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素賢
摘要:學習興趣是促使學習行為正常開展的內在驅動力,它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小學數學是義務教育階段一門基礎學科,由于其較強的應用性、實用性而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但與此同時,由于其邏輯性強、抽象度高而導致學生學習相對枯燥。因此在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低下成為較為突出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新課改的需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僅束縛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散,也不利于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數學也是其他自然科學的基礎和保證,因此,學好數學對于學生以后其他學科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小學數學主要是促進學生在幼年時期接受數學教育,進而為將來的數學學習奠定基石,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顯得非常重要.
一、構建友好師生關系
在實際教學中,老師需多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此過程需要教師與學生改變以往傳統(tǒng)單一的教與學的關系,老師需主動轉變自身地位,積極與學生建立友好的相處模式。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通常為教師在課堂上授課以及在課堂上指導學生開展日常練習,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但此種方式無法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師生之間無法很好的建立一種合作機制。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多參與到學生的討論及活動中來以促進師生建立友好的相處模式。一旦建立了友好的相處模式,學生便會主動的咨詢老師;自主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進而幫助學生更順利的開展后續(xù)的學習。此過程不僅可以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價值,還能夠促進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數學的學習中來,進而有利于提升學習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需要日積月累,在日常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產生依賴心理,教導學生學會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問題并解決問題。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在數學學習中,數學思維包括解題思維、答題思維和延展思維。解題思維需要在練習中積累經驗,學會迅速而正確的理解題意是關鍵,在擁有高效解題思維能力的條件下,學生能更自如地應對難題。答題思維則考驗學生的表達能力,要學會正確組織數學語言來表達出自己的答案,這不僅對數學學習而言很重要,對全科的學習都非常重要。延展思維則是傾向于舉一反三的思維方式,對于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三種思維綜合培養(yǎng),使得學生能夠靈活應對所遇到的數學問題,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在學習過程中提升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養(yǎng)、提升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這種思維方式在長期養(yǎng)成中可以形成一種綜合邏輯思考能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鼓勵學生打破思維定勢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發(fā)揚民主,要師生平等地共同探討問題,形成寬松的求異氛圍,使學生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教師,不迷信權威,敢于發(fā)表不同意見。要鼓勵學生大膽探索的求異思維。比如在解題過程中,對于某些問題學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且不與老師或書本上的一樣,而學生又不是很自信,教師此時就應該鼓勵表揚他們積極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本人更應具備一種求異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不盲目相信書本和一些所謂的權威言論,教師要愛護學生敢于提出異議的勇氣和積極性,在教學中對那些有異議的發(fā)言,教師要肯定并贊揚。有很多學生提出的不同看法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教師一定尊重學生,耐心聽,千萬不要給學生潑冷水,要抑制其他學生的哄笑,嘲弄,要因勢利導,通過分析學生的看法與觀點,肯定其中正確的,深刻剖析錯誤的,從而得出正確結論。
四、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合作教學,就是一個小組間的學生相互學習,以團體的總的成績?yōu)樽罱K成績,師生間共同合作達到教學目標。目前,教師們根據新課改的要求,不斷地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也因此很多教師選擇合作交流的方式來教導學生。通過合作教學的方式,可以改變原本沉悶的課堂,使得課堂上的氛圍更加活躍。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在這個過程中,首先是教師需要針對性的設置討論內容,根據書上的內容來合理設置學生們所要討論的。其次是合理構建合作小組成員,數學老師應該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成績差異和性格差異合理劃分學習小組的成員,優(yōu)化小組分工協(xié)議,以達到分工合作的效果最大化。最后是創(chuàng)設和諧的課堂氛圍,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的陣地,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的課堂氛圍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的一種前提。我們知道,如果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就是要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來,給他們提供一個參與的平臺,創(chuàng)造一種良好的民主的參與氛圍。
五、在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動”是兒童的天性,教學過程中,只有自己親自動手做一做,才會知道得更多,掌握得更牢。我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主動操作。如分一分、數一數、畫一畫、擺一擺、拼一拼等,使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來源與發(fā)展,體驗到參與之樂、思維之趣、成功之愉。同時在教學中,我還提倡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不斷創(chuàng)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和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自己去探索數學,獨立思考,發(fā)表見解,善于傾聽其他同學的不同意見,在小組交流、合作中達到共同獲取知識、發(fā)展能力的目的。如在“拼積木”活動中,學習小組通過合作交流、討論,拼成的形狀各種各樣。教師再加以點撥和鼓勵,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萌發(fā)了創(chuàng)新意識。在“隨意拼”活動中,讓學生利用各種實物和立體模型,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拼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生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拼出了火車、大炮、坦克、長頸鹿、機器人等物體形狀。這樣的實踐活動較好地體現(xiàn)了“數學來源于生活實際”和“不同的人學習不同層次的數學”,使學生在嘗到學習樂趣的同時,又激發(fā)了求知的欲望。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興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而應貫穿于數學活動的全過程。教師應以摯烈的真愛善待每一個學生,對學生寬容,激勵、贊美,把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入到每一次教學之中,培養(yǎng)、鞏固、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劉玉. 小學低年級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0,(78)
[2]王發(fā).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