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香
【摘要】目的:觀察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采取盆底康復治療對其治療效果的影響分析。方法:將在我院近期(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時期)收治132例產后發(fā)生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隨機數(shù)字法分成兩組。僅采取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為對照組,采取盆底肌康復訓練聯(lián)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為實驗組。將兩組患者治療結束后3個月的靜息、快肌、慢肌盆底肌肌力對照。結果:實驗組患者盆底肌肌力在靜息、快肌、慢肌肌力上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對于產后發(fā)生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采取系統(tǒng)的盆底康復治療即盆底肌康復訓練聯(lián)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可明顯提高盆底肌肌力。
【關鍵詞】盆底康復治療;產后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療效分析
【中圖分類號】R26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235-01
就目前疾病統(tǒng)計學表示,妊娠與分娩為盆底功能障礙發(fā)病的最主要生理性改變,與病理性改變不同,采取系統(tǒng)的盆底肌康復治療是有一定的治療效果的[1]。將在我院近期(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時期)收治66例產后發(fā)生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采取盆底肌康復訓練聯(lián)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并于治療后采取超聲檢查復驗治療結果,旨在為產后發(fā)生盆底障礙性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納入標準[2]:產后婦女;發(fā)生盆底功能障礙;依從性較高;年齡20~50歲;可完成日常治療。排除標準[3]:有心臟病或心臟起搏器植入史;既往泌尿生殖道瘺、泌尿生殖道手術史;精神異常;有神經肌肉病變疾病史;合并器質性病變;惡性腫瘤者;依從性差。將在我院近期(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時期)收治132例產后發(fā)生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隨機數(shù)字法分成兩組。對照組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281±24)歲,初產婦57例,經產婦9例,。實驗組,年齡21-43歲,平均年齡(289±25)歲,初產婦58例,經產婦8例。對照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
12方法
121盆底康復方法對照組采取生物反饋電刺激:儀器為法國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型號PHENIX,從50Hz頻率開始,逐漸增強至80Hz,脈寬為250μs,患者感覺肌肉強力收縮但不疼痛為適宜電流大小。依照生物反饋儀顯示的壓力波形,指導盆底肌肉收縮鍛煉,10 min /次康復時間,當收縮持續(xù)時間達到10s時,可開始Ⅱ類纖維強化訓練,每次收縮后休息3 s,總康復時長5min。治療時間為20-30min,2次/w,15次/療程。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之上,聯(lián)合盆底康復訓練治療,即結合站、臥、立位,自主收縮肛門與尿道口,維持10s,20個/次,每日訓練>5次。囑患者可在白天任意時間段,完成盆底康復訓練,對患者不理解之處給予指導,2個月/療程。
13評價指標[4]測定治療結束后3個月盆底肌肌力,對照兩組肌力情況。
14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 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數(shù)據(jù)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shù)采用百分比表現(xiàn),數(shù)據(jù)相比采取x2校驗,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患者盆底肌肌力在靜息、快肌、慢肌肌力上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1。
3討論
因先天發(fā)育不良、分娩或者盆底組織退化薄弱,此岸線盆地支持結構損傷、缺陷而致,以發(fā)生盆腔器官脫垂、壓力性尿失禁、陰道松弛、性生活不滿意、便秘等為臨床表現(xiàn)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唯一目前臨床認可的治療手段為盆底康復治療,通過運用綜合康復治療技術手段恢復、改善或者重建女性在妊娠、分娩以及各種過程中遭受到的不同程度損傷的盆底相關功能。盆底肌訓練則屬生物反饋的一種,在主觀的意識下活動原理進行,控制通過學習達成,避免了錯誤收縮腹肌與下肢,完成自主控制與鍛煉,使患者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對盆底肌肉自主收縮并放松,增強尿道括約肌的協(xié)調性,強化盆底肌群及逼尿肌、尿道括約肌肌力與控制力。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盆底肌肌力在靜息、快肌、慢肌肌力上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1)。
綜上所述對于產后發(fā)生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患者,采取系統(tǒng)的盆底康復治療即盆底肌康復訓練聯(lián)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可明顯提高盆底肌肌力。
參考文獻
[1]張紫琪,廖碧珍,李明慧 .盆底功能重建對女性產后性功能障礙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5,21(26):3215-3216
[2]張坤,韓勁松.腹腔鏡下高位骶韌帶懸吊術治療子宮脫垂的療效探討[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3,14(2):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