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標背景下要求班主任不再僅僅扮演教師這一角色,在扮好教師這一本職角色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授之外,初中班主任也應該扮好師生交流的橋梁這一角色,充分交流獲得學生的信任,進一步扮演學生的朋友這一角色,在學生初中生涯中更要辦好引導者這一角色,本文將對以上角色進行簡要闡述。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班主任;角色扮演
一、 引言
初中階段班級建設離不開班主任的積極努力,班主任不僅要負責學生的生活,也要負責學生的心理健康、思想教育和健康生活。班主任對一個班級而言是班級凝聚力的源泉,班主任直接影響了初中生的教育效果,組織和協(xié)調班級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幫助學生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接受教育。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應該緊跟新課改的步伐,積極對自己的角色進行轉變,不局限于單一的教育,更加注重于學生的交流,做到對學生有的放矢的引導,這就對班主任的角色扮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是扮演一個教育者,也要扮演好學生的朋友和引導者的角色。
二、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應該扮好學生的朋友角色
新課改是在新時代背景下進行,而新時代的中學生更具有自我意識,他們的思維和思想更加自由,并且初中生正處在青春叛逆、逆反心理這一特殊時期。這一時期的中學生需要班主任以正確的方法對他們進行教育。如果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對他們進行監(jiān)督和控制,效果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積極采取新的教育方法,讓學生能夠欣然接受。這其中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成為他們的朋友,改善緊張的師生關系,建立新的自由、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這種師生關系并不意味著對學生放任不管,而是要采取適當的方法對學生恩威并施。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產生影響,在與學生成為朋友的同時也要讓學生清楚是朋友也是班主任,在學生的整個初中生涯對他們進行教育和引導。在與學生相處過程中,雖然要強調和學生建立自由、平等的朋友關系,但是也不能過分柔和,過分柔和會失去對學生的監(jiān)督力度,甚至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是事倍功半,因此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來表達自己不僅是他們的朋友也是他們的監(jiān)督者和引導者。當然,在與學生相處過程中也不可太過嚴厲,一味施壓,一方面會使學生情緒變得緊張,可能會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學生不愿意親近班主任,不愿意與老師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學習效果自然較差。班主任在與學生相處過程中應該努力做到和善而不失威嚴。課下可以與學生談天說地,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和班主任親近,對班主任產生信任。課上可以與學生傳授知識,交流想法,但是也強調課堂紀律,這對學生以后的人生都將產生深遠影響。不管是在課堂還是課下班主任都應該適時給學生鼓勵和批評,表現優(yōu)秀時的鼓勵能夠促進學生建立自信,表現不夠努力時的批評能夠幫助學生及時認識自己的問題,及時改正。班主任做到與學生的相處亦師亦友,不僅在學習上給他們提供幫助和指導,更在人生道路上給他們指引。學習上是中學生的良師,生活上更是他們的益友。
三、 扮好各科教師與學生溝通的橋梁的角色
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新課改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改變原來的課堂全程由教師講課的教學模式,而新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及時充分地與學生溝通。班主任在與學生成為朋友的同時,也應該重視各科教師與學生的交流,為他們的溝通搭建橋梁。各科教師相比班主任而言接觸學生的時間較少,與學生交流的機會也相對較少,這就需要班主任做更多努力幫助各科教師與學生充分溝通。班主任在組織班級活動時應該組織各科教師參與,制造學生與各科教師相處的時間和機會,在活動相處過程中使各科教師和學生建立起信任和友誼。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相互信任甚至成為朋友的情況下,課堂氛圍會變得輕松,學生更愿意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想法,更愿意自主思考和參與,課堂效率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班主任更應該在平時的班會或者其他形式的交流活動中提倡學生與教師進行交流,鼓勵學生和各科教師彼此之間多交流多溝通,充分溝通和交流能夠幫助教師發(fā)現不同學生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對一些學習程度相對差的學生,課下補習及時幫助他們查漏補缺。對學生的優(yōu)缺點盡可能做到揚長補短??傊?,班主任在促進學生與各科教師交流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各科教師與學生溝通不可或缺的橋梁。
四、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班主任應該扮好學生學習引導者的角色
新課改背景下更加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管是課堂學習還是課下活動都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主要是將知識對學生進行灌輸和傳授,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而新課改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初中生處在一個特殊的青春期,可能人生觀、價值觀等還不夠成熟,學習方法也不一定適合自己,因此需要有人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初中班主任貫穿了初中生的整個初中生涯,因此班主任有責任和義務扮演好初中生學習和生活引導者的角色。
初中班主任在與學生相處和交流的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觀察,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生的想法,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思想和心理進行準確地把握。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進行正確的引導。初中生學習知識的能力其實是人生整個學生生涯中相對較高的時期,但是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往往因為這個時期特有的敏感性,很容易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而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班主任應該及時的發(fā)現正處在這些負面情緒的學生,這些學生或許是產生逆反心理,或許因為種種原因產生的自卑感等,班主任應該采用合適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傾訴自己的內心釋放自己的不良情緒,幫助學生建立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中學階段會有一些學生因為成績差而自暴自棄,甚至產生輟學的念頭,教師應該給他們關懷,在學習方法上給予指導,幫助他們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幫助他們在學習上建立信心。
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該將引導者的角色扮演好,促使學生成為新教學環(huán)境下的主體,留心觀察每個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采用恰當的方法在合適的時間給予中學生正確的引導。
五、 結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背景下,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需要班主任做更多努力,不僅要做好各項本職工作,更要扮演好不同角色,既要與學生自由平等的相處,又要樹立為人師表的威嚴,給學生適當的監(jiān)督和引導,幫助學生掌握正確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tài)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賈海濤.新課改下的初中班主任角色定位研究之我見[J].好家長,2017(34):241.
[3]王敏.新課改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扮演[J].中國培訓,2016(08):124.
作者簡介:
李彥,山東省萊陽市,山東省萊陽市河洛中心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