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嵐嵐
摘 要:對于當下的低年級小學生來說,語文教學可以有效的對其人生觀與價值觀進行引導,同時也能夠幫助其養(yǎng)成綜合的語文素質(zhì),進而更好的使其具備一定的生活與學習能力。語文這是本身就和學生的生活有著很大的聯(lián)系,而對于低年級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應當有效的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通過學習來更好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此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化被動為主動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對策
一、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語文教學來說,教師要充分把握小學生在這個階段的特殊性,結(jié)合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發(fā)展需求來開展針對性的授課,然而對于當下的低年級語文教學來說,依然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重視。首先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上存在一定的問題,沒有將知識的傳授和學生在當下的認知能力相結(jié)合。因此很多時候知識的傳授會超出學生的能力接受范圍。在這種模式下教學效果也是不好的。其次就是沒有有效豐富教學手段,教師往往都是通過板書或者口授的模式進行教學,但是對于當下的學生來說其對于形象化的知識更感興趣,如果僅僅靠教師的口頭講授是無法集中注意力去聽講的。因此也就使得在這種模式下,學生的學習興趣較低。當下教師就主要對學生的興趣進行培養(yǎng),讓小學生以興趣為引導來不斷提升自己的語文思維能力,同時更主動的參與課程中來學習更多的語文知識。
二、提升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策略
(一)引導學生產(chǎn)生興趣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最直接的動力就是興趣。因此教師要能夠重視在教學的過程中以興趣為引導來更好的進行語文教學。對于低年級的小學語文來說,主要就是教學生識字、認字、寫字,因此教師要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具有趣味性,這樣才能夠保持學生長期在課程中具備集中的注意力。在每次課前,教師都可以安排一個學生教大家認識一個漢字,并且讓其他的學生對這個學生進行評價,這樣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同時也能夠讓所有的學生都逐漸積累識字量。同時教師在對漢字教學的時候也應該結(jié)合音形義進行綜合的授課,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有效講解,來加深對于漢字的印象。并且教師要保持整個課堂氛圍始終處于更加活躍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夠讓學生不斷提升對于知識的學習興趣,進而有效的提升知識記憶效率。
(二)實現(xiàn)教學生活化
對于低年級小學生來說,他們具備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但是對于知識的認知能力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的。因此教師要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語文教學生活化,小學語文本身就是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內(nèi)容,而教師應當有效挖掘其中與生活具備更強聯(lián)系的內(nèi)容,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生活中的影子,并且利用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與相關的知識學習相結(jié)合,進而提升知識學習的效率。語文知識來源于生活,因此要能夠?qū)⒅R的學習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要把抽象的內(nèi)容從課本中抽離出來,并且和學生常見的內(nèi)容相結(jié)合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習能力以及文字應用能力。比如可以將知識通過編排成小故事的形式,或者是編排成兩個人對話的形式讓學生上臺表演,這樣也可以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要帶領學生主動去觀察生活,體會生活。對于語文基礎教學來說,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而是應該使得課堂更加開放,讓學生具備更多接觸漢字的機會,引導學生主動觀察記憶生活中的一些漢字。比如讓學生上臺講出生活中常見的廣告牌、小商店上面的漢字以及名稱等,在學生對于相關的音形義有了一個大體的認知之后,就要引導他們使用漢字詞語進行說話練習,以此來加深對于相關知識的記憶。
(三)豐富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有效的豐富教學模式,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僅僅是用傳統(tǒng)的說教式的方式進行教學,那么學生長期在這種枯燥乏味的環(huán)境下,會喪失對語文知識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更好的結(jié)合小學生在這個階段的年齡特點來進行針對性的授課。我們要知道對于當下的學生來說,其性格和行為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因此教師要有效的對其進行引導,在課堂上通過游戲的模式,帶領學生參與其中,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還是具有一定的愛玩的心理,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同時教師也可以有效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一些語文知識比如漢字的學習,通過視頻或者圖片的形式,為學生充分的呈現(xiàn)出來這種方式,使得相關知識更形象化,并且也符合當下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可以更好的貼近學生的生活,進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結(jié)束語
在低年級學生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革新教育理念,將小學生作為整個課堂的主體,并且?guī)ьI學生主動的去學習新知識,教師要重視在學習的過程中興趣的培養(yǎng),通過有效的對書本知識進行挖掘,尤其是找到書本中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而鍛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方法和技巧,并且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為其日后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小學語文教育中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初探[J].劉國榮.亞太教育.2016(34)
[2] 對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育的思考[J].馬志杰.亞太教育.2016(35)
[3] 小學語文教育要體現(xiàn)立德樹人[J].何敏深.學周刊.2017(01)
[4] 淺談小學語文教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J].史慶嬡.中國校外教育.2017(01)
[5] 小學語文教育對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侯有輝.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