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麗
甲狀腺是人體最大的內(nèi)分泌腺體, 維持機體代謝, 影響神經(jīng)棘手系統(tǒng), 促進生長發(fā)育等。甲亢是甲狀腺腺體本身產(chǎn)生甲狀腺激素過多而導致的甲狀腺毒癥, 血液中甲狀腺激素過多, 導致神經(jīng)、循環(huán)、消化等系統(tǒng)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組臨床綜合征。甲亢的病因與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 目前公認為本病的發(fā)生與自身免疫有關。目前臨床上治療甲亢的方法包括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甲巰咪唑(thiamazole)是硫脲類抗甲狀腺藥物, 是臨床上治療甲亢的主要藥物之一[1]。普萘洛爾用于治療多種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 如房性及室性早搏(效果較好)、竇性及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等, 但室性心動過速宜慎用。甲亢患者存在心動過速。本文在甲巰咪唑治療基礎上輔助普萘洛爾治療甲亢, 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診斷治療的甲亢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甲亢診斷[2], 患者均有心動過速。排除白細胞減少患者, 粒細胞異?;颊? 合并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感染生疾病、肝腎功能異常、過敏性疾病患者, 對所使用藥物過敏者。其中男19例, 男41例;年齡28~59歲, 平均年齡(36.1±9.4)歲;病程3~18個月, 平均病程(8.3±3.3)個月。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0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n, ±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男/女 平均年齡(歲) 平均病程(個月)觀察組 30 9/21a 35.7±7.4a 8.1±1.5a對照組 30 10/20 36.5±8.2 8.5±1.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甲巰咪唑口服治療, 10 mg/次,3次/d, 1個月后, 減量為10 mg/次, 1次/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服普萘洛爾治療, 10 mg/次, 3次/d。兩組均藥物治療3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TSH、TT3、TT4、FT3及FT4水平、臨床療效(比較控制率)。療效判定標準:控制:患者甲亢癥狀體征消失, 心率恢復, 甲狀腺激素水平正常;顯效:甲亢癥狀體征顯著改善, 心率基本正常, 甲狀腺激素基本正常;有效:癥狀體征有所改善, 心率有所下降, 甲狀腺激素水平有所恢復;無效:癥狀體征無緩解, 甲狀腺激素水平未恢復。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控制率為63.3%,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20.0%,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TSH、TT3、TT4、FT3及FT4水平比較治療后兩組TSH顯著高于治療前, TT3、TT4、FT3及FT4顯著低于治療前,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TSH顯著高于對照組, TT3、TT4、FT3及FT4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TSH、TT3、TT4、FT3及FT4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TSH、TT3、TT4、FT3及FT4水平比較( ±s)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TSH(mIU/L) TT3(mmol/L) TT4(mmol/L) FT3(pmol/ L) FT4(pmol/ L)觀察組 30 治療前 0.13±0.04 8.23±2.21 292.83±28.64 29.52±5.03 50.65±8.92治療后 0.76±0.15a 2.18±0.94a 81.46±21.22 7.41±1.13 16.81±3.35a對照組 30 治療前 0.15±0.05 8.20±2.01 288.41±23.56 30.33±4.61 51.55±6.17治療后 0.41±0.10 3.52±10.3 96.25±19.74 18.75±3.08 23.59±3.63
甲亢是指各種原因造成的血中甲狀腺激素過多導致以神經(jīng)、循環(huán)、消化等系統(tǒng)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為主要表現(xiàn)的一組臨床綜合征。甲亢中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最常見, 是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遺傳性因素或者環(huán)境因素導致免疫功能紊亂, TSH受體抗體(TRAb)增加,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表現(xiàn)為血液中血清三碘甲狀腺素(T3)、甲狀腺素(T4)水平升高所導致的相關表現(xiàn), 病因相關的表現(xiàn), 例如浸潤性突眼、局限性粘液性水腫、甲狀腺腫大等, 患者出現(xiàn)高代謝癥候群, 怕熱、多汗, 皮膚溫暖潮濕, 低熱, 多食, 消瘦, 疲乏無力, 糖耐量異常, 糖尿病, 低膽固醇血癥。精神神經(jīng)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煩躁易怒, 多言多動, 失眠, 幻覺, 精神癥狀, 注意力分散, 手顫。心血管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心率增快, 一般90~120次/min,心音亢進、雜音, 脈壓增加, 周圍血管征陽性, 心律失常, 心臟擴大, 心力衰竭。消化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食欲亢進, 容易饑餓,大便次數(shù)增加, 腹瀉, 肝功能異常, 肝大, 偶見黃疸。肌肉骨骼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肌無力及肌萎縮, 甲亢性疾病, 周期性軟癱,重癥肌無力, 骨質(zhì)疏松。生殖系統(tǒng)女性可表現(xiàn)為月經(jīng)少/閉經(jīng), 男性表現(xiàn)為陽痿、乳房發(fā)育。血液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血小板減少,貧血, 白細胞減少?;颊呒谞钕倌[大, 呈彌漫性, 對稱性, 質(zhì)軟, 無壓痛, 甲狀腺腫大的程度與甲亢的嚴重程度無明顯關系, 左右葉上下極可有震顫, 可聞及吹風樣或者連續(xù)性收縮期增強的血管雜音。FT3與FT4是反映甲狀腺功能的敏感指標, 不受血甲狀腺結(jié)合蛋白(TBG)的影響。TSH反映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功能最敏感指標, 對亞臨床性甲亢和亞臨床甲減的診斷有重要的意義。
甲巰咪唑是硫脲類抗甲狀腺藥物, 其化學成分是甲巰咪唑, 為帶刻痕的圓形薄膜衣片[3]。其作用機制是抑制甲狀腺內(nèi)過氧化物酶, 從而阻礙吸聚以甲狀腺內(nèi)碘化物的氧化及絡氨酸的偶聯(lián), 阻礙T4和T3合成。動物實驗觀察到可抑制B淋巴細胞合成抗體, 降低血循環(huán)中甲狀腺刺激性抗體的水平, 使抑制性T細胞功能恢復正常。普萘洛爾用于治療多種原因所致的心律失常, 如房性及室性早搏(效果較好)、竇性及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顫動等, 但室性心動過速宜慎用[4,5]。甲亢時, 體內(nèi)過多的甲狀腺激素, 能增加心肌細胞膜上β受體的數(shù)量和與兒茶酚胺的親和力, β受體阻滯劑能在其受體處競爭、對抗兒茶酚胺的作用, 迅速減輕心動過速、心悸、眼瞼震顫、煩躁多汗、焦慮等交感神經(jīng)興奮癥狀[6-8]。國內(nèi)外指南里認為選擇性β受體阻滯劑和普萘洛爾均可選用, 只是臨床上常將普萘洛爾作為首選, 原因在于, 普萘洛爾抑制T4外周組織轉(zhuǎn)換為具有活性作用的T3, 同時通過獨立的非腎上腺受體途徑阻斷甲狀腺素對心肌的損傷, 保護心臟[9,10]。國內(nèi)外指南均推薦, 對于具有甲亢癥狀的老年患者以及靜息時心率超過90 bpm或同時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其他甲亢患者, 可以使用普萘洛爾。除此之外, 甲狀腺切除術前、碘131治療前后、甲狀腺炎也可靠其改善癥狀。雖然該類藥物一直在甲亢治療中處于“輔助”地位, 但在2016年版美國甲狀腺學會(ATA)的《甲亢和其他病因?qū)е碌募谞钕俣景Y診治指南》中, 更加強調(diào)β受體阻滯劑是Graves病起始治療中的重要藥物。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在甲巰咪唑治療基礎上加用普萘洛爾治療, 患者臨床控制率顯著升高, 治療后甲狀腺激素水平改善也更明顯。
綜上所述, 甲巰咪唑聯(lián)合普萘洛爾治療甲亢能顯著提高臨床療效, 改善甲狀腺激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