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西方文化流入我國,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價值觀念,其中文學精神價值取向呈現出低級、扭曲及消極的情況,而崇高、健康及積極的文學精神價值取向卻被遺忘,但這樣的文學精神價值取向才能夠對人文精神加以體現,使得完美人格得以塑造,有利于促進個人、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消費主義;時代文學;精神價值取向
自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水平及收入進一步提高,我國人民有更多的閑暇時間,市場上出現了消費大眾。在消費主義時代,文學消費已成為整個社會消費的一部分,文學消費群體進一步擴大,呈現出大眾化的態(tài)勢,這也就使得文學生產呈現出多樣化與擴大化,要求眾多文學產品能夠渡河消費大眾的序曲,進而促使文學更加的商品化與市場化。在這一背景下,人與文化間的密切關系已完全消失,文化已不再是目的,而下降成手段,是人們取得實利的手段與工具,這就大大沖擊了文學傳統精神價值取向。
一、低級、歪曲及消極的文學精神價值取向出現的主要原因
(一)文學載體與傳播手段多樣化
在消費主義時代下,文學的載體更加的多樣化,讀者不僅可以通過紙質文本閱讀,還能夠通過影音文本、電子文本等進行閱讀,文學可通過網絡、電視及廣播等手段進行傳播,這就將文學傳播的速度加以極大程度的提升,也推動了文學的消費與傳播,從而促進了文學的繁榮發(fā)展。但是在這一背景下,有的文藝創(chuàng)作者為能夠獲得巨大的利益,借助多樣化的傳播手段及載體,對自己的作品加以大肆的炒作,讓自己的作品帶上“高大上”的面具,這一現象將導致文學作品所代表的主流與次流變得模糊不清,長此以往將嚴重沖擊傳統文學的精神價值取向。
(二)文學創(chuàng)作者與受眾價值觀呈現多元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人們的思想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人們的價值觀也呈現出多元化,價值觀的多元化在文學領域中的具體體現為文藝百花齊放,不僅具備高雅的文學文化,也具備通俗的文學文化,這就推辭那個了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fā)展。然而,價值多元化下存在一些消極因子,出現了低俗與通俗不分的情況,包括:“閨蜜日記”、“下半身寫作”等,且較多的讀者特別喜歡低級趣味的另類作品,相關調查表明,我國有80%以上的大學生看過色情影片與色情小說。
(三)文藝產品不斷商品化
文藝產品商品化指精神產品成為商品,可從中獲取利益,造成這一現象發(fā)生的主要原因為:有的文藝創(chuàng)作者及出版商經受不住強大物質利益的誘惑,隨波逐流,丟失了自己的精神價值取向,為謀取私利,而枉顧社會利益,利用一些先進的傳播途徑,一味的為了滿足讀者的需求對產品進行制作與出版,這些作品一般比較庸俗,沒有任何的文學價值,會對讀者的價值觀造成極大的影響。
二、重塑與主張健康、積極與向上的文學精神價值取向的對策
(一)確保文藝宣傳與文藝傳播的標準化
在消費主義時代,文藝傳播途徑多樣化,且傳播速度非???,但并不規(guī)范,其中最不規(guī)范的傳播途徑為互聯網,互聯網雖給文藝傳播提供了便捷的傳播渠道,使得文藝作品可以迅速的進入到人們的視野;對于廣播與電視,這兩個傳播途徑雖監(jiān)控比較嚴格,但其受到“利益至上”的環(huán)境所影響,被利益驅動而不再規(guī)范等。這些情況均導致大量參差不齊的作品進圖到文學消費市場,部分低俗不堪的“文藝作品”進入大眾視野,使得原本純凈的文藝領域受到污染,錯誤的引發(fā)人們的精神價值取向。所以,相關部門必須對文藝傳播與文藝宣傳進行規(guī)范,通過合理的、科學的文藝宣傳,讓文學創(chuàng)作者能夠正確創(chuàng)造,受眾能夠合理消費,使得消費大眾擁有正確的精神價值取向[1]。
(二)培養(yǎng)準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
在消費主義時代,人們的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文藝呈現多樣化;由于受到多元化的影響,使得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必然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在文藝領域中這種變化稱之為精神價值取向出現偏差,嚴重情況下發(fā)生扭曲與變形情況。對于這一情況,需要借助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進行疏導,促使人們的精神價值取向向著健康、積極與崇高的方向發(fā)展。
(三)發(fā)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在消費主義時代,由于缺乏一個系統的核心價值體系對人們的人文精神與道德觀念加以正確引導,使得人文精神失落及社會倫理道德滑坡?,F階段,集體主義已逐漸喪失了其以往的向心力,出現了個人主義及利己主義,這些情況使得人們的精神世界受到極大的沖擊,并在極大程度上沖擊了人文精神與社會倫理道德。為此,需要積極發(fā)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十九大中提出:“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及實踐,著力點在于:對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進行培養(yǎng),加強實踐養(yǎng)成、教育引導、制度保障,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具備的引導作用加以充分發(fā)揮,促進國民教育良好發(fā)展,精神文明的創(chuàng)建,在社會發(fā)展的多個方面引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而對人們的情感認同、行為習慣加以轉變”,從而有效避免人文精神失落與社會倫理道德滑坡,有利于明確健康、積極與崇高的文學精神價值取向,讓文學更加重視人類的共同理想,重視民族進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能夠對時代精神加以呈現,促進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2]。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消費主義時代下,文學精神價值取向受到極大的影響,文學精神價值取向呈現出低級、扭曲及消極的狀態(tài),使得文學領域受到不利影響,影響到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不利于社會的發(fā)展。所以,需要樹立準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世界觀,對文藝宣傳與文藝傳播途徑加以規(guī)范,積極發(fā)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從而明確健康、積極與崇高的文學精神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李勝清,李乾龍.文學消費主義視域下的精英文學祛魅[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8,39(01):123-128.
[2]勾畫.消費主義時尚影響下的文學發(fā)展趨勢[J].中國高新區(qū),2018(03):291.
(作者單位:內蒙古工業(yè)大學建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