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中,照本宣科的呆板模式逐漸退出了教育的舞臺,新課改強調課堂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體展開一切教學活動,也就更加注重初中語文課堂的活躍氣氛,究其根本以往的語文課堂氣氛低沉,主要是源于教師引導中的弊病,教師占據(jù)大量的時間滔滔不絕,學生鮮少有機會闡述獨立的見解,現(xiàn)階段想要提高語文的教學質量,完成新課改的變革就必要創(chuàng)建出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得到情感的熏陶。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活躍氣氛;營造
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緩解課業(yè)壓力,放松自我插上現(xiàn)象的翅膀,不由自主的展開思維的延伸,在多維視角下衍生出多重的智慧靈感,初中語文教師應避免課堂元素的主觀臆測導入,提煉出契合初中生理解水平的內容,短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討論欲望,在自主的求知氛圍中樹立求知的信心,營造出和諧的互動環(huán)境,為初中語文的教學填充活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活躍氣氛
語文中的情境描繪層出不窮,學生端坐于課堂上對于情境的感觸不深,難以結合自身獲得感悟,在情境虛擬化構建后,引導學生逐漸步入另一個世界,走進語文的文本環(huán)境中,身臨其境感觸語文的內涵。例如:教學“紀念白求恩”時,教師搭建情境空間:“時間回到1939年,大家都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在1949年,那么就在我國抗戰(zhàn)勝利的前10年間,那時候還是戰(zhàn)火連天,哀鴻遍野……”初中生大多看過抗戰(zhàn)劇,在歷史學習中也對抗戰(zhàn)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種潛移默化的愛國情緒隨時迸發(fā),在情境中,學生仿佛看到了一個加拿大人,一個醫(yī)生,在不斷的幫助傷員包扎傷口,在情境中教師可展開角色扮演,讓學生扮演白求恩,其他人扮演助力或者傷員,在不斷的救治中白求恩醫(yī)術高超,但不堪重負,學生在扮演一會后就有些疲累,背后是槍林彈雨,身前是無數(shù)被送來的負傷戰(zhàn)士,教師不斷的鼓勵學生為自己“填傷口”,扮演白求恩的學生不由自主的感嘆道:“忙不過來了”在情境中,學生的傷口不斷的涌現(xiàn),不斷的等待著“白求恩”的救援,“白求恩”深感疲憊,在短時間的情景劇模擬后,教師公布:“白求恩為傷員緊急手術感染以身殉國”學生還沉浸在剛才的情境中,一開始學生的熱情高漲都咋咋呼呼的要求“治病”,隨后逐漸在情境中沉寂了下來,最后學生沉默了,看似沉寂的課堂已在學生的心中掀起驚濤駭浪,這何嘗不是一種活躍的氛圍構建,活躍并非僅是一種大聲的激辯,情感的共鳴后學生都紛紛展開論證:“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這句話深刻的印刻在學生的腦海中,成為學生上進的動力。
二、結合科技營造活躍氣氛
初中生的認知淺薄,可通過多媒體的動態(tài)化演示填補學生的認知空缺,例如:教學“口技”時,學生對于文中描繪的口技可謂十分驚嘆,但也僅止于此,畢竟在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下,學生難以感受口技的奇妙,此時教師可播放近日來熱播的“聲臨其境”其中韓雪一身分飾八角,穿插變化行云流水,學生對于明顯有一種自然的崇拜感,在節(jié)目中不時發(fā)出驚嘆,而后再利用網(wǎng)絡大資源環(huán)境搜集“口技”專業(yè)表演,在視頻的滾動中,教師將口技的形成背景娓娓道來:“口技原用于狩獵……”可以說相聲是發(fā)展到今天常見的口技表演縮影,“說學逗唱”考驗相聲演員是否懂行,學生之間也會一些簡單的口技“吹口哨”,這項平素不被認可的活動可在課堂上自由的呈現(xiàn),學生的優(yōu)勢頓時有了用武之地,一些調皮的男生都在學習中感受到了學生崇敬的目光,更加熱愛語文,享受語文的學習過程,學生的口技模仿此起彼伏,加深了對文章的印象,強化了理解,課堂氛圍空前高漲。
三、設計疑問營造活躍氣氛
初中生部分習慣了被動的接收知識,在課堂上“雷打不動”,難以融入氣氛當中,教師可拋出疑問,另學生層次進步。例如:教學“桃花源記”時,教師提出質疑“武陵人真的去過桃花源嗎?還是一場夢?”學生展開辯論,有的認為像文章描繪的一樣,是桃花源中避世的人不想打通外界的聯(lián)系,所以關閉了入口,還有的學生認為“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顯然是仙人或者是武陵人誤入了二次元世界,還有的學生認為武陵人就是做夢了,課堂沉悶的氣氛被瞬間打破,在猜疑與驗證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四、競賽實踐營造活躍氣氛
語文中的文言文較為難懂,同時也是初中學習中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可通過競賽搶答,短時間記憶文言文中的重點詞匯內涵。例如:勸:鼓勵,獎勵;受到鼓勵、獎勵。教師提出一個字或詞,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搶答,或者組間互相出題,在競賽中牢記重點的文言內涵,再學習新的文言知識時,也就應對自如了。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課堂的活躍氣氛構建,需要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導入新鮮的元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互動熱情,讓學生不由自主的參與到互動中來,強化課堂活躍度。
參考文獻
[1]董想文.良好的課堂氣氛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淺談如何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氣氛[J].都市家教月刊,2015(1).
[2]張永志.淺談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J].學周刊,2016(24):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