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貴菊
摘要:后進生是每個學科教學過程中都會出現的群體,對于學科整體性教學節(jié)奏和計劃的制定都有明顯的影響。所以后進生的轉化是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的重點內容之一。本文以高中生物為例,談談如何找到一條后進生轉化的有效途徑,保證班級教學進度的一致性。
關鍵詞:高中生物;后進生;探究;素質教育
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都會得出一個統一的認知:學生由于天賦和學習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因素,在知識學習方面存在著差異性,這是一個不同辯駁的事實。一方面,從整個學校教育進程來看,學生隨著受教育年限的加深會逐漸顯現出明顯的差異性,這主要是由于學生在知識學習方面的努力程度所導致的,尤其是在某一階段只是學習落下進度,往往會導致后期學習進度方面的落后;另一方面,從學科來看,雖然大部分學生都在天賦和思維方面處于同一起跑線,但不可否認的是,確實有部分學生存在天賦和思維方面的極端情況,要么某一學科知識學習方面天賦異稟,要么思維存在弱項,導致學習過程中事半功倍。總之以上兩個方面的原因,都會導致部分學生在知識學習方面存在偏科現象,甚至是成為后進生,并且這種情況往往會隨著年級的增長而愈演愈烈,基本到了高中階段會呈現出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后進生群體,對于日常班級教學進度的一致性產生影響。所以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也往往是各科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避不開的門檻,必須解決的障礙。
作為一名高中生物教師來說,我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對于后進生對于班級教學的影響就深有體會。高中生物是一門專業(yè)性突出的學科,尤其是高中階段相對于初中階段來說,所涉及的內容在專業(yè)性方面呈現出質的變化,這就導致學生的學習難度有了層級式的跨越,班級兩極分化現象也就更加嚴重。并且從后進生群體來說,由于知識學習方面的力不從心,在生物教學的各個階段都會給班級教學帶來影響,例如課堂教學過程中互動的展開,紀律的維持,課下作業(yè)布置完成不到位等等。所以在我看來,要想做好生物的教學工作,后進生的轉化是一項重要的內容,而在本文中我也將結合我實際的教學經驗,將素質教育所提倡的學生為本、因材施教等教學理念和具體的教學實際相結合,尋找出一條有效的問題解決方式,逐步的轉化后進生,從而保證日常教學的一致性和班級學生知識學習進步的同調性。
一、全面摸底,明確后進生問題所在
對于后進生來說,在不同的學科教學過程中往往呈現的問題都不同,所以,在我看來要想轉化后進生就必須了解他們的問題所在,了解他們的學習需求,才能進一步找到解決問題的對策。此部分中我就重點針對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后進生問題展開分析。
首先,我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生物這門學科后進生出現的基本問題在于知識學習方面。一方面,是因為高中生物的專業(yè)性加強,初中階段在生物學習方面本身基礎不扎實的學生,在專業(yè)性內容方面就更加暴露了缺點,跟不上學習進度,導致差距越來越大,學習積極性也會相應的降低,如此惡性循環(huán)造成部分學生破罐子破摔心理的出現;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生物作為自然學科的一種,在知識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有一定的要求,部分學生在此方面存在天賦上的不足,所以學習進度也就相對較慢,如果教師備課過程中涉及太多拔高性的例題,則會增加學生的理解難度,進而拉開差距。
其次,高中生物教學中后進生的出現還有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這些原因通常具有普遍性,不僅僅存在于生物這一門學科,那就是學生的惰性心理和畏難心理。高中生物在學生反饋中屬于各學科中具備較高難度的學科,學生在知識學習方面需要學生花費相對較多的精力,而且學習方法如果存在偏差很容易的導致事倍功半的效果。多種因素綜合結果之下,部分看不到進步的學生便會自然而然的產生退縮心理,被困難打敗,逐漸加入后進生群體。
二、對癥下藥,從課堂入手解決問題
上部分中我重點總結了生物教學中后進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那么此部分中我將重點針對課堂教學,談談如何通過教學方法的選擇,先從知識的傳輸部分入手,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和知識吸收效率,實現后進生的初步轉化。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先從知識傳輸入手,解決學生知識學習難,進度慢的問題。我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分層次教學是一項轉化后進生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備課過程中我們重點針對課本內容,將教學大綱中規(guī)定的基礎知識點,進行合理的安排,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技能進行化繁為簡,保證課堂知識輸出的直接性和簡單化,然后在滿足全體學生基礎知識需求的基礎上,在設置一部分帶有難度的例題,從而滿足學生“吃飽”和“吃好”兩重問題,讓后進生也能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現最基礎知識的學習。
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對于高中生物這門學科來說我們會涉及到做實驗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個環(huán)節(jié)推動后進生參與實驗操作,例如通過分組的形式,將后進生分配到各個組中,并讓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從旁協助,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探究。在此過程中因為教師的抽離,操作和實踐基本依賴于小組集體,在此過程中可以給予學生更多探究的自由,思維交流的機會,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幫互實現后進生的自然轉化。
三、課下鞏固,促進后進生轉化
高中階段可以壓力重,后進生存在的問題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所以我們還要充分利用課下時間,有差別的布置課下作業(yè),直擊學習短板,有針對性的幫助后進生實現生物學習水平的提高。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布置課下作業(yè)的方式,有針對性地給后進生提供學習引導。作為教師,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很明確后進生存在的問題,而對于學生本身來說很難歸類自己問題的所在。所以在布置作業(yè)過程中我們可以“區(qū)別對待”將基礎內容和學生弱點相結合,讓學生針對一類問題,進行集中性練習,一項項攻克難關。
其次,在課下,我們還要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本身后進生在學習方面就存在進度慢的問題,所以需要“笨鳥先飛”養(yǎng)成課下預習和課后復習的習慣?;趯W生學習惰性的問題,我們一開始可以采取任務布置的方式,讓學生習慣于復習和預習,充分利用課下時間,做好知識的鞏固和學習。
總之,對于后進生轉化來說,教師的引導是關鍵,以上是我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所總結的后進生轉化經驗,希望對其他生物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的開展起到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