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中年級是作文教學的起步階段。段落的訓練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引導學生進行段的仿寫,能有效降低寫作難度,讓學生把學到的寫作知識直接轉(zhuǎn)化為寫作技能,為今后的作文提供材料和模式。潛心會文,找準“落點”,提高片段仿寫的有效性,要做到以下三點:1. 落在語言表達有特色的段落;2. 落在構(gòu)段方式有特點的段落;3. 落在構(gòu)段方式有特點的段落。只要我們立足教材,找準仿寫的落腳點,堅持仿寫,學生的習作水平就會得到顯著提高。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語言表達;構(gòu)段方式;題材典型
小學中年級是作文教學的起步階段。通過一、二年級的說話寫話、看圖作文訓練,從三年級開始,孩子們就要開始寫作文了。作文要比低年級的看圖寫話高出一個層次,“萬事開頭難”,大部分孩子一提起寫作文,就會抓耳撓腮,感到無從下手,甚至出現(xiàn)抄襲的現(xiàn)象。在語文教學中,中年級段的教學是承上啟下的過渡階段,連接句子和篇章之間的橋梁,一方面,段的訓練是句子訓練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又是篇章訓練的基礎。為了加強這個階段的教學時效,必須將段的訓練作為中年級語文基本功訓練的重點。
那么,怎樣才能打開中年級孩子寫作的這扇大門,為他們的寫作撐起一片天空,讓他們愛上寫作呢?引導學生進行段的仿寫則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通過仿寫,學生可以把學到的寫作知識直接轉(zhuǎn)化為寫作技能,通過仿寫,學生還能夠豐富自己的語言,為他們今后的構(gòu)思提供材料和模式,從而打下比較扎實的基礎。
特級教師于永正老師曾經(jīng)就關(guān)于閱讀教學說過“所謂的閱讀教學就是要找準讀寫訓練的落點,引導學生如何把教材的語言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語言”。因此,潛心會文,找準“落點”,才能真正提高片段仿寫的有效性。
一、 落在語言表達有特色的段落
《新課標》中明確提出:中年級閱讀教學要引導學生“體會詞句表達效果,初步了解一些表達方法”,因此,在段落教學中,將教學重點著眼于具有明顯規(guī)律的語言形式及鮮明的表達效果的文本上,如詞語、句式、修辭手法的理解與運用之上。
如三上《秋天的雨》第二段,在表達上有鮮明的特點,擬人化的寫作手法,新穎化的句式描寫,多樣化的遣詞造句,使句子顯得那么生動、有趣又富有詩意,是很好的語言學習范本。在引導學生領(lǐng)悟其美后,讓孩子們想一想:秋天的雨還把什么顏色給了誰呢?請仿照文中的句子寫一寫。有些學生寫出了詩一般的語言:“秋天的雨把金黃色給了玉米,玉米咧開嘴笑了,笑著笑著,露出了整齊的牙齒。她把紫色給了葡萄,葡萄像一串串珍珠掛在架子上,多么惹人喜愛。紅色是給高粱的,你看,高粱舉起了一團團燃燒的火把?!睂W生們展開想象,既描繪出事物的特點,又學會了句式,還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可謂是“一舉三得”。
二、 落在構(gòu)段方式有特點的段落
段的訓練對中年級學生作文尤其重要,只有在中年級教會學生構(gòu)段的方法和技巧,學生們才會在高年級更好的學習文章結(jié)構(gòu),進而理解文章。通常來說在中年級常見的構(gòu)段方式主要有承接式、并列式、總分式、因果式等。段的訓練要因材施教,圍繞段的構(gòu)成特征,有針對性加強訓練,提高實效性。
如三上《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第二段就運用了因果式的構(gòu)段方式,在文章中先描寫了結(jié)果即“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然后再寫出導致這一景象的原因;文章第三段中主要運用了并列式,對海里的魚類、珊瑚等進行了描寫;而在第六段中則是運用了總分式,雖然這段一共只有四句話,第一句總的概括了西沙群島的概況即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然后分別從西沙群島的鳥多、鳥蛋多、鳥糞多幾方面進行了具體描寫。這種先總的介紹,再分別具體描述的段落對于剛學寫作文的小學生來說,有很強的示范性。
教師在教學中應先引導學生對“總起分述”的結(jié)構(gòu)和構(gòu)成有所了解,然后對學生進行圍繞總起句把內(nèi)容寫生動具體的寫段訓練。在訓練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描寫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文章一開始用一句話概括自己喜歡的玩具的特點,接下來具體從玩具的顏色、形狀、玩法等方面詳細描寫。實踐證明,只要把訓練點落在構(gòu)段方式有特點且具有價值的精彩片段上,引導學生仿寫,效果還是實實在在的。
三、 落在各種題材較典型的段落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非常強,因而在教學中完全可以發(fā)揮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充分挖掘文章中的寫作知識,引導學生品析文本中的典型段落,使學生表達有章可循,然后進行段落仿寫。比如有針對性地去模仿文章中人物的肖像描寫、心理活動描寫、自然環(huán)境等等,對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便捷且有效的方法。
如三下《翠鳥》的第一自然段介紹翠鳥的外形,一開始,我引導學生按照書上寫的順序說,并說出特點。接著,我有意地用圖畫來形象地表示文字的內(nèi)容,從爪子到羽毛,再到眼睛、嘴,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的寫作意圖。這樣即告訴學生描寫狀物的方法,又為后面的仿寫訓練做好鋪墊。
接著,我要求學生嘗試模仿這段話的描寫方法和觀察順序?qū)懸环N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外形。有的學生就寫了:“小松鼠的眼睛圓圓的,又黑又亮像黑珍珠;眼睛后面是它的耳朵,監(jiān)聽著周圍的響動。身體時時刻刻保持著警惕,好像一有動靜立刻要做出快速反應。它的身后有一條大大的尾巴就像一把掃帚”這樣的仿寫,使典型段落的表達方法真正落到實處,根植于學生的心中,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學者葉圣陶老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課文就是最好的范文?!蹦骋晃粚W者也說過:“寫作和說話一樣,其實也是從模仿開始的?!本拖裥『⒆訌难姥缹W語到能言善辯一樣。最關(guān)鍵的就是充分挖掘文本中能夠進行讀寫結(jié)合的點,抓住文章精彩的段落,充分發(fā)揮課文“例子”的作用,引導正處于作文起始階段的學生“依樣畫葫蘆”。這樣的仿寫,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材料,解決了“無米下鍋”的難處。更重要的是這種課堂小練筆降低了寫作的難度,克服了孩子們寫作的恐懼感,激發(fā)了寫作的興趣,讓寫作成為水到渠成的事。
總之,仿寫是學生寫作的階梯,是寫作興趣培養(yǎng)的基石。只要我們立足教材,找準仿寫的落腳點,堅持仿寫,學生的習作水平就會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龍宅俊,蔡建興.中年級教師備課要注重段的訓練[J].山東教育,1995(5):63-65.
[2]徐虹.中年級如何加強“段”的有效訓練[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2(4):26-56.
作者簡介:
鄭穎穎,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