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左宗棠家風:內(nèi)容、體系與價值

      2018-08-15 00:51:41
      學術(shù)交流 2018年4期
      關(guān)鍵詞:經(jīng)世致用

      王 泓

      (哈爾濱工程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哈爾濱 150001)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春節(jié)團拜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時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fā)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fā)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shè),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發(fā)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tǒng)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fā)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梢哉f,緊抓家庭德育建設(shè),便需要從中華傳統(tǒng)的教子思想中汲取資源。晚清“中興名臣”左宗棠的家庭教養(yǎng)觀念幾乎包含了子女德性涵育的各個關(guān)鍵方面,具有時空遷移的思想價值。本文就左宗棠家風的內(nèi)核、內(nèi)容體系和當代價值三個方面進行論述。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我們通過系統(tǒng)地考察左氏家族的家風、家訓,便可窺見左宗棠家庭德育和教子倫理思想的內(nèi)容體系*以中國知網(wǎng)(CNKI)為檢索平臺,以“文獻”為檢索范圍,以“篇名”為檢索條件限制,分別以“左宗棠and家風”“左宗棠and子女”“左宗棠and教子”“左宗棠and家教”“左宗棠and家教觀”“左宗棠and家教思想”“左宗棠and教育”“左宗棠and德育”為布爾邏輯檢索式進行檢索,綜合篩查后可得有效文獻14條,其中期刊論文9篇、學位論文1篇、會議論文2篇、報紙文章1篇。通過復(fù)查檢索因式,基本可以確認,上述8條檢索式已經(jīng)涵蓋了以“左宗棠家風”為核心議題的全部研究成果。細讀檢索所得后不難發(fā)現(xiàn),除年份較早的幾篇外,既有的左宗棠家風研究大多遵循“描述(內(nèi)容)+評議(價值)”的路徑展開。但令人可惜的是,這些研究幾乎都沒有就左宗棠家風的內(nèi)核、表征和價值作全面系統(tǒng)的勾勒和總結(jié),也甚少有作者試圖揭示由左宗棠家風所展現(xiàn)出的左宗棠家教思想在左宗棠思想全局中的體系定位,而這一點恰恰關(guān)切到對其思想內(nèi)核的認識。本文主要在這兩點上“做功”。在當代啟示方面,本文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出發(fā),重點考察“家庭”的社會組織和教化功能,并以之為中介,議評左宗棠家風的價值閃光點。,這一梳理工作在中華德育文明史的系譜學范疇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而也是本文主體內(nèi)容之所在。

      一、左宗棠家風的內(nèi)核

      晚清重臣左宗棠一生戎馬倥傯,卻也對子女的教育問題非常重視,時常在處理軍務(wù)之余不忘千里飛鴻,寫信給兒子,談讀書做人的道理。左宗棠教子的根本目的是敦促其子女后代以“經(jīng)世致用,品行端正”為標準約束己身,甚或成就棟梁。左宗棠的教子觀念頗富時代意蘊和個人特征的德育哲學思想,其內(nèi)涵能夠展露出左宗棠身處晚清危亡時期,作為“中興名臣”而具備的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一方面,左宗棠的教子思想是其身處動蕩亂局所持守“報國觀”的代際投射。左宗棠的“報國觀”是其政治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核心在于“文治武功”的并濟策略、張弛有度的“士族”精神以及建軍治軍的“兵學傳統(tǒng)”,其目的在于重構(gòu)、維續(xù)清王朝危殆的統(tǒng)治權(quán)威,并著力改善民生。這種剛?cè)峁才e的治世情操具象化之后,方才轉(zhuǎn)化為對子女知識素養(yǎng)和軍事才能的要求。

      另一方面,左宗棠的教子思想體現(xiàn)了他“輕科名,重實學”的人才選任理念和“重義輕利”的樸素道德哲學觀點。左宗棠對晚清科舉腐敗、人才凋敝的狀況十分痛心。在他看來,要想扭轉(zhuǎn)不利局面,必須要求士人學子擺脫科舉功名的誘惑,致力于經(jīng)世致用之學。因此,他常對子女們說:“所貴讀書者,為能明白事理。學作圣賢,不在科名一路,如果是品端學優(yōu)之君子,即不得科第亦自尊貴。若徒然寫一筆時派字,作幾句工致詩,摹幾篇時下八股,騙一個秀才、舉人、進士、翰林,究竟是什么人物?”[1]19

      左宗棠既悲慨于晚清時局之困,又沉慟于世風漸衰之惑,綜合而致,形成了頗具個人特色的教子思想。對左宗棠教子觀進行研究,既有助于把握其經(jīng)世哲學的人生貫通性,又可以此為窗口探源其經(jīng)世哲學所植基的時代背景、所內(nèi)嵌的歷史邏輯。

      二、左宗棠家風的內(nèi)容體系

      承前所述,左宗棠家風以其教子思想為表現(xiàn)形式,幾乎囊括了個人心性養(yǎng)成與品德涵化的所有關(guān)鍵方面,主要包括教養(yǎng)子女如何完善自身、如何做好學問、如何處理各種社會關(guān)系(包括親屬關(guān)系、師生關(guān)系、朋友關(guān)系、恩報關(guān)系)等等。筆者將其總結(jié)為五個關(guān)鍵詞,即志存高遠、崇儉廣惠、經(jīng)世致用、謹慎自抑與知恩圖報。

      (一)左氏家風之一:志存高遠

      1.左氏子女應(yīng)立“學為圣賢”之志

      左宗棠以“與天下同安”為目標,以“書生豈有封侯想,為播天威佐太平”為遠大志向。這種治世報國、不為功名的精神氣質(zhì)以“學為圣賢”的修身觀念為基礎(chǔ),并與其所蘊含的道德人格內(nèi)涵相貫通。因此,左宗棠在寫給兒子的家書中這樣說:

      “讀書作人,先要立志,想古來圣賢豪杰是我者般年紀時是何氣象?是何學問?是何才干?我現(xiàn)才那一件可以比他?想父母送我讀書、延師訓課是何志愿?是何意思?我那一件何以對父母?看同時一輩人,父母常背后夸贊者是何好樣?斥詈者是何壞樣?好樣要學,壞樣斷不可學。心中要想個明白,立定主意,念念要學好,件件要學好。自己壞樣一概猛醒猛改,段不許少有回護,斷不可因循茍且,務(wù)期與古時圣賢豪杰少小時志氣一般,方可謂父母之心,免被他人恥笑?!盵1]469-470

      由此可見,在左宗棠看來,其子女后代應(yīng)以立志為緊要之事,且當志存高遠,并以追求經(jīng)世之“實學”為祈愿。更為重要的是,左宗棠將家庭倫理與社會評價相結(jié)合,作為約束子女行為的“修身”規(guī)范,他認為,之所以要求子女向圣賢豪杰學習,是因為一則為慰藉父母之期盼心,二則避免被他人恥笑。

      2.左氏子女應(yīng)立志堅定

      左宗棠指出,“志患不立,尤患不堅。偶然聽一段好話,聽一件好事,亦知歆動羨慕,當時亦說我要與他一樣,不過幾日幾時,此念就不知如何稍歇去了,此是爾志不堅,還由不能立志之故。如果一心向上,有何事業(yè)不能做成?”[2]39在左宗棠看來,成就志業(yè)乃人生的恒久之事,需要具備堅實的持守和穩(wěn)定的心智。志向的確立和延展唯靠精神質(zhì)料的累積方能轉(zhuǎn)化為立志者的人生映象,這種在時空上維續(xù)的人格刻畫是聯(lián)結(jié)作為修身之起點的“高遠之志”與修身之歸宿的“崇儉廣惠”行為模式的核心紐帶。

      (二)左氏家風之二:崇儉廣惠

      “崇儉廣惠”既是一種處世哲學,又是一種陶冶的智慧,同圣哲先賢“外松內(nèi)緊”的修身要求保持了實質(zhì)契合。左宗棠提出“自奉于儉,待人于厚”的用財之道?!皟€”是內(nèi)向的束己要求,“惠”是外發(fā)的處世態(tài)度。在左宗棠看來,寬和、善良的處世之道唯有建立在嚴格的律己規(guī)條之上方可成就,左宗棠將此概括為“唯崇儉乃可廣惠”?!皟€而廣惠”寄托了左宗棠“兼濟天下”的開闊眼界和博大情懷,它決不僅僅局限于強調(diào)以修身為主的“崇儉論”之中,更彰顯了“經(jīng)世救民”的熱忱和胸襟。

      1.“崇儉”之風

      左宗棠后半生位高權(quán)重,為子孫增置家產(chǎn)自然易如反掌。但他很早就告誡子女,其養(yǎng)廉銀兩不會用于家用滋補或攢存,若有結(jié)余將悉數(shù)散出、施舍給弱勢群體,“吾積世寒素,近乃稱巨室,雖屢申儆不可沾染世宦積習,而家用日增,已有不能撙節(jié)之勢。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輒隨手散去,而輩宜早自為謀”[3]172。由此亦可看出,左宗棠要求子女“崇儉”的目的,不是“積而不用”做一個守財奴,而是要有達致“廣惠”的心胸境界,能夠最大限度地以己之俸祿為善。

      左宗棠深恐兒子們追求錦衣玉食而玩物喪志,走入紈绔子弟一路,所以避免“積財”為子孫后代造成的不良心理暗示和行為引導(dǎo),他甚至認為財富的積累和傳承不僅不會造福子孫,反而會為家族維續(xù)招致災(zāi)難,“吾自少至壯,見親友做官回鄉(xiāng)便有富貴氣,致子孫無甚長進,心不謂然”[1]157。為此,左宗棠曾經(jīng)表示:“吾意不欲買田宅為子孫計?!盵1]157他還反復(fù)告誡家人:“家中用度及延師之費,每年營中付二百金歸,省嗇用之足矣。此外,斷不準多用,斷不能多寄,致?lián)p吾介節(jié)?!盵1]15總的來說,左宗棠無論貧賤顯達,始終能夠嚴于律己,戎馬奔波中亦能嚴守治家教子的底線,力戒奢華,保持寒素家風。

      2.“廣惠”之風

      “廣惠”家風有兩層意義指向:一方面是憫恤親屬,接濟家苦;另一方面是寬厚待友,慷慨解囊。

      (1)憫恤親屬,接濟家苦。對于家族中的親戚,左宗棠在家書中不止一次地叮囑兒女:“族中苦人太多,苦難普送。擬今歲以數(shù)百金分之,先侭五服親屬及族中貧老無告者。爾可稟知二伯父酌量,其銀下次即寄歸可也?!盵1]87

      左宗棠甚至非常惦念妻子家人的生活狀況,他曾囑咐兒子說:“外家蕭條,二舅欠數(shù)百兩債,聞尚未清償,息耗日增,家計日窘。吾意欲為早清夙債,俾得從容?!盵1]157當左宗棠的妻子去世后,他還尤其擔憂妻子一家人以后的生活,多次囑咐兒女多多救濟他們。他說:“二舅信來,似光景甚窘,望吾寄贈,卻不言及多少。汝母骨肉之親,現(xiàn)只剩他一人。我必當盡情盡禮,以副乳母之意?!盵1]159他還叮囑兒子說:“爾外家衰替日甚,汝光舅喪其二子,暮景頹唐,念之心惻。爾姨母無復(fù)佳況,大舅母亦然,時當周恤,以慰爾母之意,能為代謀長久更佳?!盵4]177左宗棠還曾詳盡告知兒子如何有條不紊地救濟遠近親戚,他說:“家族中應(yīng)惆恤者,除常年義谷外,隨宜給予,先近枝,后遠族,分其緩急輕重可矣?!盵1]198

      (2)寬厚待友,慷慨解囊。左宗棠非常重視軍中袍澤之情,當其下屬士兵將領(lǐng)不幸遇難后,他從自己的養(yǎng)廉金中撥出銀兩救助那些孤苦無依的軍士遺孀。他也曾在家書中提到:“史聿舟事我忠謹,我極悲之,送奠儀二百四十兩,可同其兄赴靜齋處領(lǐng)出,著何三同送至史家坡,親交其母;吾今其母七子,死難者二,因傷成廢者一,殊可傷也!”[1]34

      左宗棠對待軍外友人亦是如此。左宗棠曾教導(dǎo)其子與朋友相處“用情宜厚”[1]168。左宗棠以身為范,其與洋務(wù)同僚曾國藩的友情便傳為一段佳話。曾國藩去世后,左宗棠曾在家書中寫道:

      “曾侯之喪,吾甚悲之,不但時局可慮,且交游情誼難垊然也。以致賭四百金,挽聯(lián)云:‘知人之明,某國之忠,自愧不如云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蓋亦道實語?!盵1]167

      左宗棠不僅要求子女待友寬厚,更會在朋友有難之時慷慨解囊。譬如,他曾在家書中敦促兒子轉(zhuǎn)交銀兩給友人,幫助其渡過時艱:

      “同年金季亭諱有成,家貧而持介節(jié)。寒餓所迫,逐以早隕,數(shù)子亦相繼亡。聞袁克卿說,其家僅剩一寡媳、一孤孫,不能存活,竟至留為乞丐,可傷之至。詢之年侄張萌庭,所言亦同。吾于萌庭告歸時面與之說,由家中取銀百兩恤其孤寡,萌庭稱到家即訪明交去,此時當可抵長沙。如見面,可將此銀交其轉(zhuǎn)給,切切?!盵1]220

      由此可見,無論是遠親近鄰,只要是生活貧苦,需要幫助的,左宗棠都會全力以赴。從其思想淵源來看,左宗棠持有這種樂善好施品性的精神動力并非對“果報”的畏懼或植基于其他的因果輪回觀念,而是出自其悲憫良善的品格及對個人心性提升的訴求。這種自我的心靈增益被灌注進入左氏家學,成為其子女處理人情往來、同道義理乃至恩報衡平的基本行動依據(jù)。據(jù)相關(guān)資料記載,左宗棠后人中做官的并不多,反而名醫(yī)輩出*左宗棠的曾孫左景鑒、左景鑒的兒子左煥琮都是著名的外科專家,左景鑒的大女兒是影像醫(yī)學及心血管病等方面的專家。參見邢秋茹《左宗棠后代名醫(yī)輩出》,載《科學大觀園》2010年第20期第48頁。,這必當是受到其濟世心性與慈善之念的感召和點染而成就的自為之舉,這足可見得左宗棠“廣惠”思想對其子女影響之深遠。

      (三)左氏家風之三:經(jīng)世致用

      左宗棠經(jīng)世致用的家風主要體現(xiàn)在其對子女如何“治學”的教誨之中。左宗棠要求子女以“圣賢德育”為核心,學習理學經(jīng)典并依照儒家道德標準省察、規(guī)范己身思想、行為。但左宗棠同時反對子女為“科名”所束縛??梢?,左宗棠所致之“用”并非個人功名,而是以報效家國,是以社會倫理為中心的責任理性的體現(xiàn)。

      1.讀書的目的是“明理”而非為“科名”

      在左宗棠看來,子女應(yīng)以“讀書明理,力行致用”作為為學之目的。左宗棠教導(dǎo)子女,讀書的目的是要洞悉實事,明達天理,學會做人做事,漸臻圣賢。至于科舉考試,絕非讀書的目的所在。正如左宗棠所說:“爾年已漸長,讀書最為要事。所貴讀書者,為能明白事理,學做圣賢,不在科名一路?!盵5]13他不僅教導(dǎo)兒子不要為了科名而讀書,還叮囑兒子不要讓孫子為科名而讀書。他在另一封家書中寫道:“諸孫讀書……只要明理,不必望以科名。子孫賢達。不在科名有無遲早,況科名有無遲早亦有分定,不在文字也?!盵5]137左宗棠甚至認為,如果僅僅為了光宗耀祖或者追逐名利去讀書,而忘了以耕讀立家立身的素志,便是不孝子孫,這也是左宗棠教子思想為學觀最具特色的一項理念。

      2.讀書治學應(yīng)做到“知行合一”

      左宗棠認為,子女為學應(yīng)講求學以致用、知行合一。這當中潛藏著他對時代憂患的深思和對知識救世的寄托。他說:“識得一字即行一字,方是善學,終日讀書,而所行不逮村農(nóng)野夫,乃能言之鸚鵡耳??v能掇巍科,躋通顯,于世何蓋?于家何益?非惟無益,且有害也?!盵5]137正如他為左氏家廟撰楹聯(lián)“縱讀數(shù)千卷奇書,無實行不為識字”所述那般,在左宗棠看來,知識的唯一價值便是“實行”,其所學也便是“實學”。

      左宗棠還以“士之有意用世者,蓋欲行其志”教導(dǎo)子女,要求他們將其作為己身生活實踐的指南。左宗棠希望子女成為有膽魄、有心神、有擔當?shù)摹叭瞬拧?,而非只會在筆尖述寫八股道理的平庸之輩,

      “人才之少,由于專心做時下科名之學者多,留心本原之學者少。且人生精力有限,盡用之科名之學,到一旦大事當前,心神耗盡,膽氣薄弱,反不如鄉(xiāng)里秀才上能集事,尚有擔當。試看近時人才有一從八股出身者否?八股俞做得入格,人才俞見庸下。此我閱歷有得之言,非好罵時下自命為文人學士者也。”[1]20

      其實,我們回顧左宗棠生平便可知曉其倡導(dǎo)“知行合一”的原因:他的知識大多來源于實踐或者是從書本中獲取的“實踐型知識”*左宗棠18歲就開始潛心研讀顧社禹的《讀史方輿紀要》,對其中所記載的山川險要、戰(zhàn)守機宜了如指掌;他還學習了顧炎武的《天下郡國利病書》和齊南的《水道提綱》諸書,涉獵廣泛,包括兵學、農(nóng)學、史學和地理學等方面的知識。這些實踐型知識的積累不僅作為其軍事實踐活動的技術(shù)指導(dǎo),更為實踐救國的倡行提供了知識資源。實際上,左宗棠之所以關(guān)注器物建構(gòu)的工學、理學知識,源于其軍事經(jīng)驗的體察:左宗棠所率領(lǐng)的楚軍中,絕大多數(shù)是在科舉中未取得功名的下層貧苦知識分子,是戰(zhàn)爭實踐把他們鍛煉成了英勇善戰(zhàn)的軍事將領(lǐng)和行政要員。左宗棠認為,這便是楚君擁有強悍戰(zhàn)力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也正是因為豐富的實踐閱歷才促使他成為具有敏銳思想的人。故而,在他看來,學問應(yīng)當來源于實踐,更應(yīng)當被應(yīng)用于實踐,只有能夠為推動實踐提供幫助的知識才是有價值的知識。

      (四)左氏家風之四:謹慎自抑

      左宗棠教導(dǎo)子女應(yīng)謹慎自抑,做到尊親、尊師,不妄言、不妄行,持心公正,踏實為事,這便是左氏“謹慎自抑”之家風的四重意涵。

      1.尊親、尊師

      左宗棠常常教誨子女對待長輩要謙卑恭謹,決不可傲慢無禮。他說:

      “吾家向例,子弟入學,族中父老必擇期迎,往掃墓、拜祠,想此次爾與丁弟亦必有此舉。到鄉(xiāng)見父老兄弟必須加倍恭謹,長輩呼爾為少爺,必斂容退避,示不敢當;平輩亦面謝之:‘分明昆弟,何苦客氣?!詭ПP費住居祠中,不必赴人酒席,三日后仍即回家。祠中獎賞之資不可索領(lǐng),如族眾必欲給爾,領(lǐng)取后仍捐之祠中,抵此次祭掃之費可也?!盵6]73

      左宗棠還特別教導(dǎo)子女,必須要尊敬師長,尊師不僅應(yīng)體現(xiàn)在言行舉止上,更要注意同師長通信往來的過程,要得體、要處處謙卑謹慎。左宗棠是這樣說的:

      “信面稱‘安稟’或‘鈞啟’,字體宜小,初次通信尤宜加慎,豈可任意草率,失敬禮之意,豈惟致書督撫宜然,即凡同鄉(xiāng)、外省與我同官者有交情者,爾均宜執(zhí)子侄之禮,不可稍形倨傲,不獨世故宜然,即論讀書、學禮亦應(yīng)如此,自卑以尊人,敬父執(zhí)之道尤所當講也。”[1]151]

      2.不妄言、不妄行

      左宗棠經(jīng)常叮囑子女要少說話、不妄言,他說:“爾年輕學淺,無閱歷,凡事以少開口,莫高興為主,記之,記之?!盵7]在左宗棠看來,妄悖之言源于內(nèi)心未能通透圣賢之“理”,妄行之事亦是同樣的道理,應(yīng)時時處處謹慎克制,不因一時得意而有逾矩之態(tài),也不被一時順境而沖昏頭腦,“當?shù)靡鈺r,最宜細意儉點,斷斷不準稍涉放縱!……無論稠人廣眾中,宜收斂靜默……一開口一舉足,均當敬慎出之,莫露輕肆故態(tài),此最要緊!”[8]98正如左宗棠所言,“晝驗之妻子,以觀其行之篤與否也,夜考之夢寐,以卜其志之定與否也”[6]80。只有不斷自省、自律,才能保持言行舉止得體、神思清明,這既是一種自我保護的策略,也是前文所提到的“圣賢德育”的必然要求。

      3.持心公正

      這一點實際是“不妄言”“不妄行”的延伸。左宗棠要求子女在面對艱難抉擇或身臨居中裁決之位時,應(yīng)不作違心之論、不發(fā)妄悖之言,只有持心公正、“無愧此心”,方能“不負所學”[1]176,也才能作出真正正確、合理的決定。左宗棠尤其強調(diào),若子女入仕,則更應(yīng)當謹慎克制、持有公心,他曾講道:“凡事貴乎理明,處事貴乎心公,理不明則不能辨別是非,心不公則不能裁度可否。惟理明心公,則于事無所疑惑,而處得其當矣?!盵9]79

      4.踏實為事

      左宗棠教導(dǎo)子女踏實為事,認為成功之機不可一蹴而就,只有通過踏實、勤懇的努力和積累方可成事。左宗棠指出:

      “兒但知吾頻年事功之易,不知吾頻年涉歷之難;但知此日肅清之易,不知吾后此負荷之難,觀兒上爾母書謂:‘閩事當易了辦’一語,可見兒之易視天下事也。書曰:‘思其艱以圖其易’又曰:臣克艱闕臣?!湃私⒇S功偉績,無不本其難、其慎之心出之;事后尚不敢稍自放恣,則事前更可知矣。少年意氣正盛,視天下無難事;及至事務(wù)盤錯,一再無成,而后爽然自失,豈不可惜!”[2]20

      左宗棠還要求其子女應(yīng)擯除“急功近利”的雜念,在他看來,只有“韜光養(yǎng)晦”方可“一鳴驚人”,他曾以古代先賢的事例教導(dǎo)子女:

      “自古功名振世之人,大都早年備嘗辛苦,至晚歲事機到手,乃有建樹;未聞早遠而能大有所成者,天道非翕聚不能發(fā)舒,人事非歷練不能通曉;孟子‘孤臣孽子’章,原其所以達之故,在于操心危,慮患深,正謂此也?!盵10]

      (五)左氏家風之五:知恩圖報

      左宗棠教誨子女要懂得知恩圖報,尤其是對待國家的容育與養(yǎng)生之恩,應(yīng)懷抱“保世滋大”的心態(tài)。左宗棠在剛剛步入仕途時,就曾說過:

      “未出任事以前,當苦心讀書;機任事以后,當置身家性命于度外,乃可望有成就……吾以德薄能淺之人,忝竊高位,督師十月,未能克一郡、救一方,上負朝廷,下孤民望,爾輩聞吾敗固宜憂,聞吾勝不可以為喜。既奉撫浙之命,則浙之土地人民皆責之我;既奉督辦之命,則東南大局亦將與有責焉。有見過之時,無見功之日。每詠韋蘇州,‘自漸居處崇,未睹斯民康’之詩,不知何時釋此重負也?爾輩若稍存一矜夸之心,說一高興之話,只增我恥,亦當知之?!盵8]97

      他還不止一次在家書中這樣說:“萬方多難,吾不能為一身一家之計?!盵1]54“思國恩高厚,報稱為難;時局方艱,未知攸濟。亦惟有竭盡心力所能到者為之,期無負平生之志而已!”[1]28左宗棠的愛國情懷甚是讓人欽佩,這種愛國觀實際醞釀并產(chǎn)生于其報世、保世的樸素義利觀和恩報思想之中。他經(jīng)常對兒子說:“我一書生,蒙朝廷特達之知,擢任巡撫,危疆重寄,義無可諉,惟有盡瘁圖之,以求無負。其濟則國家之幸,蒼生之福,不濟則一身當之而已?!盵1]52在國家危難時期,左宗棠不得不挺身而出,這更加體現(xiàn)出其大無畏的犧牲精神。

      左宗棠還認為在對待家人、朋友時,同樣應(yīng)當懂得感恩,他告訴兒子,“外祖母待我如子,從前寒苦時得外家資助甚多。數(shù)年從戎于外,未獲一奉甘旨,將來建坊之費自當獨任”[11]134。哪怕是再小的恩情,左宗棠也會銘記于心,他說:“毛中丞待我最厚,聞曾于奏中聲敘在幕中事,意在為正人吐氣耳,其用心可敬如此,爾等何從知之?!盵12]163

      三、左宗棠家風在當時產(chǎn)生的影響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筆者指出,左宗棠家風實際是其“報國觀”和人才選任理念的“家庭微縮”與“代際投射”。我們可以借由其家風所透視出的教子觀念管窺其近代教育思想的精華,其中蘊含的如“學為明理”“經(jīng)世致用”等因素顯然是對儒家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批判性繼承。也正是這種突破和回旋,成就了左宗棠“晚清中興”的保世理想,也成就了他踐行“中體西用”之洋務(wù)準則的治國抱負。換句話說,作為左宗棠近代教育思想重要組成部分的家風及其精義,直接或間接地為清王朝學習西方先進技術(shù)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支持,這一點在當時的影響是巨大且具有重要價值的。

      具體來看,左宗棠家風及其中所包含的家庭德育、教子倫理思想在其時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左宗棠對實踐知識的重視并積極推動“器物觀”變革,這一點寓于其經(jīng)世報國的家風之中。在前文中提到,左宗棠己身的知識一部分來源于軍事實踐,另一部分獲自同器物革新相關(guān)的實踐文本,這構(gòu)成其“經(jīng)世致用”思想的淵源。左宗棠不僅要求其子女“學以致用”,還在興教過程中將此理念融通進去,創(chuàng)辦了實踐導(dǎo)向的福州船政學堂。福州船政學堂是中國近代航海教育與海軍教育的起源,它以“富國強兵”為核心理念,為我國近代培養(yǎng)了一大批卓越的工業(yè)技術(shù)人才和優(yōu)秀的海軍將士。我們姑且不言這一創(chuàng)舉在器物變革上的成就,而就其扭轉(zhuǎn)時代風氣的思想價值作闡述??梢哉f,在晚清劇烈的社會變革浪潮中,福州船政學堂更像是一面旗幟、一個標桿,它啟迪了時人自強不息、走出國門的觀念,倡導(dǎo)青年學子通過學習和掌握西方的先進技術(shù)挽救積弱之朝于危局,更因此轉(zhuǎn)變了當時的社會風氣。據(jù)相關(guān)資料記載,孫中山曾于1912年4月19日的一次講話中提及,其年輕時候的理想便是投身于福州船政學堂,足見該學堂影響之深、意義之重。我們對其歷史價值的考量更應(yīng)回歸其初創(chuàng)動議及之中包含的教育原旨,即挖掘福州船政學堂之精神內(nèi)核,那便是勵志進取、虛心好學、勇于創(chuàng)新、忠心報國的文化神韻,恰同左式家風中的志存高遠、謹慎自抑、經(jīng)世致用和知恩圖報要求相契合。

      另一方面,左宗棠對子女的要求實際可以反映出其對人才選任標準的把握與考量,這一點為當時洋務(wù)革新中的人才充實提供了有力的理念支撐。左宗棠選任人才以“明理”“為實”等為標準,既要“賦性靈敏,堪資學習”,又要有保過之心與強軍之念,兩者相稱方能成就“將來可用之才”。譬如,左宗棠在籌建蘭州織呢局時,便要求部下甄選有靈性、有抱負、有信念的陜甘士兵為用[13]143,在左宗棠看來,這些才是清王朝在“救亡圖存”時期最為緊缺和最具效用的“人才”,“將來有成,尤為此邦師匠所自出,不但數(shù)世之利也”[14]463。左宗棠立足器物變革實踐,將“實踐場”轉(zhuǎn)化為“人才培養(yǎng)基地”,正體現(xiàn)出其“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這種以實踐開啟民眾或兵士之心智的教育方法,同樣為清朝末期的“師夷長技”之路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四、左宗棠家風的當代價值

      如果在歷史學的范疇內(nèi)考察“左宗棠家風研究”的意義,那必然是思想譜系和文本學上的。我們可以以左宗棠家風中所包含的教子思想為契機,將湖湘文化的脈絡(luò)作更為精細化的處理;我們也可以由左宗棠的修身、齊家思想切入,探索地主階級自強派在近代前夜背景下的思想面貌,進而勾連思想政治作點評或批判;我們同樣可以將其融于理學圖景,以求“圣賢之道”或作知識考古。但囿于以上仍顯不足,那么,除了理論經(jīng)驗的內(nèi)生價值外,左宗棠的教子思想還能夠為我們帶來什么呢?我想,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其之于家庭教育的思想引領(lǐng)和品格塑造功能。

      “家庭”作為個體社會化的核心中介,承擔著塑造人格、涵育品德、框范心性和引導(dǎo)行為的重要作用。[15]46-48甚至可以說,家庭教育中的每一個因子都可能同子女融入社會后的認知取向和行為特性存在復(fù)雜因果。*社會心理學的諸多研究成果表明,家庭結(jié)構(gòu)、家庭功能、家庭美德、父母教養(yǎng)方式、父母情緒表達、父母行為示范等因素同子女的社會認同感、自我效能感、氣質(zhì)類型與行為偏好、犯罪可能性、社會支持系統(tǒng)的完善度與強弱、消費理念與消費行為、道德感、人格健康程度等存在因果關(guān)系??蓞⒖既缦抡撐模荷驂押5摹墩摷彝ッ赖陆ㄔO(shè)的緊迫性與重要性》,載《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徐夫真等的《家庭功能對青少年疏離感的影響:有調(diào)節(jié)的中介效應(yīng)》,載《心理學報》2009 年第12期;梁宗保等的《父母元情緒理念、情緒表達與兒童社會能力的關(guān)系》,載《心理學報》2012年第2期;侯春娜等的《家庭因素中父母情感溫暖、文化性與責任心對大學生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的中介與中介調(diào)節(jié)作用》,載《心理科學》2013年第1期;程琪等的《家庭教養(yǎng)對青少年社會行為的影響》,載《中國特殊教育》2016年第12期。由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求父母掌握并運用精致的教育技術(shù)、準確把握和分析子女的心理征候并不現(xiàn)實,可能的出路便是將“如何教育好子女”這一教育問題轉(zhuǎn)化為“如何學會做人”這一道德問題。應(yīng)當清楚,只有父母自身具備堅實的道德信念,家庭美德方可涵育而成,進而使子女在家庭德育的潛移默化中獲取健全的人格、理性的心智。而左宗棠的家庭德育思想和教子觀恰能成為父母探尋恰切為人之道與教養(yǎng)方式的有效參照和豐富資源。

      通過本文的論述,我們發(fā)現(xiàn),左宗棠家風中所囊括的德育思想、倫理觀念體系完善、內(nèi)容豐富,當中包含了個人人格塑造與行為養(yǎng)成的幾乎全部關(guān)鍵方面。第一,左宗棠要求子女“立志高遠”并將淬煉的心性通達于外,而至“崇儉廣惠”之風。這一處可被援用為引導(dǎo)子女用于承擔社會責任、杜絕膨脹的消費欲望的思想資源。第二,左宗棠要求子女“修身”與“為學”并重,且均以理學經(jīng)典為基礎(chǔ)和源泉,又以“經(jīng)世學問”為標尺,力求“知行合一”。這一處可用于教導(dǎo)子女遵奉思想經(jīng)典、勤學好問又保持思維活性和批判精神,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在”。第三,左宗棠要求子女慎重“交友”并“結(jié)交正士”。這一處深嵌“君子”之道,可添附于“孟母三遷”“近墨者黑”之列,用于教誨子女結(jié)交諍友、不交損友,理性交友、多交益友。第四,左宗棠教導(dǎo)子女入世需“謹慎自抑”,且時刻不忘家國培育之恩。這一處可用于涵育子女愛國之傲骨、剔除子女傲氣之心性,幫助他們找尋謹慎自省、寬和待人的處事方法,凡事不張狂、不輕慢,真正做到“胸有錢坤,面目清朗”。第五,左宗棠要求子女長懷“仁愛”之心,做到“樂善好施”“積德累?!保@展現(xiàn)出左宗棠實用哲學中的樸素義利觀和心懷家國天下的濟世抱負。一方面,“仁愛”的思想要求可用于培育子女的善心、善念,塑造其善行;另一方面,“仁愛”亦可成為矯治利己傾向泛濫和意識形態(tài)迷狂的“良藥”,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中的道德訴求不謀而合。

      當然,我們不可否認,左宗棠作為晚清名臣、地主階級自強派的代表人物,其教子觀中包含大量的封建思想因素和政治因素。譬如,左宗棠對理學思想盲目迷信,要求子女時時、處處奉為經(jīng)典而從之;再如,左宗棠所倡立的“經(jīng)世”價值本質(zhì)上是忠君思想的顯現(xiàn),其根本目的在于維系和延續(xù)封建統(tǒng)治。因此,需要就左宗棠德育思想的內(nèi)容加以辨認、揀選,將其中符合當代價值準據(jù)并能切實為家庭教育、子女德性培育所用的思想內(nèi)容呈現(xiàn)出來,方能“恰如其分”。

      五、結(jié)語

      無論是從內(nèi)部視角探查,還是外部視角來看,左宗棠家風都具有比較重要的研究價值。一方面,從內(nèi)部視角來看,左宗棠家風中所包含的家庭倫理思想在其思想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宏觀來看,它既是其德育思想的重要表征,又是其為人為學之思的深刻提煉;微觀來看,它不僅是其報國觀的代際投射,也體現(xiàn)了他“輕科名,重實學”的人才選任理念和“重義輕利”的樸素道德哲學觀點;另外從外部視角來看,左宗棠家風還具有強大“時空壓縮”能力,它可能對當下的家庭教育和公民德性建構(gòu)產(chǎn)生正性的促進效用。也正是基于以上,我們究察左宗棠家風的具體內(nèi)容、建構(gòu)或者說整理左宗棠教子思想的體系才具有意義可言。

      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左宗棠家風的內(nèi)涵被歸納至五個方面似為妥當,即志存高遠、崇儉廣惠、經(jīng)世致用、謹慎自抑與知恩圖報。綜合來說,這五條家訓又可被歸結(jié)為以下四個方面,即立志高遠、崇儉廣惠的修身思想,讀書明理、力行致用的為學思想,內(nèi)心自律、知恩圖報的經(jīng)世思想與樂善好施、積德累福的仁愛思想。我們應(yīng)當審慎地看待、甄別左宗棠家風的當代價值,從中汲取養(yǎng)分的同時,也應(yīng)當警惕其歷史局限性,從而促使其發(fā)揮應(yīng)有效用。

      猜你喜歡
      經(jīng)世致用
      淺談如何進行初中思想品德教學
      章學誠之經(jīng)世致用
      從《武林紀游十首》看魏源早期涉佛心態(tài)
      論中國哲學經(jīng)世致用傳統(tǒng)
      湖湘文化中的憂患意識與魏源的“救亡圖存”“經(jīng)世致用”
      左宗棠“經(jīng)世致用”思想述評
      經(jīng)世致用思想在直管公房管理中的體現(xiàn)
      對魏源“經(jīng)世致用”觀的分析
      教師·中(2016年2期)2016-03-28 18:17:03
      張載禮學思想探論
      乾嘉考據(jù)學成因新探
      科技視界(2015年29期)2015-10-19 12:31:33
      句容市| 灌阳县| 遵义县| 东乌珠穆沁旗| 定安县| 柯坪县| 高邑县| 沁源县| 乐陵市| 遂平县| 牡丹江市| 额敏县| 德格县| 华容县| 米易县| 拉萨市| 福建省| 科尔| 灌云县| 喜德县| 衢州市| 永清县| 双柏县| 静乐县| 原阳县| 大兴区| 镇坪县| 涟源市| 湟源县| 泰来县| 防城港市| 永登县| 乌拉特前旗| 三台县| 怀来县| 灵石县| 靖宇县| 福安市| 东安县| 大洼县| 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