少甚至消除了論詩絕句作為文學批評方式自有的局限性。劉咸炘在詩前加序文,說明創(chuàng)作緣由,指出詩歌凡例;在詩后加注文,解釋詩中語意模糊部分,并在注文中進一步闡釋自己的詩學觀念。劉咸炘;《說

        關(guān)東學刊 2016年12期2016-03-15

      • “溫柔敦厚”與中國詩學 ——《溫柔敦厚與中國詩學》前言(附目錄)
        值得考慮的。明人論詩教有兩個開創(chuàng),一個是在文體論中論詩教,宋元兩代的詩教論,對明代影響頗大,他們幾乎已經(jīng)把詩教推及和變成廣義的文教。這種風氣,必然在論文體的專著中有所反映。吳訥的《文章辨體序說》和徐師曾的《文體明辨序說》便是其中的代表。另一點是通過詩歌的選本來弘揚詩教,明代的創(chuàng)始者是高棅的《唐詩品匯》。《唐詩品匯》的論詩宗旨是別上下、知始終、審正變,但它認為這還不是終極的目的,而終極的目的是有補于詩教,詩教成了它的論詩的最高準則與落腳點。楊慎在《選詩外編序

        中國文論 2015年0期2015-11-14

      • 古典詩歌教學提升策略
        入手。 一、知人論詩,知世論詩 古詩歌的鑒賞是從詩歌產(chǎn)生的歷史文化背景入手的,古詩歌中總會有一些讓人覺得意境和語言都很優(yōu)美的句子,如果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作品產(chǎn)生的歷史文化背景的話,學生讀起來就會更加的鮮活,會主動的將自己的個人經(jīng)歷情感體驗跟作者產(chǎn)生互動,進一步去體驗作品的離愁別恨、詩情畫意。 例如讀到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的時候,如果沒有對當時唐朝內(nèi)外形勢的了解以及對杜甫本人的境遇的感知,很難從詩句中體會到安史之亂前

        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2015年1期2015-05-26

      • 《拙學齋論詩絕句》:廣西第一部本土史詩意識的詩論——“廣西文學研究史”之一
        論代表作《拙學齋論詩絕句》,表現(xiàn)了廖鼎聲非常強烈的廣西詩史意識,因而可以說是廣西第一部詩歌史。令人遺憾的是,迄今為止,研究者廖廖,令人不勝惋惜①。一《拙學齋論詩絕句》②形式上模仿的元好問、王士稹的《論詩絕句》初稿完成于咸豐十年(1860),最終修訂完成刊行于同治七年(1868),共收論詩詩198首?!蹲緦W齋論詩絕句》非常突出地表現(xiàn)了廖鼎聲強烈的發(fā)掘廣西詩歌歷史,構(gòu)建廣西詩史的意識。他在《拙學齋論詩絕句序》中說:夫粵人固非無能詩,以僻在嶺外,流傳遂少。溯自道

        賀州學院學報 2015年1期2015-03-27

      • 論詩
        于講學和著述。他論詩主張創(chuàng)新,反對模擬。譯文李白和杜甫的詩篇曾經(jīng)被成千上萬的人傳頌?,F(xiàn)在讀起來感覺已經(jīng)沒有什么新意了。我們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華橫溢的人出現(xiàn)。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傳數(shù)百年。賞析全詩通俗易懂,幾乎近于現(xiàn)代的白話。中心思想也非常明顯,就是說李白、杜甫的優(yōu)秀詩篇流傳至今,萬口傳頌,似乎已不覺得新鮮了。在歷史的不斷發(fā)展中,每一代都有超群卓立的人才出現(xiàn),各自統(tǒng)領(lǐng)詩壇數(shù)百年。很明顯,作者就詩的發(fā)展而論,強調(diào)每一歷史時期都會出現(xiàn)杰出的詩人并產(chǎn)生具

        作文周刊·小學六年級版 2014年15期2014-06-04

      • 從《臨漢隱居詩話》看論詩及辭之體的萌芽
        0004)一 “論詩及辭”的含義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將詩話分為“論詩及事”與“論詩及辭”兩類:“未之思也,何遠之有?此論詩而及事也,‘吉甫作誦,穆如清風,其詩孔碩,其風肆好’此論詩而及辭也?!惫B虞《宋詩話輯佚·序》曰:“章氏分論詩及事及辭二端……論詩以及事者,即就詩之內(nèi)容以推究之;論詩以及辭者,又不外就詩形式以品評之耳。”所謂“論詩及事”就是詩話中記敘的有關(guān)詩事部分,“論詩及辭”就是詩話中有關(guān)詩歌評論的部分。“論詩及辭”之體晚于“論詩及事”之體。郭

        黑龍江工業(yè)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4年11期2014-03-31

      •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詩學視野與藝術(shù)主張
        000)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詩學視野與藝術(shù)主張肖 陽1,趙 韡2(1.徐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江蘇 徐州 221000; 2.徐州市醫(yī)療保險基金管理中心,江蘇 徐州 221000)元遺山的詩學觀,集中見于《論詩三十首》。一方面呈現(xiàn)出對蘇軾、王若虛的繼承,另一方面又以其不存南北畛域、講“真”重“新”,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對前人的超越。他的詩學觀也因此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占據(jù)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元好問;論詩三十首;詩學視野;藝術(shù)主張元好問的詩學觀,集中見于《論詩

        黑龍江工業(yè)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3年6期2013-04-07

      • 試論元好問對杜甫詩歌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
        。本文將從兩人的論詩詩的內(nèi)容和特點等方面來分析元好問對杜甫詩歌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在中國文學發(fā)展史上,詩論著作并不少見,但是以詩論詩的形式卻不多見。然而在諸多的詩論作品中,杜甫寫于唐肅宗上元二年的《戲為六絕句》在我國的詩歌理論遺產(chǎn)中卻是最早出現(xiàn),最有影響的以詩論詩的新形式。從此遂開“論詩絕句”之端。而金代的元好問繼承杜甫以詩論詩的形式,創(chuàng)作了《論詩絕句三十首》,對自漢魏以降迄于宋代的一系列重要詩人及作品進行了比較公正的品評臧否,同時也闡明了自己對詩歌創(chuàng)作的見

        黑龍江工業(yè)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3年8期2013-04-06

      • 從清代論詩絕句看清人對趙執(zhí)信的評價*
        0002)從清代論詩絕句看清人對趙執(zhí)信的評價*郭前孔(濟南大學文學院,山東濟南250002)趙執(zhí)信是清中葉山左著名詩人,也是“清初六大家”之一,歷來為詩評家所關(guān)注。文章立足于郭紹虞等先生編輯的《萬首論詩絕句》,從中稽查到評論趙執(zhí)信的論詩絕句39首,代表了清人對趙執(zhí)信詩歌及詩論的看法。因目前學界只重視各種詩話及序跋中對趙氏的評論,而對清人論詩詩資料鮮有涉及,文章特援引論詩絕句中的有關(guān)評說,以為學界參照。趙執(zhí)信;論詩絕句;評論自從趙執(zhí)信去世后,從清中葉到晚清對

        菏澤學院學報 2012年1期2012-08-15

      • 蘇軾批評文體具有的文體學意義
        其批評文體主要有論詩詩體、書信體、序跋體等。蘇軾多樣的批評文體具有較強的文體學意義。這主要體現(xiàn)在:蘇軾批評文體在宋代具有承前啟后的地位;蘇軾的文體自由、“文備眾體”對當今批評文體帶來重要的啟示。蘇軾;批評文體;文體學蘇軾作為宋代一位著名文學評論家,一生寫過很多批評文章,不但他的文藝評論觀點獨特而精湛,而且他的批評文體形式也是無比豐富而新穎。什么是批評文體呢?蔣原倫、潘凱雄在 《歷史描述與邏輯演繹——文學批評文體論》中說:“本論著開宗明義,將批評文體界定為體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6期2011-08-15

      • 從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等詩歌理論看論詩
        孫芳芳從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等詩歌理論看論詩詩孫芳芳中國古代詩歌十分繁榮,在發(fā)展至一定階段之后產(chǎn)生了論詩詩,開創(chuàng)了以詩論詩的獨特體式。試從論詩詩的源頭談起,探討自杜甫《論詩六絕句》開創(chuàng)絕句論詩以降的論詩詩,并以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為例,探討論詩詩的創(chuàng)作、影響和局限。絕句論詩論詩詩;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中國古代文學以詩歌見長,自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的出現(xiàn)至唐代達到鼎峰,“詩仙”“詩圣”“詩鬼”等名家輩出,佳句名篇層出不窮,詩歌內(nèi)容也逐漸豐富,從

        黑龍江工業(yè)學院學報(綜合版) 2011年2期2011-04-09

      • 論詩絕句的集成與絕唱* ——陳融《讀嶺南人詩絕句》的批評史和文體史意義
        慨。一、陳融及其論詩絕句陳融(1876—1956),字協(xié)之,號颙菴,別署松齋、颙園、秋山。廣東番禺(今廣州)人。早年肄業(yè)于菊坡精舍,攻詞章之學。光緒三十年(1904)入日本東京法政大學速成科。翌年加入同盟會。1911年4月參加辛亥廣州起義。廣東光復后,任軍政府樞密處處員。1913年后,歷任廣東省司法籌備處處長、廣東法政學校監(jiān)督、廣東警察學校校長、廣東審判廳廳長、司法廳廳長、高等法院院長、大本營法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長公署秘書長兼政務廳廳長、行政院政務處處長

        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年4期2011-02-11

      • 子美、遺山一脈相承——弘征論詩絕句對杜、元論詩絕句的繼承
        張小華 王 娟論詩絕句,是中國文學批評形式之一,它融理論于詩體。雖然說它包涵的內(nèi)容屬于理論范疇,但它卻是以規(guī)范的近體詩為表現(xiàn)形式對文學現(xiàn)象進行批評或理論探討。七言論詩絕句自杜甫《戲為六絕句》啟其端,踵事增華者代不乏人。先是吳可、元好問等繼其軌,至清代更是蔚然成風。王士禎、袁枚、趙翼、姚瑩諸人大暢厥流,幾乎凡有詩集傳世者,或多或少皆有類似之作。時至今日,這種形式仍為詩家運用,弘征先生在《弘征詞翰》之《弘征吟草》中的《論詩絕句十九首》即是其一。從《論詩絕句十

        文藝論壇 2010年3期2010-11-25

      • 《滄浪詩話》 之論詩邏輯
        話》是一部有完整論詩系統(tǒng)的詩話,在后代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說《滄浪詩話》有完整的論詩系統(tǒng),是因其具備理論的完整性和理論之間的邏輯性。其論詩或總結(jié)前人之論,或概括時人之論,或獨創(chuàng)新論,涉及到詩歌的學習、欣賞、創(chuàng)作、鑒證等多個方面。細細思索,筆者發(fā)現(xiàn)這些論詩觀點之間并非孤立的,而是彼此照應、相互聯(lián)系的,形成了一個有邏輯性的論詩系統(tǒng)。本文擬通過對《滄浪詩話》全書論詩觀點的提取、梳理、綜合,從書中提取出詩應該是怎樣、誰達到了這樣、如何達到這樣三個問題及答案。從而梳理

        電影評介 2010年3期2010-11-16

      • 謝朓論詩與創(chuàng)作之間差距的原因探求
        不倫”,卻對謝朓論詩時的“感激頓挫”念念不忘,為什么謝朓的詩歌審美標準和他的五言詩歌的創(chuàng)作有那么大的差距,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由于鐘嶸所持的是渾厚感人的五言古體詩的審美理想而認為謝朓的詩歌創(chuàng)作不能令人滿意。而作為詩人的謝朓,他的創(chuàng)作追求不是寫出優(yōu)秀的古體詩,而是要創(chuàng)造新的詩歌形式——永明體。關(guān)鍵詞:鐘嶸 《詩品》 謝朓 品語 論詩對于鐘嶸《詩品》謝朓的品語,歷來的批評家、詩人所持看法不一?!段溺R秘府論》引劉善經(jīng)《四聲指歸》說“乃以謝朓之詩末句多蹇,降為中品

        現(xiàn)代語文(學術(shù)綜合) 2009年8期2009-01-29

      • 朱彝尊經(jīng)師身份對其詞論的影響
        經(jīng)師身份 論文 論詩朱彝尊,字錫鬯,號竹垞,又號金風亭長。他是浙西詞的開派宗主,清代詞壇大家。其論詞以醇雅為最高標準,“蓋詞以雅為尚”(《樂府雅詞跋》),“蓋昔賢論詞必出于雅正”(《群雅集序》);“周公瑾《絕妙好詞》選本,雖未全醇,然中多俊語,方諸《草堂》所錄,雅俗殊分”。(《書絕妙好詞后》)這個觀點今人已多論及(如,嚴迪昌《清詞史》、朱惠國《中國近代詞學思想研究》),然或過于支離,或語焉不詳。所以,本文從朱彝尊的經(jīng)師身份、詩文理論這個全新的角度出發(fā),對這

        現(xiàn)代語文(學術(shù)綜合) 2009年7期2009-01-29

      • 《萬首論詩絕句》
        王 之論詩絕句,是我國文學批評中所獨有的一種形式。著名如杜甫《戲為六絕句》、元好問《論詩三十首》,早是傳誦人口,不過從這一編中看出,是到清代以后,方蔚為大觀——此編分四冊,有四分之三強的篇幅為清及近代所獨占。在這一短小精練的體裁中,包含了豐富的內(nèi)容,舉凡詩學理論、作家評論、作品評論等詩歌創(chuàng)作的方方面面,幾無所不涉。部分大型組詩,更具有史料價值,如陳蕓的《小黛軒論詩詩》,每首詩下皆有小注,輯錄保存了大量閨秀詩人的行跡并創(chuàng)作軼事。關(guān)于詩學理論,名家名作之外,值

        讀書 1991年12期1991-07-15

      • 要言妙道的論詩
        了以詩來作批評的論詩詩,風氣之盛,甚至還衍伸成為一個源遠流長的批評傳統(tǒng)。如果推究論詩詩的淵源所自,我們發(fā)現(xiàn):古人在談及藝事時,時常會情不自禁地使表達方式“美文”化。例如,賦是兩漢魏晉時期最風靡的美文學,陸機的《文賦》便用賦體來論文,而在陸機之前,后漢的崔瑗、蔡邕在其品評書法的《草書勢》、《篆勢》、《隸勢》中,早已把“炫辭作”的賦法引進了本來“不入華侈之區(qū)”的頌贊之中,多方鋪陳,比喻層出,使之成為介乎二者之間的變體。六朝時駢文是典型的美文學,而劉勰體大思精的

        讀書 1986年3期1986-07-15

      衡阳市| 临海市| 青神县| 长顺县| 前郭尔| 会宁县| 寿阳县| 涡阳县| 嘉黎县| 鄂伦春自治旗| 巫溪县| 武功县| 搜索| 临安市| 成武县| 汝南县| 阳信县| 南丰县| 叙永县| 措美县| 宁武县| 游戏| 富锦市| 福州市| 莱州市| 宣城市| 施秉县| 垫江县| 凉山| 桂阳县| 调兵山市| 长岭县| 彩票| 大名县| 安多县| 萨嘎县| 顺平县| 周口市| 黔西县| 新安县| 千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