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虹
摘 要: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一直以來受到了教育專家,英語教師的關注,近年來這方面的科研成果也是層出不窮,但筆者認為英語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同樣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筆者結合近三年來對所在地市初中英語學科教學視導檢查情況及對學生進行訪談和調查結果來看,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存在許多問題,并結合實際進行閱讀英文原版書教學模式的研究。
關鍵詞:閱讀英文原版書;外語基礎教育;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18)03 — 0171 — 03
1.引言
一個人的精神發(fā)展史就是其成長過程中的閱讀史。閱讀對于中學生的意義尤為重要,它不僅是語言輸入的主要來源,也是聽、說、寫、譯等其他技能發(fā)展的基礎和源頭,它是直接有效地獲取各種信息的手段,引導學生走進真正的閱讀世界,教給他們有效的閱讀策略,讓閱讀像呼吸一樣成為一種需要,是英語教師的重要使命。傳統(tǒng)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特點是“圈養(yǎng)式”,教學內容控制在極其有限的篇目里,學生視野狹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受限。
在這樣的局面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根本不可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學生沒有掌握任何閱讀策略、閱讀技能,那么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外英語閱讀就是天方夜譚。本課題就是要通過對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英語原版書(一整本書)的課外閱讀,來探索一個全新的課外閱讀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與習慣,進而改變我市英語課外閱讀的目前現(xiàn)狀。
2.國內外課外閱讀原版書研究現(xiàn)狀
芬蘭作為全球教育第一的國家,一位約瓦斯曲萊大學的語言學家在一次“瑞典芬蘭文化中心”所舉辦的多語言國家國際研討中,指出芬蘭新生代學生已經(jīng)視英文為一項與世界接軌的重要工具。外語家庭作業(yè)之一就是“每天半小時的自我閱讀英文原版書”。臺灣地區(qū)教育部門制定“提升國際競爭力計劃”,計劃重點是“積極提升臺灣學生外語能力,與國際接軌”。與國際接軌是個什么概念呢?目前臺灣學生初中畢業(yè)之前,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有了二三十本原版書的閱讀量,詞匯量更是在15000個以上,能順利通過美國托??荚?,以及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申請美國著名的私立高中。2001年,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政府施政報告》第五部分,向市民承諾“從2002年開始,政府將采取措施,加強小學的英語教學”。下發(fā)給小學的指導文件里,反復提到:“英語閱讀能力,是孩子終身必備的學習能力?!毕愀鄣貐^(qū)很多10歲小學生,每天自己看原版書,并非聰明過人,而是老師已經(jīng)帶著孩子認真啃過幾本原版書了,有了老師給的閱讀底子,孩子才具備閱讀原版書的本領。
目前, 兒童英語啟蒙在國內越來越得到了家長們的關注。馮繼強在《杭州市少年兒童課外英文閱讀現(xiàn)狀初探----以杭州少年兒童圖書館明德英文圖書室原版英文圖書流通數(shù)據(jù)分析為視角》一文中探討了公共圖書館為少年兒童提供專業(yè)性課外英文閱讀服務,以杭州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明德英文圖書室為例,通過對近五年圖書流通數(shù)據(jù)的分析,初步探析了杭州市少兒課外英文閱讀現(xiàn)狀,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建議。
3.齊齊哈爾市初中英語閱讀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一直以來受到了教育專家及英語教師的關注,近年來這方面的科研成果也是層出不窮,但筆者認為英語課外閱讀作為課內閱讀的補充和延伸,同樣是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背景知識、經(jīng)驗,而這些知識及經(jīng)驗有利于更有效地提升閱讀能力。筆者結合近三年來對所在的地市初中英語學科教學視導檢查情況及對學生進行的訪談和調查結果來看,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存在以下問題。
3.1課外閱讀材料單一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多數(shù)農村學校學生的閱讀材料只有課本中的課文和每次考試卷中的閱讀題。即便是城區(qū)的學生這樣的現(xiàn)象也普遍存在,有的老師認為每天堅持給學生留一篇英語“豆腐塊”式的小短文,這就是課外閱讀。致使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很難做到主動學習、積極思維。
3.2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的不同往往會導致閱讀效率的差異。通過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存在不良的閱讀習慣,極大地影響了閱讀效果。首先是過多地依賴工具書。這樣的閱讀習慣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閱讀速度,長期以來,學生會覺得閱讀費時費力,更重要的是,在閱讀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中斷就很難讓學生從整體把握文章主旨,不能理清文章的內在邏輯關系。
3.3缺乏課外閱讀指導
教師缺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是閱讀教學存在的又一個問題。課外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但僅僅圍繞英語課本是遠遠達不到這一要求的。這就要求教師應當精選閱讀材料,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讀物,幫助學生掃清學生課外閱讀的障礙,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3.4英語教師的閱讀教學理念嚴重制約了學生課外閱讀的發(fā)展
初中英語教學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顯著。由于考試的大部分基礎題目都來自課文,因此一部分教師認為必須詳細講解課文中的語言點。在閱讀教學中,往往還是注重對文本語言知識的“精講細作”,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卻被忽視了。在這樣的局面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根本不可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學生沒有掌握任何閱讀策略、閱讀技能,那么讓學生自主進行課外英語閱讀就是天方夜譚。本研究就是要通過對教師指導學生進行英語原版書(一整本書)的課外閱讀,來探索一個全新的課外閱讀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與習慣,進而改變我市英語課外閱讀的目前現(xiàn)狀。
4.閱讀英文原版書是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的一個創(chuàng)新探索
英文原版讀物是指在其本國直接印刷,未經(jīng)翻譯,也未經(jīng)翻版、翻印的作品。筆者瀏覽過各種版本的英語教材,發(fā)現(xiàn)國內目前英語教材琳瑯滿目。但是這些英語教材幾乎沒有收錄文學名著,更不會收錄原汁原味的英語兒童文學。國內孩子很少接觸英美原版讀物,這是英語教學的遺憾。因此,對將英文原版書(一整本書)作為課外閱讀材料這一課題的探究,它將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4.1改變了學生的被動學習地位
筆者通過研究課外閱讀“英文原版書”來謀求一條適合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有效的閱讀捷徑,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通過課外閱讀“英文原版書”來培養(yǎng)學生自我閱讀、自我理解、自主運用的能力,以提高學生閱讀量和英語綜合能力。所選英文原版書作為課外閱讀材料首先具有趣味性,但同時也具有一定難度,尤其是詞匯。教師一定要在學生閱讀前幫助學生掃清一部分單詞障礙(直接給出漢意、或給出漢意的若干選項),生詞量逐漸增多,教師每天給學生制定閱讀計劃(幾頁),最后在一周一節(jié)的課外閱讀課上,通過教師設計的各種活動,去檢查、驗收學生的閱讀效果。這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學生的被動學習地位。
4.2改變目前單一機械枯燥的英語教學方式
有些英語學習者認為只要提高詞匯量,英語閱讀就被攻破了,但實際上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學生接觸了英文原版讀物就會發(fā)現(xiàn):即使手頭有字典,閱讀還是吃力的,因為閱讀的過程不是認字的過程,閱讀是一個“從字里看出字來”的過程,是讀者解釋文本的過程。因此,我們必須改變目前單一機械枯燥的英語教學方式,利用課外“閱讀英文原版書”作為突破口,把泛讀和精度相結合,欣賞和分析相結合,閱讀技能訓練和閱讀方法相結合,把閱讀“英文原版書”作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的預測技巧和尋找文章主線技巧,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
4.3提升了英語學習者的語用能力
閱讀英文原版書還有一個好處,作家寫一部書的時候,必然會重復使用一些單詞、句型結構。隨著學生的閱讀,這些單詞、句型結構會反復出現(xiàn),這就加強了記憶。語法也是如此,語法隱含在語言里,經(jīng)過人工梳理而自成體系。語法有必要學好,但是學好語法的前提是讓學生大量的接觸真實的語言。學生只要大量接觸原汁原味的英文原版讀物,附帶就能認知語法,這就是語法內隱式學習。(內隱的概念是美國心理學家瑞博1965年首次提出的。)實際上,在英語學習過程中,背單詞,學語法,僅僅屬于機械環(huán)節(jié)。在英語學習中,真正有靈性的部分,是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閱讀英文時,教師要盡量培養(yǎng)孩子理解文字的思維方法,教孩子梳理語境的邏輯脈絡。閱讀量和單詞量,必須形成積極有效的互動,引導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語用能力。
4.4通過引導學生閱讀英文原版書使英語教育與國際接軌
在國際化,全球化喊得震天響的今天,英語就是與世界接軌的基本工具,母語是本,英語是工具,它或其它外文絕不是對自身本土文化與家園構成一種威脅,反而是多元文化的觸媒與基礎,我們希望我們培養(yǎng)的學生得以在網(wǎng)絡、報刊、電視電影、網(wǎng)游的多樣世界里,和國際上各個相同年齡族群進行更多元、更有趣、更實際的交流。能讓中國與世界快速、廣泛接軌,并在思想空間上可以暫且超越地域的限制,而直接與歐洲和世界同步對話。
4.5閱讀英文原版書教學模式的研究的重要價值在于教師自我專業(yè)水平的提高
教師要指導學生自主閱讀英文原版書,就必須教給學生閱讀策略、閱讀技能,進而改變了教師的閱讀教師的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材料,教師要設計好每周一節(jié)的閱讀課,就必須專研英文原版書,進而提高自身的英語專業(yè)水平;與學生共同談論學生感興趣的課外閱讀材料(英文原版書),走進了學生的生活,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反過來促進英語的課堂教學。這些共同良性循環(huán)的改變盡管會付出時間與精力,但努力走下去就會幫助學生和教師共同走出英語能力運用的一片天。
5結論
借用法國古代哲學史大家Pierre Hodoy 先生的話,讀書之力量在于“塑造(form)”,而不是“灌溉(inform)”。讀書的力量就是通過今天的塑造,不斷蛻去“昨天的我”,迎接明天“嶄新的我”。 英語閱讀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如何“鋪設管道”,我們英語老師的作用就是,通過引導初中生閱讀英文原版書,將英語當做涉取西方書籍思想的“管道”,讓閱讀英文原版書成為學生的“生活方式”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加上自身的努力和老師的引導,成效指日可待。
〔參 考 文 獻〕
〔1〕陳之華.芬蘭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6-7.
〔2〕李岑.0-12歲英文原版閱讀與學習進階指導〔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66-80.
〔責任編輯:楊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