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摘 要】教材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的重要資源。有效利用教材資源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要求教師以教材所提供的人物、插圖、背景等為原材料,創(chuàng)編合適的教學情景。筆者結合對話教學的實踐,在對話前、對話中和對話后,有效利用教材資源,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教材資源;情景創(chuàng)設;對話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8)05-0184-02
小學英語PEP教材的內(nèi)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際,有助于學生在接近實際的情景中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教師要熟悉和把握教材體系,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資源,立足教材,有效利用教材資源,例如主情景圖、Letstry部分、文本插圖、重點句型和語句等,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在對話前利用Lets try添加情景
由于受到教材文本篇幅以及學生本身英語語言積累等因素的限制,教材文本中的大多數(shù)內(nèi)容尚未能夠依據(jù)話題呈現(xiàn)豐富的內(nèi)涵[1]。這就形成了語言邏輯上的空白,給教師和學生留下了許多值得探究和遐想的空間。教師可以挖掘Letstry部分中的隱性素材,引導學生在傾聽、觀察、思考和朗讀中走進英語對話。
[案例1]在一次教研活動中某教師在教學PEP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5 Whose dog is it?中Part A 的Letstalk一課時,利用Letstry部分中隱含的信息,開啟了本節(jié)課對話教學的大門。授課教師從一首英文歌曲《Whose puppy is it?》導入,然后師生問答Whose book/pencil/ruler is it? Its ...指在復習已學的形容詞性物主代詞,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School ArtShow。先呈現(xiàn)其中的三幅圖,談論Which picture do you like best? Why? 這么漂亮的圖片是誰畫的呢?從而自然地問出問題:Whose is it? Its…然后播放Lets try部分的錄音,回答問題。最后呈現(xiàn)Lets try部分的聽力文本,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聽力內(nèi)容并嘗試朗讀。知道了描述的圖片是John的,那么其他幾幅圖呢,由此便開始了Letstalk部分的學習。
授課教師把Letstry部分作為文本解讀的突破口,利用圖片與文字中的信息差,在對話前添加情景。從Letstry部分我們可以知道,其實Mike和Chen Jie談論的是一個School ArtShow,那么授課教師便利用了這一個突破口,既交代了對話背景,又補充了文本內(nèi)容,在對話文本學習前添加一個合理的情景,既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又有利于學生依托教材資源連貫地思維,感知新授語言,從而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
二、在對話中利用插圖充實情景
語言的學習不僅僅是詞句結構的學習,還應包含語言功能的學習。教材文本中有些對話往往以呈現(xiàn)語言結構為主,有時候會忽略交流信息的完整性,有時也會缺少對話人物的情感交流。在借助教材文中已有的情景時,教師可利用書本中的插圖,從生活實際出發(fā),展開聯(lián)想,充實交流信息的完整性,從而充實情景。
[案例2]某教師在教學PEP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5 Whose dog is it?中Part B Letstalk一課時,
以Fido為主人公,在對話中添加了一條主線:尋找調(diào)皮的Fido,從而開啟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Lets try部分首先道出了Fido所在的位置,Where is Fido? He is in the living room. What is he doing? He is sleeping. 可是調(diào)皮的Fido不會總待在一個地方,它又跑到哪里去了呢?于是又有了以下對話:
T: Fido likes jumping very much. He is not in the living room.
Where is he now? What is he doing? Listen and answer.
Where is Fido now? Hesinthekitchen.
What is he doing? Heseating.
從而進入Letstalk的學習,接下去的學習當然還是圍繞Fido這個調(diào)皮鬼展開的。
授課教師立足學生的視角,從學生的生活之中出發(fā),為學生主動體驗對話角色和預測對話情節(jié)搭建了平臺。教師圍繞文本中的插圖,引導學生認真讀圖,仔細識圖,并結合學生的興趣充實對話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三、在對話后利用“節(jié)外生枝”語句拓展情景
對話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能運用核心句型,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境中進行表達,體現(xiàn)語言的輸出[2]。教材文本中的內(nèi)容有很多貼近學生生活的對話情景,深受學生喜愛,只因部分對話情節(jié)簡單,甚至有上下文斷層的情況出現(xiàn)。因此,在對話拓展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這樣的斷層,由某一特殊語句展開,引導學生聚焦語句細節(jié),就對話的后續(xù)發(fā)展展開豐富的想象。
[案例3]某教師在教學PEP教材五年級下冊Unit 5 Whose dog is it?中Part B Lets talk一課時,用聽的方式第一次整體呈現(xiàn)對話文本之后,進入第二次用看的方式整體呈現(xiàn)文本,“一只手掌”的形狀越來越清晰,深入了解課文內(nèi)容,分析take him to the park,利用動畫形式讓學生直觀感受take him to the beach / school / zoo / farm。學生理解了其含義后,也打開了思維,為后面的創(chuàng)編對話做好了鋪墊。
以下是其中一組學生創(chuàng)編的對話:
(Sam and Fido are in the park.)
A: Where is Fido now?
B: Hes on the grass.
A: Is he jumping?
B: No, he isnt.Hes playing with ball.
A: Oh, hes so happy.
對話后的環(huán)節(jié)屬于語言輸出環(huán)節(jié),是回顧和運用所學內(nèi)容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展示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平臺。因此,教師在設計活動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生活實際,只有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和生活經(jīng)驗的語言輸出才是真正有效的,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材是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景如果能與教材提供的情景有關聯(lián),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教學成本,提高教學效率,更能讓學生在快速理解對話的基礎上有效的學習和運用語言[3]。廣大的一線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鉆研、充分挖掘教材,正確地利用教材好資源,使其真正地成為教師教學的核心素材,使教學過程更為流暢、高效,能讓學生在真實的交際過程中學習語言并能學以致用,使英語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
【參考文獻】
[1] 蔡玉玲.用追問使課堂更加豐盈[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20).
[2]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四年級上冊、四年級下冊[T].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 單靜.例談人教版《英語》Lets Talk板塊的有效教學[J]. 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版, 2015(6).